8月23日,平安綠行家東莞站。
驕陽籠罩著望牛墩鎮(zhèn)的農業(yè)生態(tài)園奧運蔬菜展示基地,每個驅車到此的家庭都笑容明朗。希望能在一個農場里見到盡可能多的來自全球各地的蔬菜?這里是個不錯的去處。作為全國僅有的三個奧運蔬菜基地之一,紅色秋葵、聰明菜、羽衣甘藍、櫻桃蘿卜、冬寒菜,各種平常不易見到的蔬菜齊聚于此,菜園是最為熱鬧非凡、吸引各個家庭游賞其間的地方。蔬菜大棚整體從法國引進,棚內設施全由計算機控制,頂窗、側窗、遮陽網可以自動開閉,保證蔬菜在最佳環(huán)境下成長。
大多數城市孩子都會對泥土、陽光和陌生的環(huán)境產生疑慮或者畏懼。他們會好奇,會蠢蠢欲動,但在邁出步子的時候總顯得遲疑,總需要抬眼看看父母,得到指令才動身。就連望牛墩奧運蔬菜基地中一座連接鄉(xiāng)村和農場的小橋,很多孩子都不敢自己走過去。雨后黏糊糊的菜園泥地和毒辣陽光,更是生生擋住了許多小朋友的好奇心。
在這樣一群孩子中間,張梓涵、張佳琪兩兄妹顯得尤為特別。迅速融入農場環(huán)境,對他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兄妹倆非常習慣這一切,置身農場如同回家一般自然。別樣的快速、熟絡和自然,讓兄妹倆在孩子們中分外扎眼。
張梓涵、張佳琪分別繼承了父母的特征。父親是南方人,從商,穩(wěn)重,話不多,9歲的佳琪便繼承了南方女孩兒的靈秀文靜之氣;母親是北方人,高大而言語爽利,11歲的梓涵便生得腰大膀圓,奔走如風。兄妹倆的獨特之處,其一是“特別快”。其他孩子面對鄉(xiāng)間小路、濕軟泥地及大量枝椏而怯生生不敢挪開步子,只能跟在父母身后亦步亦趨,但張氏兄妹的速度驚人:他們永遠沖在隊伍的最前頭,永遠第一個嘗試活動項目并第一個完成任務,每次總搶得到最多的收獲。不需要指導與保護,甚至經常消失在大部隊的視野中。
“他們經常跟我回梅州農村老家,一回去也就是在農村的田地里跑啊玩的,他們很小就這樣了?!毙置脗z的父親張桂平笑著說,他與妻子優(yōu)哉游哉地走在大部隊中,看著在田地中一溜煙而去的一雙兒女,似乎習以為常,并不擔心?!安挥每粗模麄兠看味甲约和娴煤荛_心”。
其次是“特別熟”。兄妹倆學習能力極強,愿意嘗試新事物并很快上手,從簽到后就一刻不停:兩個人合力按著方子自制了十來瓶天然驅蚊水,若不是工作人員制止,兄妹倆幾乎要把袋子里藥材悉數掏空。驅蚊水原料是艾葉、紫蘇、丁香、藿香、薄荷、陳皮等藥材各五克,溫水泡10~15分鐘,驅蚊功效比維生素B溶液更好,無毒副作用,孩子們全憑它抵御蚊蟲。
摘蔬果時,張梓涵、張佳琪同樣快速地揮舞剪刀挎著籃子,瞬間沒入了比人還高的秋葵林中,其他孩子還在過道里發(fā)愣、躊躇著下不下地時,兄妹倆所過之處咔嚓聲不斷,籃子被絲瓜和秋葵塞得滿滿當當。佳琪一邊在陽光下瞇縫著眼睛剪,一邊不停抱怨身旁的爸爸:“你幫其他小朋友,也不快點幫幫我!”張桂平只是淡淡一笑,實際上佳琪籃子里的蔬果已是全場最多的了。
當天烈日極毒,孩子們在陽光下有些暈頭轉向,加之前一天下過雨,菜地還有些濕黏,有些孩子甚至在摘菜環(huán)節(jié)淺嘗輒止甚至安然旁觀。他們在摘菜區(qū)被曬得臉頰通紅,滿頭盡是汗與倦意,紛紛被父母們抱回了休息區(qū)。工作人員問:還有哪些家庭想去大棚摘菜心和聰明菜的?
此時梓涵的頭發(fā)已被汗水凝成了一綹綹,佳琪也是滿臉汗珠,媽媽接了兩杯水給他們喝,他們端著杯子大喊:爸爸,我們去摘吧!張桂平跟妻子商量了一下,本還想讓梓涵與佳琪出發(fā),隔壁有家長怕他們中暑而勸說了一番,方才作罷。兄妹倆都嘟起了嘴,手里依然攥著剪刀和籃子不肯放下。讓他們再進一次大棚的話,隨時都可能收獲超過六斤的蔬菜——這是每個家庭能免費帶走的蔬菜重量上限。
午休過后,農場活動轉入了室內游戲部分。張家兄妹同樣是第一對沖入場地的孩子,并迅速完成了抽棍子、挑黃豆、滾鐵圈和竹蜻蜓四項挑戰(zhàn)。最快完成所有挑戰(zhàn)的孩子可以獲得大獎,共有四份;兄妹倆憑借快速而優(yōu)異的表現(xiàn)捧走其二,兩個人捧著獎品對著鏡頭露出了“這是我理所應得”的笑容;盡管滾鐵圈對操控能力還不強的孩子來說有些難,但兄妹倆自顧自地嘗試,一遍遍盡力駕馭不聽話的鐵圈;在偶爾多轉了三五圈、多跑了十來米時,露出了滿足自得的笑容。
張梓涵和張佳琪在田園中的奔跑速度并不比父輩慢,他們天性里就有親近自然的基因。張桂平很是驕傲:“這兩個孩子不嬌氣,這點讓我們很放心?!睂埣襾碚f,去一趟農場就像回一趟家那樣溫暖。梓涵、佳琪兄妹倆雖久居城市,喜歡城市的精巧便捷,但也不排斥鄉(xiāng)間的樸素與簡單。他們在綠行家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自在與快樂,是一般城市孩子所缺乏的;親近自然,是一項必須從小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事情。
參與家長們大多數都出身農家,有上樹掏鳥窩、下河摸游魚的童年,有與自然接觸的經驗,每一次出行都是對童年記憶的重溫;但城市里的孩子們卻少有這樣的機會。他們知道警察和醫(yī)生,卻想象不出農民的樣子;見識過機器人的精巧酷炫,但不一定了解種地的黑瘦農夫臉上寫滿的悲喜。一些名詞他們或許聽過,卻很少有機會置身其中感受—比如農場、田園、菜地,甚至是透過綠葉打在身上的陽光。
家長與孩子共同放飛竹蜻蜓,快樂在每個人上空搖曳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