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學習過程的落實是教學質(zhì)量形成的根本,因此只要我們以學生為核心,以學法指導為保證,持之以恒的做好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落實,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guān)鍵詞】學習過程管理 自主學習 創(chuàng)新
有什么樣的學習過程,就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學生是學習過程管理的直接參與者與實踐者,學生學習過程的嚴謹與努力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也就注定了考試的成敗。因此引導做好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將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做好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的核心在于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的管理中如果忽視了學生,那么我們的管理就不會有多大收效。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管理意識非常淡薄,對學習的時間缺乏有效計劃,學習主動性不強,對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缺少思考,對自主學習效果缺少檢測,學習效果甚微。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的引導和督促學生做好學習過程的自主管理。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監(jiān)控和管理是有一定時間和范圍限制的,但學生的自我管理卻是長期和有效的,如果我們能讓學生知道做好學習過程管理的好處,明確學習過程管理的要求,掌握學習過程管理的方法,那么對于學生實踐學習過程自主管理,提升學習效率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盡可能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與氛圍,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逐漸由老師的被動管理過渡到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與管理,從根本上訓練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二、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的關(guān)鍵在于教師
在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中,教師的作用是十分關(guān)重要的。我們不僅僅要做教育者和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過程管理的指導者和幫助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觀察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強烈干預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糾正學生的學習方法,還要能夠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雙十習慣”,讓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內(nèi)容、自主管理學習過程、自主檢測學習效果、自主反思學習漏洞。如果能夠按照以上要求給予學生長期的引導督促,做好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那么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學習過程的自我約束與管理將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的重點在于課堂
課堂是我們的主陣地,如果我們忽視了課堂效率的提升,而布置大量的作業(yè)占用課外時間,這樣做無異于是給學生加上了沉重的負擔。因此我們要嚴格課堂教學的要求和規(guī)范,強化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養(yǎng)成,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問題的精心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同時我們要規(guī)范學生課堂學習的行為,強力矯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抓住課堂做好學生基本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培養(yǎng),指導并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做好認真閱讀、記好課堂筆記、落實課前預習、按時規(guī)范作業(yè)、及時復習鞏固、注重嘗試回憶、有效整理錯題、做好單元小結(jié)、爭分奪秒提高效率,從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自主管理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如果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能做到“勤于課前,懶于課堂,思于課后”,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管理能力,那么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成長都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的收效在于堅持
由于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們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幾乎為零,因此我們要想在短期內(nèi)培養(yǎng)建立起學生學習過程的自主管理是很困難的。面對困難需要我們不斷的思考和堅持,我們知道再好的想法如果不能很好的落實,那永遠變不成做法,再好的做法如果我們不能有效的堅持,那永遠成不了習慣。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一種行為重復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我們每天對學生復習與預習的檢測,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檢測,面對面批閱作業(yè)、進行試卷分析等等,這些都是督促學生做好學習過程自主管理的很好措施。但是我們很少有老師能夠把它長期堅持下來,常常半途而廢,這導致我們幾乎看不到這樣做的好處,因此要想讓學生學習過程的自主管理到達到預期的目標,就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不折不扣的落實管理的細節(jié)并給予方法上的指導。
五、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的提升在于創(chuàng)新
我們說的堅持與創(chuàng)新并不是矛盾的,堅持是我們堅持自己某種科學有效的做法,創(chuàng)新只是我們改變這種做法的載體罷了。例如,在舊知識的復習檢測時,我們可以采用直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復述出核心關(guān)鍵知識。此外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方法,例如選擇一道與此知識相關(guān)的題目來考查,這兩種做法的出發(fā)點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復習某個知識點,但實際訓練的效果后者要明顯好于前者。前者只是對所學知識的平鋪直敘,而后者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又訓練了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應用能力。當然創(chuàng)新的方式還有很多,如課堂上教學導入的創(chuàng)新,情景模式的創(chuàng)建,生成性問題的引導和處理;班級管理中學習小組之間的競爭評優(yōu)獎勵,班級內(nèi)選擇自己競爭的對手,宿舍間學習成績的比拼,月考的獎勵等等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的一部分,因為他們在激勵學生學習過程的意志力,主動性上有著其他方法無法取代的作用。前者可以讓我們的課堂管理更加多元和高效,讓我們的課堂更加富有特色和受學生歡迎,后者可以讓讓學生的思想更加上進和努力,學習過程更加主動和刻苦,讓學生學習的效率更高、成績提升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