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教書育人”已被“育人教書”所代替。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也隨之注入了新的內(nèi)容,他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會做人、會求知、會創(chuàng)造、會健身、會生活的綜合素質人才。為達到這一目標,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相對之下我們肩上的責任比起其他學科的老師來說似乎又要更重一些。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背誦教學幾乎是和語文教學并駕齊驅的,同時也是一項令語文老師常常感到頭痛的教學任務。怎樣解決這一頭痛的問題?收到更好地背誦效果,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采用了一種我自己給它命名為“同呼吸共命運”式的背誦形式,收效還不錯。下面就此形式談談我的經(jīng)驗和收獲,希望能與廣大同仁共同分享、共勉!
一、傳統(tǒng)的背誦形式—被動式
傳統(tǒng)的背誦形式一般采用的是老師課堂抽背的形式,這對于班級里語文基礎較好,學習習慣較好的學生來說收效是很好的??蓪τ谡Z文基礎較差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自覺性欠缺的學生來說,那真可謂是一件令老師和學生雙方都感到是身心疲憊的事。那么在課堂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就會采取利用課間時間小組背誦的方法解決。由各小組組長負責,組員給小組長背誦過關,各小組長再給語文課代表背誦過關,最終,老師必須抽背語文課代表或各小組長以示過關證明。在整個背誦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也就出現(xiàn)了小組長“徇私舞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的小插曲,這不,今天的課堂上,隨便抽了幾位已在小組長跟前檢測過關的學生,七人當中四個人的背誦效果令人不理想,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背了上句想下句,還有兩個就沒能完成任務。結果就會惹的我一怒之下加重處罰力度—“全班受難”。這不僅沒達到好的效果,還容易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產(chǎn)生對立關系。整堂課學生情緒低落,有些學生的不滿情緒也溢于言表??傊@樣的背誦形式最終導致的的是:背誦教學沒有幾次令人感到舒心和愉悅的,因為學生始終把背誦這件事當成一種負擔,始終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無疑這種背誦形式它所呈現(xiàn)的結果也只能是這樣的了。如何才能改變一下目前這種不良的學習狀態(tài)?讓背誦的過程變得輕松、愉悅起來,達到一種良好的效果,我也是在不斷的背誦教學中思考、摸索、積累,試著打破傳統(tǒng)的模式,同時針對這種背誦形式的特點給它起了這個 “同呼吸共命運”的名字。
那么,這種背誦形式的特點和效果究竟是怎樣的呢?
二、“同呼吸共命運”的背誦形式—主動式
1、責任心的體現(xiàn):
在我的語文教學,我采取了課前5—10分鐘必須有抽問和抽背的任務,尤其是在有背誦任務的階段,課前5—10分鐘的時間就一定是抽背了。學生們是按照座位號分成四大組,我也就以四大組為準,在每次抽背時每組限定一人、二人、最多不超過四人。抽背學生的特點:他(她)的學習能力必須是在一個層面上,這相對每組學生來說就是公平的了;他(她)完成任務的好與壞就決定著整組成員的命運,這樣他(她)身上的擔子就重了,相應的責任感就被激發(fā)了,責任心就加重了;他(她)在不能完成任務時就由他(她)本人來承擔這份責任,怎么承擔,以什么養(yǎng)的形式承擔,也完全由他(她)本人來決定,比如,今天第二組的XXX同學沒能完成何其芳的《秋天》的任務,那么,最終他以為班級打掃三天衛(wèi)生來承擔這份責任,整組成員也得一起加入打掃衛(wèi)生的行列。有時也會出現(xiàn)組員就差一點就完成任務的特殊情境,怎么辦?這時就有同組的學生向我提出建議了:能不能給一個讓同組其他學生來完成背誦的機會呢?不難看出在這樣的建議中包含更多的是同學之間的一份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一份進取之心。這樣的機會那位老師會不給呢。當然,這樣的機會每組都可以在同等條件下被享用。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課堂上似乎更多了些樂趣,背誦過程呈現(xiàn)出了你追我趕,每一組、每個人都不甘心落后的局面。無形中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也發(fā)生了變化,學生成了整個過程的主人了,老師只起一個監(jiān)督和檢測的作用了。背誦方式的改變讓他們有了一份責任心,增強了責任感,這份責任感是與日俱增的,因為每當有學生在完不成任務時,他們會傷心落淚,做出的處罰方式都出乎我的意料,遠遠地超出了我心中的處罰力度,而且對處罰結果完成得相當好。責任心的增強大大的改變了以往的背誦現(xiàn)象?,F(xiàn)在,我再也不用把背誦完不成任務的學生請去辦公室了,這樣一來,不僅節(jié)省了我的時間,業(yè)界伸了他們的時間。背誦教學變得輕松、快樂、又趣了。
2、集體精神的體現(xiàn):
責任心的樹立推進了背誦教學的步伐,伴隨著集體主義精神的誕生又讓我感動不已,同時也感動著他們,并且使他們快樂著??勺屑氁幌?,“同呼吸共命運”
本身也就應該有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否則還真就名不副實了。
今天,同樣進行了課前抽背,每組抽背了一名學生,實力都相當,其他三組都順利地完成了任務,每個組員臉上都顯出驕傲的神態(tài)。只剩最后一組的XXX同學沒能順利過關,組員們都在為他捏著一把汗,當他對著我和全體同學說出自己承擔的方式時(把背誦任務抄寫20遍),同組的XXX同學站了起來說:“老師,我和他一起抄。”我說:“為什么?”他說:“因為我們是一組的,要有難同當。”還沒等我表態(tài),其余的組員也紛紛舉手表示要這樣做。霎時,我的心震顫了一下,那位沒完成任務的學生更是一時間淚如雨下,泣不成聲。這就是集體的力量,集體主義的精神溫暖著他,感動了他,同時也溫暖和和感動著每一個學生。我想,不用我多言,下一節(jié)課乃至今后的背誦任務對這個學生來說還會有障礙嗎?事實也正是如此。這份集體主義精神如今在背誦教學中時有展現(xiàn)。不過,就怕經(jīng)常展現(xiàn),經(jīng)常展現(xiàn)的地方應該更多的體現(xiàn)在我們的班級管理中才對。
3、其他……,我相信他會出現(xiàn)!
“同呼吸共命運”的背誦形式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快樂,帶來了驚喜,帶來了樂趣,帶來了感動,這其中有我想到的,更有我沒想到的。也正是通過這一次小小的創(chuàng)新和嘗試我才真正地體悟到了新課標中指出的:“把小課堂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正真通過合作實踐學到大語文,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努力開拓語文教育新天地。”當然,一句話,這必須建立在教師一定要“更新觀念,明確目標”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