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勝過責任感,興趣是人們要求獲得新知識的一種積極的心理表現(xiàn)。”初中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多給學生講講物理學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樂于學習物理,將會積極主動的學習物理,我們的教學也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運用物理學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初中生剛接觸物理,對物理充滿了好奇??墒牵覀円簧衔锢碚n就給學生講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學生很快就會對物理失去興趣,感覺這些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如此枯燥乏味。于是,學生們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對老師講的概念和規(guī)律全然聽不進。見此情況,老師想到提問學生,以督促學生認真聽講,認真思考問題??墒?,當學生被提問時,站起來卻是一臉茫然,木訥的望著老師,不知道怎樣回答,然后便是低著頭站在那里。老師接下來再提問別的學生,依然回答不上。結果,就這么一個問題,站了好幾個學生。此時,老師當然是很生氣,對著學生大發(fā)脾氣,把學生狠狠的訓一頓。學生被訓之后,都悄悄的低著頭,對老師接下來講的內容更是了然無趣,僅僅是默默的坐在教室里,整堂課下來收獲甚少。第二節(jié)物理課,第三節(jié)物理課......不斷重復,不斷反復。學生們對物理課已經沒有好奇心了,沒有新鮮感了。反之,學生們覺得物理太無趣了,盡是抽象的概念和規(guī)律。學生們對物理已經失去興趣,怎么會主動學習物理呢?物理成績怎么會提高呢?
基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太重要了。我們的物理學有如此成就,與科學家們的全身奉獻分不開,與科學家們的艱苦奮斗分不開。我們可以在給學生傳授物理知識的同時,多給學生們講講與物理知識有關的物理學史。我們的學生對物理學史是充滿興趣的,是渴望知道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當學生對物理感興趣了,自然就會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物理學中存在如此多有趣的故事,就會渴求物理知識,我們在上課時就會看到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們上課也會更加富有激情,更加有信心,課堂氛圍自然會更好,課堂效率也會自然提高,學生們的物理成績自然上升了。
比如說,我們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可以給學生講講墨子研究小孔成像的實驗,學習光的色散時,可以給學生講講牛頓研究光的色散的過程。聽完有趣的物理故事,學生們就會對光學更加感興趣,也為后面更好的學習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打好基礎。我們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可以給學生講講伽利略、笛卡爾、牛頓的故事。這樣一來,牛頓第一定律也變得更加容易了,慣性的學習也更加輕松了。我們學習大氣壓時,可以給學生講講奧托·克里德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學生們一定對這個實驗特別感興趣,就會對大氣壓感興趣,也就會想要學好大氣壓,學習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學習正電荷、負電荷時,可以給學生講講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的故事。學習超導體、絕緣體、導體時,可以給學生講講昂尼斯是如何發(fā)現(xiàn)超導現(xiàn)象的。學習電磁場時,可以給學生講講麥克斯韋和赫茲的故事。
二、運用物理學史培養(yǎng)學生不怕吃苦的精神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學生們天還沒亮就起床了,背著書包早早的來到學校,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開始了辛苦的一天學習,直到天黑才背著沉重的書包,邁著疲憊的腳步回到家,還要挑燈夜戰(zhàn),寫作業(yè)、背課文,到睡覺時已是夜深人靜了。學生們有這么多功課要學,所以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就很容易選擇放棄,學生們會放下物理難題,寧可去抄語文課文,哪怕是抄十遍二十遍。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給學生講講物理學史,講講我們的物理學家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經歷的無數(shù)艱辛和坎坷,物理學家們在做一次又一次實驗的過程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可是他們卻從沒有失去信心,從沒有后退,從沒有放棄,依然在堅持,在努力,在奮斗,在拼搏,在創(chuàng)新,最終取得成功。
比如說,我們學習浮力和杠桿時,可以給學生講講阿基米德的故事。浮力和杠桿本身就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都反應這部分知識難,不易理解,不會解題。很多學生一遇到浮力和杠桿的題,就困惑,不知所措,很多學生干脆選擇放棄。當學生們聽完阿基米德的故事以后,就會被阿基米德的堅持精神所感染,就會勇氣十足,信心百倍,努力學好浮力、杠桿和滑輪,難點就很容易突破了。我們學習歐姆定律和電功率時,可以給學生講講歐姆的故事。歐姆定律和電功率,也是學生普遍感覺吃力的內容。一遇到這部分題,學生們的得分率很低,很多學生就知難而退了。聽了歐姆的故事以后,學生們會精神振奮,勇往直前,攻破難題。我們學習焦耳定律時,可以給學生講講焦耳的故事;學習電生磁時,可以講講奧斯特的故事;學習電磁感應現(xiàn)象時,可以講講法拉第的故事;學習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時,可以講講安培的故事。
三、運用物理學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物理學家們得出物理規(guī)律,都是經過了大量的反復的實驗。我們給學生講講物理學史,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的好習慣。學生們喜歡動手實驗了,親自參與進來,思維得到發(fā)散,動手實踐能力也得到提高,歸納分析能力也提高了,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學生們在物理學史的熏陶下,愛科學、愛實驗、愛物理,將物理學家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加以延伸。
物理學史與物理學一脈相承,骨肉相連。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將科學家們勇于探索科學的精神,應用到教學實際中來,傳承科學家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堅持不懈的抓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