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名學生受益。課程標準理念為體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作為體育教師應認真學習領悟新課改的精神,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加大課程內容選擇與教學靈活性,實現由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主的轉變,改變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狀況,讓每一名學生從體育學習中受益。為此我做了以下嘗試,旨在尋求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1、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動機是實現目標的動力。通過體育理論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課的任務和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的。在教學中,無論教什么內容,都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練,有什么用,在什么情況下才能用得上,讓學生懂得練習的價值和好處,這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力量源泉。例如:在耐久跑教學中,我們會讓學生知道耐久跑可以提高學生有氧耐力素質,是將來健身的主要手段,什么是正確的技術動作,如何克服極點現象和分配體力,怎樣才能提高成績等。只有這樣,才能變“要我練”為“我要練”,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積極主動、好學樂學的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行為和效果,當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時,他們總能自覺主動積極的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并從中獲得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盡量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給學生留出自主練習的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卻愛好自主選擇練習項目;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如:采用游戲法、比賽法,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不斷變化練習方式,使學生的練習不再枯燥無味;組織小型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精神,使學生在激烈的比賽中,運用自己的技術技能、智慧和毅力去戰(zhàn)勝自我、戰(zhàn)勝對手,品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
3、采用積極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對學生進行正確評價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對學生評價不應只從運動成績、運動技能出發(fā),而是看學生運動參與程度和在進步幅度。在教學中多發(fā)現學生的長處和優(yōu)點,以表揚為主,對學生一點兒進步應及時給予表揚,用表揚鼓勵的言語,如“很好”,“不錯”,“繼續(xù)努力”等給學生的心理以良性刺激,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與學效果
1、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視學法,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1)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練能力。教師指導學生看圖進行模仿練習,提倡學生在模仿中學習。例如:指導學生看圖學習健身拳,讓學生看圖復習廣播操等。(2)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體育教學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無論是集體項目還是個人項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指導、相互糾正,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提高發(fā)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
2、加強教法的改革。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實施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教應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在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法:(1)傳統的教學方法:不管體育教學如何改革,我們都離不開傳統教學方法,它在體育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講解示范法、練習法、游戲比賽法等。(2)探究式教學:教師先讓學生練習體會,然后教師提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接力跑的起動時機、傳接棒技術、壘球游戲中如何合理運用技戰(zhàn)術、障礙跑的起跨距離等教學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籃球教學中,可采用先讓學生玩,在學生玩得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技術戰(zhàn)術的缺乏,教師在針對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糾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3)分層教學法: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差異進行分組,對不同水平的同學提出不同的要求,確保每一名同學都有進步。例如:耐久跑教學時,根據學生能力不同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組,在練習距離、強度、休息時間和練習次數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能有較大進步。
三、培養(yǎng)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1、了解體育鍛煉的目的,學會鍛煉的方法。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作用、科學鍛煉身體的原理與方法和體育衛(wèi)生保健常識,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鍛煉,怎樣鍛煉,如何在鍛煉中進行調控。
2、留給學生自學自練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自學自練的機會,如:體委根據課的內容、學生興趣安排準備活動;小組長組織游戲比賽等,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自練的能力。同時,安排自由活動的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練習內容,有利于提高該項目的運動水平,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3、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鼓勵學生將所學的體育知識、技能、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運用于體育實踐,堅持鍛煉持之以恒,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