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課件作為一項輔助課堂教學的技術,目前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切不能讓這種新興的授課方式攪擾了師生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影響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 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是一項以直觀的圖像、實物、音樂、視屏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來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求知欲,營造輕松簡潔的課堂環(huán)境,以取得最優(yōu)教學效果的教學技術手段。作為教師,在把握教材、崇尚個性,遵循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掌握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的正確使用方法,對優(yōu)秀課堂的產生十分有幫助;對于小學生,特別是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的低段小學生來說,課件使課堂變的更有趣生動了。然而隨著該項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入運用,出現(xiàn)了相當一些設計繁雜、使用不當?shù)亩嗝襟w課件,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實效,這讓我們也認識到尋求問題根源及解決策略的必要性。
1 小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有關多媒體課件之應用的討論越發(fā)多樣。有關研究論文頻繁見諸各類期刊雜志,且在教學活動中,它還被作為衡量一節(jié)課好壞的首要評判條件。幾乎每一所小學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從橫向上來講,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很多鄉(xiāng)村小學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而且并非每一位老師都能熟練進行課件制作并且將其駕輕就熟的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當中?,F(xiàn)實情況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上課使用的課件大多是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或教材本身自帶的素材。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課件仍沒有真正的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有效發(fā)揮其優(yōu)勢。分析課件在小學課堂中的使用情況,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幾方面問題。
1.1 課件稍顯“畫蛇添足”,即承載的知識量較少,“浪費”使用的現(xiàn)象頗多。
化難為易是我們將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引入課堂的初衷之一。希望課件的有效帶入,能使教師的講解更直觀,學生學習更容易。但是,現(xiàn)在很多教師為了追求課堂的虛華表象,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和運用課件去重復一些原本已經(jīng)非常簡單易懂的知識點。畫蛇添足之現(xiàn)象浮于表面。
1.2 課件成為教學的“殺手锏”
一般情況下,課件中承載的是比較難懂的知識點。很多教師可能覺得課件本身就很直觀,學生會比較容易理解并掌握,或者有些教師想利用課件來追趕教學進度。所以當課堂上出現(xiàn)有同學互動的聲音時,一些教師就會很快切換幻燈片,進入下一個內容的教學,忽視了學生間存在差異性的客觀規(guī)律,也與課堂的教學根本目標大相徑庭。
2 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2.1 課件的運用使知識更為直觀具體,更容易被學生掌握。
課件以其直觀的聲音、圖像等優(yōu)勢。被教學工作者引入課堂教學。它的運用不僅改善了傳統(tǒng)課堂沉悶和機械的授課方式。而且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新的平臺。在課堂上。學生不再只是被動的“聽眾”。通過豐富多彩的畫面刺激。以及動聽的音樂感染。 都使學生樂于接受這些原本呆板、枯燥的知識。而他們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又為這些知識的快速接受創(chuàng)設了最有利的情境。
2.2 課件幫助教師降低教學難度。提高課堂效率。
以往的課堂上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境:教師在講臺上已竭盡所能,但底下聽課的學生仍然一臉茫然,對于這種尷尬場景,很多教師選擇“打持久戰(zhàn)”,即投入大量的課時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造成類似現(xiàn)象的原因并非教師教的差或者學生反應慢,而是有些知識點確實比較抽象,單憑教師的語言講解、板書演示是無法很快讓學生理解吸收直至掌握的多媒體課件恰好彌補了這一教學缺陷。它直觀的表現(xiàn)手法能幫助學生快速找出問題的關鍵,再加上教師的深入講解。學生便能按時定量的完成學習目標。此外,課件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為跟進教學進度增添了不少動力。
2.3 課堂上課件的適時運用,可以節(jié)省學生課后的復習時間。
傳統(tǒng)課堂因其無法為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所學知識點,導致很多學生聽課僅僅是為了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更無從談起課堂的后期效果。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一個聲色俱備的感性世界,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量,而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該知識領域的潛在興趣,為課后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新的動力。比如:一堂關于郵票題材的課。教師便可以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漂亮的郵票、厚厚的集郵冊。這些五花八門、色彩豐富的郵票,加上背景音樂的渲染,很容易激起學生對于集郵的興趣,產生集郵的想法。通過集郵還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很多課外知識,達到擴充他們知識面的目的。這樣有意無意的刺激教學,遠比填鴨式的苦口婆心更有效果。
3 正確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課件,發(fā)揮其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同時避免過分依賴于它。
3.1 教師應注重自身文化內涵的提升,平日里便有意識的收集可以制作課件的素材。
課件在課堂上只是一個輔助教學的角色。它所承載的感官知識,包括圖像、音樂、色彩等都是教師個人內在的體現(xiàn)。比如:如何選用背景音樂和填充色彩,讓課件看起來清晰舒服而又不失美感。因此,教師應該時時不忘自我提升,不斷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
3.2 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設計課件,以充分發(fā)揮課件的優(yōu)勢。
課件的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將單調枯燥的知識變換為生動形象的畫面。所以在制作課件過程中應該注意:首先,那些用常規(guī)方法無法演示或是不方便演示的內容能夠通過相應的多媒體信息來體現(xiàn);其次,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景和資源環(huán)境,擴大學生知識面和信息量的教學內容;最后,不應強求于課件的花樣各異,最本質的還是對所講知識的掌握和充分的授課準備。
3.3 運用多媒體只是一種授課方式,切不能惟“課件至上”
作為一名年輕的小學教師,我認為運用先進形象的的授課方式對于學生學習知識來講,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在現(xiàn)代化技術十分先進的當下,熟練掌握課件式教學也是我們年輕教師的一種基本能力和要求,但是,值得深思的是,我們不應該“惟課件至上”,花費大量的精力追逐于課件制作的精美和出彩。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小學生的求知心理和興趣方向,針對他們的需求,來提升完善我們的教學能力育人能力。
【參考文獻】
[1]耿冬梅.模擬教學法在管理教育中的應用[J].集團經(jīng)濟研究,2006,05
[2]張燕.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行動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學位,2006
[3]潘馨蘭.小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的實踐探索[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2011
[4]王嵐.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