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jié)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浪費”向來是被人們所鄙夷、不恥的。然而我們真的在“節(jié)約”嗎?
一到夏季,學校門口就會有一排擺攤賣西瓜的,有兩塊錢一塊的、三塊錢一塊。三塊錢的是一塊五毛錢一斤的西瓜切成的而兩塊錢一塊的是兩塊錢一斤的西瓜切成的。三塊錢的西瓜往往是兩塊錢西瓜的一倍多。這么大一塊的西瓜,一般情況下,全部吃下去的話,會感覺特別撐,肚子會挺好一會,而兩塊錢的西瓜的分量差不多剛剛好。一般人都會買那三塊錢的西瓜,因為它的分量是兩塊錢西瓜的一倍多,而價格只是他的1.5倍;在都是兩塊錢的西瓜中,有時也會因為老板手法不佳,而切成一塊大一塊小的。許多人在買的時候都有一種心理:就是不讓老板占到便宜。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較大塊,這有一種占到便宜的滿足感。
當我們開始享受清涼爽口的西瓜時,吃到一半多時就會有一種腹飽感,然而“浪費可恥、浪費可惜”這個從小就扎根在人們的腦海聲音,隨時都會以一個裁判的身份跳出來批判你是做的對還是不對。人們都會選擇做“正確”的,堅持把剩下的吃下去,這樣就就不會浪費而受內心潛意識的譴責了。
這樣真的就不浪費了嗎?
如果我們當初選擇兩塊錢中的較小塊,三塊與兩塊錢中的兩塊錢的西瓜,是以一種最適合自己而不是以一種“不讓老板占便宜的心理”購買合適分量的西瓜,我們的效用就會大大增加。退一步講,如果吃到剛剛飽時,換句話說,在效用最大時,我們選擇把剩下的扔掉,這樣頂多是浪費了一點西瓜;相比較把剩下的都吃完,一來吃下去的那點西瓜并不是沒有浪費了,只是把本應該在垃圾桶的西瓜挪到我們肚皮里面了;二來那點西瓜增加是邊際負效應,只會減小總效用和社會總福利。
另外從健康的角度,許多家庭會把晚餐沒吃完的菜放在那留著第二天吃。據(jù)科學測定,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高蛋白脂肪的剩菜,非但營養(yǎng)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有害物質。因為保存過程中,會有一些空氣中細菌進入,并且煮熟的蔬菜特別適合細菌生長,在適當?shù)臈l件下它們會大量生長,過程中,硝酸鹽就可能轉化成亞硝酸鹽(致癌物質)。而蛋白質和脂肪在細菌的作用下,大部分都會產生有害物質。長期吃剩菜容易致癌,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筆者在這并非提倡浪費,而是倡導大家“適量購買,適量做菜”等,來避免真正的浪費,而不是因為“粒粒皆辛苦”把吃不完的硬塞進肚子來避免所謂的“浪費”。
中國人民的“節(jié)約”已經深深浸入全身的血液了。真問起那些“節(jié)約”的人,你省下來的錢是用來干什么的,他還真得思索一會,才能給你答案,或許“習慣了!”才是真正的答案。
那么我們 “節(jié)約”的錢,都怎么用了呢?
中國政府持有美國國債7000多億美元,“坐穩(wěn)”美國最大債主交椅。美國幾乎為零的儲蓄率支撐70%以上的高消費;中國則以40%-50%(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企業(yè)的儲蓄)的高儲蓄率維持30%左右的低消費;中國的高儲蓄率填補了美國國庫空缺并養(yǎng)肥了美國消費者。還不僅如此,由美國導致的世界金融危機使得美國的收益率處于歷史最低端, 買國債就是買了一大堆廢紙。
現(xiàn)在的中國處于一種極其難受的狀況,賣也不行,買也不行。賣出國債,沒有人接盤,國債會跌。損失最大的是美國和中國,但是美國有挽救措施,印鈔票來買國債。中國也可以印鈔票,但是國際上可不認可。如果繼續(xù)購買國債,在美國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會不會是一個無底洞呢?即使是不買不賣,也會有歐洲、日本賣而面臨像第一種現(xiàn)象一樣的危險??梢哉f“中國被美國綁架了”!購買美國國債的量太大,導致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依存度高,美國有危險來中國借錢,還不得不借,“中國和美國已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幫助美國,中國也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我們希望美國多多儲蓄,而中國則多多消費。要使中國人多多消費,必須把那些在人們心里扎根的“節(jié)約”思想連根拔起。什么才是“真正的浪費”,怎樣節(jié)約才會增加我們的財富?不是你平常只買便宜貨,這餐剩下的菜明天吃,東西往大的挑就是節(jié)省了,增加了財富。在既定的財富規(guī)模下,節(jié)約的再多,最大值也不過是那已被既定的規(guī)模,只有你努力地賺錢,把自己的生產力挖掘到最大才能夠最大限度,增加那個最大值,才能增加我們的財富!我們這些“善良”的中國人寧可平??嗔俗约?,也要把錢節(jié)約出來借給別人,幫別人度過危機!
是中國的文明史過長了嗎?忘記了那物物交換的商品-商品時代,人們把自己某種多出來的物品拿到集市上去交換自己缺少的物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如今在這個擴大的交換形式的商品-貨幣-商品經濟時代,人們剩余的越來越多,交換的越來越多,可是人們卻越來越“懶”?!皯小钡街辉竿瓿伞吧唐?貨幣”這個過程,至于“貨幣-商品”這一過程大家都“懶”得去想“懶”得去完成了。
投資、出口、內需這一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不易受國外經濟危機影響的“內需”應該頂起中國經濟增長的一片天。那些“節(jié)儉”“善良”“懶惰”的中國人,是時候該多為自己想想、“勤奮”、揚鞭抽打起中國這輛馬車策馬騰飛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