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斗導航產業(yè)作為戰(zhàn)略性產業(yè),屬于國家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應用仿真軟件,介紹了北斗二代導航天線的設計與仿真。此天線由不同介電常數的介質組成,并分析了其特點,文中給出了北斗二代導航天線的詳細設計及仿真結果。
【關鍵詞】 北斗導航 天線
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我國重要的戰(zhàn)略基礎設施,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隨著北斗導航天線技術的發(fā)展,對于終端微帶天線的尺寸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國內外學者針對微帶天線小型化技術已做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減小微帶天線尺寸的小型化設計主要采用高介電常數的介質,但是微帶天線的增益和帶寬會隨著的介電常數的增大而減??;采用短路探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小貼片尺寸,但是短路探針和饋電探針之間距離很近,對輸人阻抗的特性影響非常敏感,不易加工和調試,因此限制了其使用范圍。
一、北斗導航天線設計要點
微帶天線的設計主要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天線的基板材料,確定天線的基本結構,包括天線尺寸和天線的饋電形式,最后分析各種因素對天線性能的影響,調整天線的結構,最后設計出符合設計要求的天線。
1.1基板材料
根據給定的工作頻率和技術指標選取適當的介質基板并確定其厚度。這是因為基板材料的和tanδ值及其厚度h直接影響著微帶天線的一系列性能指標。工作于主模TM01模矩形微帶天線的貼片長度L近似為 /2,為介質內波長。,為自由空間波長,為有效介電常數,可表示為[1] [2] 。
可見貼片長度L值與直接相關。當天線長度L和寬度W取定后,則厚度h的取值決定著天線的體積和重量。顯然當要求天線工作于較低頻段時,如果安裝面積和體積重量有限制,應選用較大的基板。
1.2確定單元寬度W
由公式(1.1)可知當和h已知時取決于W,而單元長度L的尺寸又取決于,因此W的尺寸應首先確定。W的尺寸還影響著微帶天線的方向性函數、輻射電阻及輸入阻抗,從而也就影響著頻帶的寬度和輻射效率。另外,W的尺寸直接的支配著微帶天線的總尺寸。在尺寸允許的條件下W取的適當大些對頻帶、效率及阻抗匹配都有利,但當W尺寸大于下式給出的值時將產生高次模,從而引起場的畸變[3]:
式中c是光速,是諧振頻率。由上式可知W總是取小于的值。
1.3確定單元長度L
矩形微帶天線的長度L理論上取,但實際上由于邊緣場的影響應?。?/p>
二、仿真結果分析
在HFSS仿真工具中建立模型,諧振頻率在B1頻段為1561.098MHz,帶寬為4.092MHz,根據上節(jié)內容,經過初步估算后,確定天線的基本結構,得到天線的基本參數如下:選擇基板介電常數=20.5,介質板厚度為h=2mm。根據上節(jié)公式依次計算得出:W=29.2mm,λ0=192.1mm,L=22.45mm。根據微帶天線的原理設計,加工了一副單饋電點北斗天線。圖1為天線的結構模型和天線的S11參數,圖2為天線E面圖和H面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要求的帶寬內,天線端口的回波損耗在工作頻段內都小于-10dB,它基本涵蓋了衛(wèi)星信號的99%以上的頻譜能量。
由圖3可見,在XOZ面內3dB軸比波束寬度:在1561.098MHz時為-61°~57°。從圖中可以看出,天線在討論的工作頻帶具有較好的端口匹配、方向圖和軸比。
另外,我們再來研究下低介電常數情況下天線的仿真情況。在CST仿真工具中建立模型,諧振頻率在頻段為1561.098MHz,經過上節(jié)公式初步估算后,確定天線的基本結構,如圖4所示天線的結構模型,天線的一些基本參數如下:選擇基板介電常數=2.33,介質板厚度為=0.7mm。根據仿真計算,得出天線的E面圖和H面圖,仿真結果如圖4和圖5所示,滿足設計要求。
三、結論
本文應用微波仿真軟件對北斗微帶天線進行了分析與設計,此天線不僅右旋圓極化性能良好,結構簡單,還可以簡化制作過程、加快開發(fā)進度、縮短研發(fā)周期等。當前我國的北斗產業(yè)發(fā)展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為了縮小差距迎頭趕上,我們必須加大北斗產業(yè)的技術開發(fā)和積累,本文對于北斗天線方面的研究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也有重要的工程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IJ.鮑爾P.布哈蒂亞著.微帶天線.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杜,1985
[2] 張鈞,劉克誠.微帶天線理論與工程.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88
[3] Ramesh Garg,Praksh Bhartia,Inder Bahl et al.Microstrip antenna design handbook.Artech house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