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
阿拉斯加北部的海岸線正在發(fā)生變化。在巴羅角和普拉德霍灣的中間地帶,每3年都會有一大片與橄欖球場的長度相當?shù)难睾已卤缓Q笸淌?。隨著越來越大的海浪沖擊著海岸線和溫暖的海水漸漸消退,普拉德霍灣邊的12英尺高的懸崖被推進了波弗特海——每年都會消失30多英尺。在這里,氣候變化具有3方面的威脅,包括越來越溫暖的海洋,越來越強有力的海浪以及逐漸減少的海冰。
北極的海冰現(xiàn)在以每10年將近12%的幾率在削減。更糟糕的是,僅有不到20%的冰層的存在時間多于兩年——這是自衛(wèi)星測量開始記錄以來的最低值。新的海冰如此單薄、脆弱,很難有機會“存活”下去。
盡管北極周圍在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但并不是衛(wèi)星數(shù)據(jù)或者已消退的海冰將一群懷疑者變成信徒的,肇事者是俄羅斯人。當俄羅斯人為了獲得可能存在的儲量巨大的石油和礦床的開采權而在北冰洋底部樹立起鈦金國旗時,許多懷疑者都注意到了。我們依然不清楚北極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無論如何,我們有足夠的由來已久的邊境爭端問題讓每一個人忙一陣子了。加拿大和美國有一個關于西北航道法律地位的邊境爭端問題,格陵蘭和丹麥有關于經(jīng)濟和政治獨立的爭端,所有北極國家有關于礦產(chǎn)權的爭端。就算你不完全相信,但有一天冰塊消失了這些就會成為不可抗爭的事情。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些最初否認氣候變化的國家,現(xiàn)在也在爭奪那些當氣候模型被證實是正確的卻是很有價值的資源。事實證明,即使是久經(jīng)世故的國家依然善于抓住短期的機遇,而非理性地回應長期的威脅。沒有人能像古老的淘金熱潮那樣把人們變成信徒。
2032年9月
越來越溫暖的溫度使得鱈魚、鯡魚、大比目魚和黑線鱈游往北方去尋找食物,但是這也引來了來自全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氣貨輪以及集裝箱貨輪。船只帶來了各種污染物和疾病,污染了北極海水。這些污染和疾病破壞了漁業(yè)資源。挪威國防部部長在莫斯科的一次國際會議演講中談到如何處理漁業(yè)的崩潰:“曾經(jīng),我們有一個物產(chǎn)豐富但交通不便的世界;現(xiàn)在,我們擁有一個交通便利但沒有足夠食物的世界?!边@很好地總結了我們的現(xiàn)狀。
曼谷的會議,韋伯斯特展示一篇論文,關于大范圍氣候和印度洋偶極子、孟加拉灣的海平面以及季風雨之間的聯(lián)系。這就是氣候學家真正要尋找的,以更好地去理解一個系統(tǒng)的物理屬性。韋伯斯特的研究表明,當孟加拉灣的海平面上升時,洪澇的威脅就會出現(xiàn),這兩個事物是相互關聯(lián)的?!?998年,”韋伯斯特解釋說:“孟加拉灣的海平面比正常的時候高出大約1英尺?!?/p>
在他這么說時,孟加拉國的60%已經(jīng)被淹沒了3個多月——從1998年的7月一直到9月。達卡,孟加拉國的首都,被淹沒在水下6英尺深的地方。當所有的一切都被確定的時候,數(shù)據(jù)如下:1998年的洪澇已經(jīng)導致了1100人死亡,近3.9萬平方米的土地被淹沒,3000萬人無家可歸,50萬個家庭的幸福被破壞;洪澇還導致基礎設施建設遭受巨大的損失,導致28億美元的財產(chǎn)損失。大自然從未給孟加拉國帶來如此大的蕭條。
眾所周知,每過幾年孟加拉國都會遭遇嚴重的洪澇災害,這個國家的70%都會被淹沒。這是很容易預測到的,而且科學家們確定氣候的變化會讓洪澇變得更加嚴重。
2050年
2050年的情景不用預測就知道,由于很多因素,水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不斷升高的溫度和冬季雨水的減少將會帶來更多的干旱。不斷升高的海平面將會把海水帶到稻田,奪取孟加拉國的農(nóng)業(yè)用地。由于不斷增加的冰雪融化引起的洪澇和強烈的雨季越來越頻繁,持續(xù)時間更長。越來越多的強颶風會連續(xù)猛擊海岸,經(jīng)濟中心和文化寶藏將遭到更嚴重的風暴襲擊。
(摘自譯林出版社《未來天氣》 作者:[美]海蒂·卡倫 譯者: 顧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