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zhàn)反蔣,失敗后為張學良收編??箲?zhàn)爆發(fā)后,歷任冀察游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1943年在河南對日作戰(zhàn)時被俘,旋投汪偽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谷諔?zhàn)爭結束后又追隨蔣介石反共反人民,打內戰(zhàn)……
1946年4月,孫殿英奉命調往豫北平漢鐵路上的湯陰縣城駐防。1947年3月初,解放軍調集重兵圍攻湯陰,意在盡快拔除國民黨中央軍設在豫北的這個重要據(jù)點,為全面進攻河南打開通道。
為減少人員傷亡,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孫殿英部,負責指揮這次戰(zhàn)役的解放軍第三十六縱隊司令員姚一鳴,派一當?shù)剞r民給孫殿英送去了一封勸降書,勸其放下武器,接受投降條件。想不到孫殿英見信后,惱羞異常,當場把勸降書撕得粉碎,并對前來送信的農民說:“你回去轉告姚一鳴,等我打完了倉庫里的三千發(fā)炮彈再說,現(xiàn)在不談?!?/p>
姚一鳴見勸降無效,知道這孫殿英乃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悍夫匪類,便下令各部隊向孫部發(fā)起猛攻。經(jīng)過十幾天的激戰(zhàn),湯陰城外的國民黨軍隊據(jù)點,全部被解放軍占領。孫殿英見勢不妙,急忙發(fā)電向駐扎在新鄉(xiāng)的國民黨第十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王仲廉求援。王仲廉命令所部四十九旅旅長李守正率部北上增援。當李守正率部匆匆向湯陰趕來時,卻遭到了解放軍的伏擊,李守正部不敢再行前進,出于保存自身實力的目的,全旅官兵索性按原道逃回新鄉(xiāng)。孫殿英部已成甕中之鱉。
1947年4月2日,湯陰解放,孫殿英和他的部隊全部被俘。孫殿英被解放軍劉伯承部隊帶到了邯鄲峰峰礦區(qū),而后又轉到了武安。在武安,劉伯承將軍念當年兩軍相會于山西晉城的情誼,待他還算不錯。后來大軍南下,劉伯承走了,就再沒人能對他優(yōu)待了。孫殿英獨處孤室,憂郁成病,后竟不起。一代梟雄,歷經(jīng)滄桑,終于在1948年10月間病死在武安縣鄉(xiāng)村,時年59歲。
(摘自萬卷出版公司《驚天盜案:清東陵地下珍寶被盜之謎》 作者: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