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埃及,我始終有一種既敬又怕的心情。
敬它,乃因它是傳說中的古文明;是尼羅河孕育出的金色國度——但凡長遠大河流經(jīng)之處,生命與人文必隨之而興。我崇敬埃及的歷史,對我來說,這個始終像是包覆在一層金色薄翼下的境域,總是隱約閃現(xiàn)著一種輝煌的神秘!
沒錯,就是“輝煌的神秘”!未踏入埃及之前,無論是金字塔、人面獅身斯芬克斯、法老王、埃及艷后克里奧帕特拉、壁畫……所有關于埃及的一切,都有“輝煌”作為注解。你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連沒落都讓人不容小覷的國度。
而它的炎熱令我生畏。無邊無際的沙漠,烈日因此更加灼身。白日里,動輒飆破40余攝氏度的高溫,讓我的防曬乳以驚人的速度在消失。我不停地補擦,外加帽子、絲巾、太陽鏡、長袖外套,就怕自己也鍍了一層“埃及的輝煌”回來。
我們投宿在米納酒店,就是當年《開羅宣言》簽署的地點。為了不枉千里來此,我們還特地塞了一些“小費”給服務生,請他們開了當時的房間,讓我們進去參觀。陳設半點不見豪華,甚至十分簡樸,但格局寬敞舒適。歲月如貓足,悄聲躡過,再輝煌的過往,也就這么漸漸地、淡淡地融進了歷史的墻柱里。
入夜后,有以金字塔為背景的鐳射燈光秀。我們早早便買好了票,就為了體驗臨場的震撼感。
甫開場,低沉的男聲配合著炫目的鐳射,娓娓訴說著金字塔的歷史。我一聽,渾身都躥起了感動的雞皮疙瘩。
半個多鐘頭的表演,現(xiàn)代的多彩鐳射光與古典的沉靜建筑結合,著實美不勝收。
這讓我想到作家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嘆》里書寫的,當他在金字塔前,觀賞了歌劇《阿依達》后,他的感想是:“金字塔和沙漠都有自己廣大的生命,現(xiàn)代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只有應順它們、伺候它們,才能在它們面前擺弄一陣。”
金字塔是真的大、真的神奇。它們右傍尼羅河與開羅城,左臨撒哈拉大沙漠,在白天烈日的光芒照耀下,尤其有懾人氣勢,我聽了早一步進去參觀的朋友規(guī)勸,沒有踏入。朋友說:“里面空氣非常差,除了石壁還是石壁,你走不了15米就會昏倒了!”于是我只在外面拍拍照。保持適當?shù)木嚯x,也許更能明白它的偉大與不可思議吧!或許便能解釋,為什么很多人會選擇乘坐熱氣球。想來,自高空俯視古文明,又該會是怎樣一番了不得的千秋氣象??!
開羅的博物館非常值得推薦,古埃及文物保存得完善不說,真的讓人連連驚嘆的,是其工藝的精致與巧思。即便只是一張座椅,那種線條、雕金、造型,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就連參觀過米蘭家具展的我,都不得不佩服古埃及人的工藝,委實勝過現(xiàn)代。又或者,只是一件雕像,也要讓人驚艷于它明亮且光耀的雙眼,所謂藝術“眼光”,幾乎已臻精湛。
在埃及,飲食必須小心。他們沒有什么熱食,多是薄餅包卷生菜一類的主食。加上氣候炎熱,食物保鮮不易,同行的兩個朋友就拉了肚子。此外,當?shù)厥a石榴,艷紅的石榴汁十分美麗,也很可口,不妨一試。
埃及是個靠祖先吃飯的國家,多的是不事生產勞動的大男人,終日坐臥在安全島上,懶散到你不敢相信的程度。走在埃及街頭,你感受不到什么生氣,這樣的國家會窮困落后,實在一點都不奇怪。我們的旅途中,朋友缺一把牙刷,尋來尋去就是找不著半間雜貨鋪,更遑論便利超市之類的設施。
一把牙刷看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一件古代藝術品看一個民族的天賦。埃及,真是一個充滿著驚嘆與嗟嘆的國度??!
(摘自萬卷出版公司《出走:用旅行找到生命的亮點》 作者:黃麗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