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芬何許人也?你如果關注過《小時代》——這部幾乎讓70后、80后與90后、00后的代溝深過馬里亞納海溝,看完就能迅速分清敵我關系的青春偶像片——你應該會記得這個名字,她是《小時代》1、2的制片人。
王長田的光線、賈躍亭的樂視、于冬的博納、王中軍和王中磊的華誼兄弟……中國影視圈的老板以男性居多,但安曉芬卻在“男人的世界”里殺出一條血路。
2014年,安曉芬因手握《飛虎月亮花》、《鐘馗伏魔》、《我是女王》等7部重磅影片,成為影視圈名符其實的“女王”;而此時她一手創(chuàng)辦的大盛國際傳媒,才僅僅走過5個年頭。
如你所知,這個圈子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紅地毯和閃光燈讓人意亂神迷,實則極為殘酷,成百上千萬扔進去,經(jīng)常泡都不會冒一個。
是什么讓她在這里立足?
交談中,聊到張藝謀和張偉平,聊到《葉問》和《小時代》,聊到她從一個“門外漢”變成行業(yè)翹楚,這段奮斗歷程再次印證了那句至理名言: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
一箱子票據(jù)轉(zhuǎn)折人生
《如果·愛》、《葉問》系列、《錦衣衛(wèi)》、《飛越老人院》、《李獻計歷險記》、《小時代》1和2……時至今日,我們已經(jīng)看過安曉芬一手推出的無數(shù)影片,但傳奇的故事總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開端:沒錯,她當初也是一個“門外漢”。
安曉芬說,參與工作之前,她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yè),與電影之間隔著“萬水千山”。女孩子學這個專業(yè),用起來往往很難,后來不得已,她轉(zhuǎn)行當了秘書,然后又“充電”學習,轉(zhuǎn)行做了財務:“干財務就不像干秘書,不需要什么專業(yè),你有一個基本的素質(zhì)就可以了;但是干財務就必須要有財務專業(yè)知識,它要求很嚴格,所以又重新去學了一個財務方面的學位,從此走上了財務崗位?!?/p>
上世紀90年代初,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中國掀起了全民從商的熱潮,安曉芬于是也從國營單位辭職“下了海”:“我最初的時候,進了海南的一家企業(yè),在那兒做財務,后來其實到張偉平那兒的時候,已經(jīng)有四五年的經(jīng)驗了?!?/p>
張偉平是張藝謀的老搭檔,安曉芬剛進去的時候,公司并不叫“新畫面”,公司業(yè)務也不涉及影視,而是做食品和進出口貿(mào)易。一直到1995年年底,張藝謀為籌拍《有話好好說》募集資金遇到了一點問題,張偉平?jīng)Q定出手相助,投了2500萬:“在那個年代2500萬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相當于現(xiàn)在的2.5億?!?/p>
其時,安曉芬一直負責公司財務,對電影一竅不通,剛好懷了孕,她就回家生孩子了。一年之后回來,《有話好好說》已經(jīng)拍完,公司的主營業(yè)務忽然變成了電影,讓她覺得很是驚訝。這個時候,張偉平把《有話好好說》的一箱子票據(jù)扔到她面前,叮囑她“收起來”,但因為從沒接觸過電影,安曉芬覺得特別好奇:“所以呢那一箱子賬我沒收起來,然后沒事的時候我就一張一張地翻,把那一箱子帳給翻完了。翻完以后我又總結(jié)出了很多制作的規(guī)律,比如說前期多少錢、后期多少錢、線上線下的比例各是多少,這樣做了一張表,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這個行業(yè)?!?/p>
安曉芬的電影生涯就這樣開始了:她從張藝謀《有話好好說》的賬本里面,完整地了解到了一個電影的成本預算到底是怎么分布的。
雖然沒有參與《有話好好說》的制作過程,但這部電影留下的一箱子賬簿成了安曉芬自學的好教材。
《有話好好說》讓張偉平虧錢了,而且虧了不少,這讓張藝謀特別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兄弟,于是他對張偉平說:“我再給你拍兩部,同時拍,我們把錢賺回來?!睆垈テ揭泊笫芨袆樱瑳Q定幫忙幫到底,于是進一步調(diào)整公司戰(zhàn)略,成立影業(yè)公司——《有話好好說》當初是以食品公司的名義出品的,這就是后來叱咤中國電影界的“新畫面”。
1997年,“新畫面”正式注冊成立。作為公司財務,安曉芬完整見證了公司的成長歷程:“那時候是我親手注冊的,是我親手幫他們注冊的公司?!辈贿^“新畫面”三個字,是張藝謀起的。
“新畫面”成立之后,1998年同時籌拍了《我的父親母親》和《一個都不能少》兩部電影,這兩部電影真正讓“新畫面”進入了電影這個行業(yè),也為安曉芬日后的事業(yè)打下了堅實基礎:“因為我們一入行,其實就跟國內(nèi)當時最高水平的導演合作,所以相當于我們沒有走彎路。張藝謀導演和他的整個團隊、方方面面都特別專業(yè)、特別嚴謹,而且那時候他還跟好萊塢索尼哥倫比亞公司有過合作。也就是說,剛一進來我們就看到了跟國外的制作是怎么樣、合拍是怎么樣,一下子全接觸到了?!?/p>
《我的父親母親》和《一個都不能少》都小有盈余,隨后“新畫面”又投拍了趙本山和董潔主演的《幸福時光》;然后就到了2001年,耗資2.5億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不過這個片子安曉芬只親手經(jīng)歷了一半。
在這個過程當中,最讓安曉芬受益的就是親眼看到張藝謀對電影制作成本的精準把控,他幾乎從來不超支:“到目前為止,應該說他還是唯一的一個,就是他拍片子往回退錢?!兑粋€都不能少》節(jié)余了13萬,他都退回來了;要是你從現(xiàn)在看制作公司,那13萬,怎么都花了、怎么都劃帳給做了,但是張導都要退回來。好像《我的父親母親》退回來七十幾萬,這個我記得特別清楚、印象特別深,現(xiàn)在從來沒聽說過哪個導演向制作公司退錢的?!?/p>
因為“新畫面”與張藝謀團隊的合作,讓安曉芬一開始就站到了電影工業(yè)很優(yōu)秀的平臺上。
女老板的“煉鋼”之路
從1993年到2001年,安曉芬在張偉平的公司呆了整整8年,算是老員工了,位置也一直做到財務總監(jiān),倍受器重,但她忽然有了危機感,因為“新畫面”一直只做張藝謀一個人的片子,一年最多也就一部:“我們?nèi)绻回撠熤谱鞯脑捑拓撠熜l(fā),可能2個月就完成了,一年中的其它時間是無所事事的。那時候我們倒是沒放假,但天天在公司里你不知道干什么。那時候我才30歲吧,就比較心虛、覺得特別沒自信,因為你沒有工作嘛,你沒去給人家做貢獻白拿人家的工資,會覺得特別心虛,然后呆著一年兩年的,就實在呆不下去了?!?/p>
這時,安曉芬主動找到張偉平,表達了離職的意愿,張偉平很是詫異:“我沒嫌棄你們不工作啊,干嘛要走?”安曉芬于是給他講:“我先出去學習學習,等長了本事我再回來。”
但安曉芬沒再回去。2001年,覃宏和覃輝的星美集團成立“星美傳媒”,安曉芬剛開始仍然是以財務的身份進去,在那里呆了五年,前三年基本都在打理財務,后兩年開始全盤負責星美傳媒的業(yè)務:“星美的財務跟其它公司不同,它集團下面有十幾個公司,有方方面面的業(yè)務,有電影制作、電視劇制作、廣告公司、有影視基地、報紙雜志、還有影院和院線公司……那時候星美是擴張得非常快的一個公司,我正是從財務的角度熟悉了公司所有的業(yè)務,為我在傳媒行業(yè)立足打下了一個特別堅實的基礎。”
其間,星美參與出品陳可辛執(zhí)導的《如果·愛》,投了1200多萬,但在與別的公司簽發(fā)行協(xié)議時,保底只有二百萬,安曉芬覺得不大合理,于是“多嘴”說了幾句,沒想到老板直接拍板:“那這樣,你來做!”在離上映不到50天的情況下,老板把《如果·愛》的宣發(fā)任務全盤扔給了安曉芬。經(jīng)過拼死一搏,該片最終在內(nèi)地拿下3000多萬票房——當時全年的總票房才十幾個億:“那是我第一次自己主導做一個影片的宣發(fā),沒讓公司賠,在業(yè)界弄出了一點動靜?!?/p>
這個時候,安曉芬又關注到了數(shù)字院線,她覺得那是大勢所趨——今年中國的絕大多數(shù)影院都已經(jīng)“數(shù)字化”,機不可失,于是忍痛從星美離開,去時代今典電影集團做了執(zhí)行總裁:“它下面有5個公司,有電影制作、影院建設、科技公司、evd公司,還有一個農(nóng)村院線公司,雖然我是奔著科技公司那塊兒去的,但其實這5個業(yè)務我都要管起來?!?/p>
2008年,安曉芬離開時代今典,開始專心打理自己的公司大盛國際。至此,“三連跳”以及15年的職業(yè)生涯,讓她摸清了電影工業(y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前期策劃到拍攝制作、再到宣傳營銷、院線放映、風險評估和成本控制,她已經(jīng)身經(jīng)百戰(zhàn),“鋼鐵”就這樣“煉”成了。
《如果·愛》是安曉芬主導宣發(fā)的首部電影,“壓力大,如果搞砸了,我的臉面沒辦法(接受)。”
有意思的是,安曉芬創(chuàng)立“大盛國際”并非2008年從時代今典離職后才做的事情,而是早在2006年她還在星美工作時就已經(jīng)注冊成立了。
原來,2006年的時候,星美計劃要跟一家美國大公司合作,弄得整個公司都人心惶惶的,尤其是管理層都覺得美國公司來了肯定要進行“大換血”:“那時候大家危機感都很重,覺得自己會被淘汰。我就說那等著吧,等合作成功以后我們就退出唄,所以就自己先注冊了一個公司擱在那兒。那時候就叫大盛,只不過沒有運營。”
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年為給自己“留條后路”而注冊的“大盛國際”,兩年之后就派上了用場。在時代今典時,安曉芬與人合作策劃了電影《畫皮》——第一部和第二部累計票房接近10億,開創(chuàng)了中國的魔幻大片新標桿,盡管后來她因為離開時代今典而沒再參與這個項目,但她卻因此收獲了葉偉信和甄子丹兩個好朋友,加上黃百鳴,幾個人一起策劃了《葉問》。
2008年的《葉問》和2010年的《葉問2》除了均獲得過億票房外,還成功在中國影視界掀起“葉問熱”,并把甄子丹拉扯成了一線巨星——當初片酬只有幾百萬如今已超千萬。對于安曉芬來說,這個系列是她的拳頭產(chǎn)品,讓“大盛國際”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變成了備受關注的“后起之秀”。
至于“葉問”系列為什么沒有繼續(xù)拍下去,安曉芬坦言是因為跟風太嚴重,各種“葉問”題材的電影蜂擁而出:“我覺得觀眾會審美疲勞,所以暫時不做了,要做也是幾年以后?!?/p>
《葉問》系列以后,“大盛國際”又陸續(xù)投拍了《錦衣衛(wèi)》、《飛越老人院》、《李獻計歷險記》、《小時代》和《小時代2》等多部影片,逐漸成為業(yè)界翹楚。2013年,宋城股份以超過1.2億元的價格收購“大盛國際”35%的股份,安曉芬不但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豪,也成了中國影視圈名副其實的“第一女老板”。
放手讓郭敬明去干
2013年,最讓安曉芬和她的“大盛國際”聲名鵲起的是她一手推出了《小時代》一二部,以大約5000萬投資博取到了近8億票房,創(chuàng)造了《葉問》之后的一個奇跡。
其實決定投資之前,安曉芬并沒有看過郭敬明的書,“我就買了本書,回家去看。讓我兒子看到了,他說我們同學都在看?!本瓦@樣的一個機緣,讓她知道這本書在學生群里的影響力。安曉芬說其實是兒子幫她判斷了這本書拍成電影的價值。
對于《小時代》,以安曉芬為首的幕后團隊有兩大貢獻,一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簽下了一批合適的演員,二是完全“放權(quán)”給小說原著兼影片導演郭敬明,讓他“放手去干”。
在開拍之前,安曉芬已經(jīng)和該片女主角楊冪是好朋友,有很好的私交,所以楊冪成了全片第一個定下來的演員,片酬還打了四折(一二部),至于具體數(shù)額,安曉芬笑言“不便透露”。
定了楊冪之后,剩下的角色原本準備在內(nèi)地找,但談了好幾個人家都不愿意來:“沒辦法,我們才把眼光放到臺灣,臺灣就知道一個郭采潔。我們提名說郭采潔,那么柴姐(柴智屏,臺灣偶像劇教母,影片監(jiān)制)就把她找來了,還真的特別合適,可能比內(nèi)地那些拒絕的演員還合適?!?/p>
至于導演人選,更是前前后后琢磨了好長時間,最后安曉芬和中影集團的副總張強、柴智屏等人一起拍板,那就郭敬明,而且全權(quán)“放權(quán)”給他去拍:“因為這本書是郭敬明寫的,那些粉絲是跟著郭敬明的。當時有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我說這個電影只要是郭敬明拍的,他怎么拍粉絲都會認同,因為這些人物都是郭敬明創(chuàng)造的,我相信他的粉絲一定會認同郭敬明給他們的東西。我說過好多次,這部電影應該是一部味道電影,就是把那部書里的味道傳達給粉絲就成功了,這是我們開始的一個定位?!?/p>
把主動權(quán)全權(quán)交給郭敬明之后,安曉芬和她的幕后團隊開始想方設法滿足郭敬明的要求,比如片中的道具杯子,一個就要900塊;有一個臺燈按照郭敬明的要求去買,雖然并不符合要求,但錢也還是花出去了,最后郭敬明把自己家的一個臺燈搬過來了,30多萬;最后一場ending的戲,不大的一塊兒地方,光場租每天就50萬,4天下來要200萬,放一般制片人早瘋了,但安曉芬四處找朋友去談價格,最后付了100多萬。
最后的結(jié)果證明,“放權(quán)”給郭敬明是對的,因為他拍出了一種全新的感覺——盡管這個感覺被不少人非議:“如果我們干涉太多,你又拍一個老年電影誰來看?它是一個完全青春的電影,我很怕加上我們的烙印。時代不一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