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類人群總能受到最火爆的關注?官員。
哪一類話題總能引發(fā)最強烈的震動?腐敗。
哪一種聲音總能得到最強烈的支持?反腐。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官員的升遷與落馬,政績與敗績都能引發(fā)曠日持久的街談巷議。今時今日,沒什么比中國政府的反腐風暴更令世人矚目。去年以來,一連串高官的落馬,不斷引發(fā)“下一個會是誰”的猜測。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與作家二月河圍繞反腐展開的對話,讓很多人聯(lián)想起二月河小說中那些古代官場的內容。透過歷史之鏡,或許能對中國當下的反腐和吏治做出更加清晰的判斷。2014年5月底,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赴河南專訪了作家二月河,試圖在與他的對話中,找到鑒往知來的連接點。
數(shù)年反腐的突破
“王岐山在我眼里是英雄”
2014年3月7日,王岐山參加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的審議。二月河回憶說,當時,自己從歷史角度談了反腐倡廉的問題。對于當前的反腐力度,他用了“蛟龍憤怒、魚鱉驚慌、春雷震撼、四野震動”這一連串詞語來形容。
當時,二月河對王岐山說:“《二十四史》我讀完了。說實話,沒有哪一個時期有我們今天的反腐力度,這恢復了老百姓對于黨中央反腐倡廉的信心。我寫的書里有雍正的反腐內容,我對歷史上的反腐有一些認識,我們可以借鑒歷史經(jīng)驗,把古今清廉之士的故事編成教科書?!蓖踽絼t用“知音”作為回應:“二月河的意思我聽懂了,因為我了解他,比他了解我多。他寫的‘帝王系列’我認真看了??戳怂臅?,就能讀懂他。知音是什么,知音是通過聽音樂就能聽懂作曲人想要表達什么。”
環(huán)球人物雜志:王岐山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
二月河:他在我眼里是反腐英雄。我們沒太多私人交往,但他在反腐倡廉這方面給人民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滅的。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央反腐倡廉的決心和意志;從歷史到現(xiàn)實的宏觀角度上,我看到了反腐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這可以說是壓在我們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身上很重的問題。這樣的事情,不是兩三年、兩三個人就能做到的,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他也是個坦率的人。我在兩會上說,第一次見王書記時,我不知道后來王書記的官會做得這么大。全場一下子笑了,王岐山同志也打趣地問我:“沒想到我做那么大?在你二月河筆下,我這個官又算什么呢?”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你第一次見王岐山是什么時候?
二月河:是他在河南當省委書記的時候。當時他專門和我聯(lián)系,向我詢問河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他很儒雅,歷史知識豐富,很重視文化工作,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見面是在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我是列席代表。那天在走廊上遇到劉源(劉少奇之子),正握手寒暄,王岐山同志從旁邊過來,劉源就拉上我,要把我介紹給他。王岐山同志說:“我們很熟悉,不用介紹了?!?/p>
第三次就是這次兩會。他們通知我發(fā)言,說王岐山同志來,問我發(fā)言的題目,我說當然是談反腐倡廉。他們問我有沒有講話稿,我說我從來沒有拿過講話稿。歷史上的事情,反腐敗的事情,還有對社會問題的認識,都是我平常思索的東西,拿出來探討,不需要準備。所以我就直接到會上講了,向王岐山同志提了一些我個人對反腐敗問題的看法。
“反腐是件很累的事情”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你對王岐山提到了雍正的反腐,雍正有哪些手段值得今天借鑒?
二月河:雍正有四個重要的改革措施,都是和反腐相關的。第一個是攤丁入畝。過去不管是有地的還是要飯的,都要按人頭向國家繳納公共設施資源的使用費。但赤貧階層沒有錢可以上交。于是雍正把這種稅攤到地上,你有多少畝地就交多少,沒有地就不交。
第二個是官紳一體納糧。過去當了官就不用納稅,一些平民為了避稅,就用口頭契約的方式把自己家的地算進官員的地里去。結果往往到了官員的第二代、第三代,就不承認口頭契約,形成惡性土地兼并。雍正取消了官員的免稅特權,實行官紳一體納糧。
第三個是火耗歸公。過去從地方運送銀子到中央,是從縣到市到省再到京城,一級級匯總。基層考慮到銀子在路上搬來卸去,會有損耗,出發(fā)時就多裝一點。運送銀子的人返回后,把車縫、船縫掃一掃,兩三年下來,收集的碎銀子就能煉出十萬兩,官員管這個叫“火耗”。有了它,官員都不需要去貪污。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從這里來的。雍正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國家已經(jīng)給各級政府發(fā)放了路費,便推行“火耗歸公”的改革。
第四個是密折制度。這不是告密,而是官員之間互相監(jiān)督。什么都可以向雍正匯報,但不入檔案。如果很多人都反映某個人不好,雍正就采取行政手段,隱去匯報者的名字,拿著這些材料質問當事人,當事人必須如實交代,不說就交到部里,公事公辦。這實際上是中央選擇了一些地方干部,與之保持密切溝通,從而對整個干部隊伍的情況有充分了解。這對今天是有意義的?,F(xiàn)在有些干部能帶病提拔,就是因為之前沒有了解。如果設置一個手機短信小組,把號碼提供給有限的一部分監(jiān)督人員,供大家反映官員的情況,這種反映不負刑事責任,也不作為檔案入庫,只作為參考,就能讓中央及時了解問題,不至于釀成帶病提拔之類的錯誤。
但是,這些措施都是很累人的。攤丁入畝,需要花大量的精力統(tǒng)計人口和土地;官紳一體納糧,需要清查官員的土地財產(chǎn);火耗歸公,要一級一級計算耗費掉的銀兩到底有多少;密折制度,要一本本去看,看完再一個個去質問、去核實、去分析。這都是非常累的工作,反腐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環(huán)球人物雜志:雍正這些反腐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月河:正面的作用,當然是遏制了腐敗,整肅了吏治。但負面作用,尤其是對他自己的負面作用也有。他的密折制度是在整誰呢?放到現(xiàn)在來說,就是各省的省委書記,各市的市委書記,等等。這個改革一出,把天下所有的一把手都得罪了。我們今天有報紙、有雜志,通過媒體報道,人們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做了之后對誰好、對誰不好,一目了然。而在那個時代,話語權掌握在官員手上,他們本身是知識分子,還可以養(yǎng)一批知識分子。這些人挨整之后,就組織人寫東西,說雍正不是個好東西。而在雍正的反腐工作中受益的赤貧階層,可能連字也不會寫。所以雍正的反腐曾經(jīng)長期得不到正面評價。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又累,又沒有好名聲,反腐看起來就是一項費力又不討好的工作。
二月河:對,但這項工作對國家至關重要。雍正這個人的性格也許不好,他寡趣、刻薄、說話尖利,讓人很難跟他愉快地共事,但他對國家是鞠躬盡瘁的。吏治需要以身作則,雍正首先做到了勤政。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雍正手稿已經(jīng)有2000萬字了。你們試試,不說用毛筆,就是用簽字筆,13年寫 2000萬字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我寫書13年,只寫了500多萬字。雍正還要召開會議、視察工作、進行國務活動。他實際上是個工作狂。同時,他也做到了廉政,自己沒有小辮子給人抓,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非常簡單。所以說,反腐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很重要。
“現(xiàn)在腐敗分子的反抗力度是空前的”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和歷史上相比,我國當前的腐敗問題有什么特點?
二月河: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這種腐敗,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我想,這里面有一個原因,就是“文化雜交”。這幾十年來,我們的民族文化在興盛,在和平地“雜交”,我們擁有“文化雜交”的優(yōu)勢,但“雜交”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劣質品種。封建文化的殘余依然存在,舊式官場的那一套仍然風行;西方文化的負面內容也進來了,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開始滋生。彼此結合,產(chǎn)生了腐朽的新品種——所有文化的負面因素他都吸收了,當然會變成腐敗分子。
我們現(xiàn)在的反腐力度,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空前的。十八大之前打下來的“老虎”就有陳希同、陳良宇、胡長清等,十八大以后揪出的貪官無論從人數(shù)還是級別上,都呈現(xiàn)出更大的力度。歷史上,乾隆前期有“六大案”,后期有“七大案”,但是涉及到國家級干部、省部級干部的,寥寥無幾。有的高級別官員貪污了,乾隆愛惜他的才華,就把他放了。而今天,我們絕不會因為他是“能吏”就原諒他貪污,足見當前反腐力度之強。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但是反腐的形勢依然嚴峻,不斷有“老虎”出現(xiàn)。
二月河:現(xiàn)在腐敗分子的反抗力度,在中國歷史上同樣是空前的。我看到過資料,說成克杰在臨終的時候,跟看守所的人員一一握手,感謝他們?yōu)樗眨缓L清在死刑書上簽字時,臉色平靜得像剛睡醒一樣。貪官死到臨頭還有這樣的心理素質,史上少見。現(xiàn)在,國家在“拍蠅打虎”,底下的不少貪官就聞風而動,有的緊急處理房產(chǎn),有的悄悄轉移財產(chǎn),各出花招,試圖逃避。
究竟怎么處理這些腐敗的“新品種”,我想,除了嚴峻刑罰之外,還需要別的措施。從長遠看,需要有整個社會反特權意識的覺醒和身體力行。我了解到,現(xiàn)在小學生都懂得競選班干部的好處,可以管理別人,可以從老師那里享受不同待遇,于是他們小小年紀就知道賄選,買冰淇淋、買小玩具送給同學。更小一點的幼兒園孩子,都會和阿姨說“我爸在某某公司工作,你需要什么和我講”,都知道利益交換了。這些現(xiàn)象非常危險。當特權意識滲透到孩子身上時,下一代、再下一代能不出貪官嗎?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你連續(xù)用了三個“空前”形容現(xiàn)在的反腐局勢。這種局面是中國獨有的嗎?
二月河:不是。腐敗問題跟意識形態(tài)沒有關系,跟人性有關系。很多腐敗分子被雙規(guī)了寫檢查,就說“我是放羊出身、放牛出身。黨把我培養(yǎng)成一個高級干部,但是我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受拜金主義的影響,成了人民的罪人”。放羊的、放牛的就不貪錢嗎?還有些人說西方國家怎么清廉,可實際上西方國家照樣有腐敗。封建社會有腐敗,資本主義社會有腐敗,社會主義社會一樣有腐敗。歸根到底,腐敗問題是全人類共有的問題。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你覺得西方制度在腐敗治理方面是否值得借鑒?
二月河:近代以來,有人嘗試用“西藥”治理貪腐頑疾,但是我不認為西方制度能約束中國政治文化。中國有中國的特點,不可能照搬西方。相應的制度,還得靠我們自己來建立。
我跟王岐山同志說過一個例子:滿洲人入關的時候8.5萬人,加上吳三桂在山海關的3.5萬駐軍,一共不過12萬。而漢族方面,僅李自成的鐵騎部隊就有100多萬,加上南明唐王逃到福建稱帝時手中的200多萬人馬,以及散落全國的漢族武裝力量,總數(shù)能超過400萬??勺詈?,13萬人打敗了400萬人。與滿人相比,漢人的制度不先進嗎?當然先進。只能說,如果你腐敗,先進制度下的400萬人也是一堆臭肉;不腐敗,落后制度下的13萬人也能變成一把剁肉的刀。
“經(jīng)濟、文化強大不是原諒腐敗的理由”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從歷史上看,特別嚴厲的反腐手段會不會引發(fā)政局動蕩?
二月河:不會。歷史上,反腐從未停止過,但我從未發(fā)現(xiàn)哪一個朝代或團體因為反腐而亡。當然,這里面應該有節(jié)有度。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承受度。你得正確處理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矛盾,不能把人嚇死,或激化了矛盾。即使是內部矛盾,處理不好也可能會激化,和社會主調不協(xié)調。這一點,還是要由主政者把握。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官不聊生”的抱怨,有人要求社會對官員寬容一點。
二月河:對官員的寬容恰恰正是腐敗滋生的重要原因!我們看看宋代,那是對官員最寬容的年代。趙匡胤通過非法途徑當了皇帝,想得到官員的歡心,一方面杯酒釋兵權,一方面又安撫討好大家,許以高度的文化享受和物質享受,讓官員安心地在下面做事,這就慣出了官員享樂的毛病。而且,宋代還有個非常糟糕的國策,叫“誓不殺大臣”,實際上是給官員腐敗提供了肆無忌憚的溫床。
如此行事,結果顯而易見:西夏、契丹、遼、金,誰想來打一下就打一下,宋朝根本無力抵抗;宋朝對契丹人稱臣,皇帝對外自稱干兒子;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兵抓去當了俘虜;抵抗金兵的岳飛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殺……一系列的腐敗,最終斷送了整個國家,甚至對后世的局面造成深遠的影響。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但宋代有繁華的經(jīng)濟、燦爛的文化。這就帶來另一個問題,到底腐敗對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影響有多大?是否會起到?jīng)Q定作用?
二月河:經(jīng)濟水平高也好,文化程度高也好,都不代表你強大。整個社會都腐敗,經(jīng)濟再好、文化再好又能怎樣?宋代是經(jīng)濟大國、文化大國,是世界歷史上文化程度最高的朝代之一,但也是政治腐敗、社會生活腐朽的朝代之一。今天,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能說宋代的中國是個強國吧?
現(xiàn)在,很多人在跟我交流反腐問題時,都會把經(jīng)濟文化和治理腐敗混在一起說。但我認為,對經(jīng)濟實力不能迷信,對文化實力也不能迷信。不能因為宋代有了宋詞,就原諒這個政權的腐敗。就像不能因為唐代有了唐詩,就忽視它的藩鎮(zhèn)割據(jù)問題一樣。難道安祿山造反也是合理的?對政治的腐敗,不能拿經(jīng)濟的繁榮、文化的燦爛這些事去抵消。一個政權如果不能維護國家完整,不能維護民族團結,不能下狠心治理腐敗問題,其他方面再強大,都不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因為腐敗就像是社會的糖尿病,它是一個富貴病,隱蔽性很強,不會直接導致社會死亡,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會成為社會的一大頑疾,使國家變得極其脆弱,最后很容易引起并發(fā)癥,不堪一擊,無從搶救。如果不把腐敗的血糖降下來,不管你是什么制度,不管你有多高的GDP,多大的文化體積,都會轟然倒塌,徹底完蛋。
環(huán)球人物雜志:那你覺得治理貪腐的根本方式是什么?
二月河:我們的反腐制度,不僅要包括監(jiān)管和刑罰,還要包括思想意識的凈化。腐敗,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
貞觀年間,一年才處決犯人29個,何等之少,但腐敗照樣得到抑制。現(xiàn)在,我們一個省每年因貪污處分的人都不止這個數(shù)。從這個角度看,不能迷信嚴刑,不能迷信重典。治理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是思想的力量。目前,中國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嚴重缺失,傳統(tǒng)文化中對權力的迷信、對權威的崇拜卻根深蒂固,做事首先想到的是行賄受賄、旁門左道。
我有一次去馬來西亞,當?shù)厥赘坏拿貢嬖V我,老板用人的第一條是看孝不孝順,不孝順不用。我們現(xiàn)在提拔官員考量過這些嗎?學校老師在教育學生時不會提到這些,官員、企業(yè)家在教育部下時也不會講這些。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都是講怎樣出人頭地、一步步升遷,卻沒有最基本的人生教育,這會讓人們不擇手段地謀求權力。
千年難治的頑疾
五花八門的手段
回顧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腐敗是封建時代一個無法根治的毒瘤。而最普遍、最熟練運用這種斂財、枉法工具的,還是掌握著大小權力的官吏們。
中國歷史上幾個著名的貪官,無一例外都是權臣。東漢外戚梁冀,專斷朝政近20年,被迫自殺后,其家產(chǎn)沒收、變賣所得相當于東漢政府一年租稅收入的一半。南宋寧宗時的右丞相陳自強以賣官鬻(音同裕)爵聞名,但凡有人來求官,他都派人先談好價錢。地方官呈送到京城的公文封函上,如果沒有注明“某物多少一起獻上”,他根本不打開。
到了明清時期,官員腐敗已成常態(tài)。據(jù)歷史作家張宏杰統(tǒng)計,朱元璋剛坐穩(wěn)天下,腐敗就開始蔓延:刑部尚書(相當于部長)收受罪犯賄賂,指示屬下把罪犯放走,用死囚代替罪犯坐牢;寶鈔提舉司(相當于印鈔廠負責人)和戶部官員勾結,印了700萬錠紙幣,自己私藏了143萬錠;兵部侍郎(相當于副部長)借抓捕逃亡軍人的機會,收受軍人家屬賄賂22萬錠……那些遠離朱元璋視線的地方官員,胡作非為的程度更加驚人:蘇州知府陳寧為了完成征收農業(yè)稅的任務,把抗稅戶抓起來,用燒紅的烙鐵烙,得了個外號叫“陳烙鐵”;浙江農民交納的農業(yè)稅比國家規(guī)定的數(shù)額多出45%,全部落入地方官的腰包,農民交不起稅,他們就上房揭瓦,趕牲口……
貪腐的手段五花八門,貪腐的官員也像麥子,割了一茬又一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到了清代,“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會被大小官吏奉為做官的原則,會出現(xiàn)和珅那樣“集古今之大成”的巨貪了。
朱元璋的酷刑
為了保證官僚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沒有放松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管——商代會對腐敗官員處以墨刑;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了專門負責監(jiān)管腐敗的官吏;秦代刑罰更嚴,受賄一個銅錢就要在臉上刺字;漢代有了官員回避制度,漢武帝還對知情不報的官吏實行連坐;至唐代,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出巡,刺史趙元楷因大肆鋪張接駕,被太宗怒斥是學隋煬帝的亡國習氣,活活被嚇死了;宋代文人地位較高,依祖訓不得誅殺,但官吏貪贓仍被定為不赦之罪……
最嚴酷的刑罰出現(xiàn)在朱元璋時期。二月河說:“朱元璋是赤貧出身,要飯起家,長期處于社會最底層,對官吏腐敗的仇恨程度已經(jīng)到了‘變態(tài)地步’。他在全國各地培養(yǎng)專門的剝皮手、設立剝皮井,規(guī)定官員貪污到60兩,就要被剝皮,然后倒吊起來,在剝皮井里面風干,以警示世人?!?/p>
朱元璋的反腐運動搞得轟轟烈烈。幾樁大案,死者數(shù)萬人。再往后,甚至到了無日不殺人的地步。有些衙門的官吏快被殺光了,朱元璋不得不讓一些有罪官吏先戴著刑具回衙門辦公。當時的一些刑罰,光聽名字就讓人不寒而栗:挑筋、挑膝蓋、斷手、抽腸、梟首、凌遲……可各種酷刑用盡,貪腐案的卷宗照樣堆積如山。朱元璋臨終前只能感嘆:“早上殺掉一批,晚上又來一批,如之奈何?!?/p>
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在中國的封建專制政體下,官貪政腐的頑疾不可能得到根治,這是封建專制統(tǒng)治難以克服的弊端。當政治權力籠罩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腐敗的機會遍地都是。
百年治貪的得失
因為《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這3部作品,二月河被稱為“帝王作家”。他寫這3個帝王,至少有一半的篇幅在寫吏治、寫治貪、寫反腐。幾百萬字寫下來,二月河發(fā)現(xiàn),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人整肅貪污的出發(fā)點有公有私,態(tài)度有寬有嚴,結果也就有得有失。
康熙的困惑
在清代,要做個清官是極難的??滴踉缙谠?jīng)狠抓吏治,“察吏以安民”“大臣法則小臣廉”等觀念在吏治實踐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在《康熙大帝》第二卷中,二月河用專門的章節(jié)描述了“治貪官圣君矯如龍”的精彩情節(jié):隆冬時節(jié),微服私訪的康熙來到永定河大堤上,遇到一名官員不顧眾人反對,逼迫民夫們踏著冰冷的江水挖河堤。在場眾人中,唯有固安縣令楊么挺身而出,為民請命。在一旁觀察許久的康熙忍不住拍手叫好,卻引來這名官員及隨從預備暴力相向。情急之下,康熙命身邊陪同人員將這名惡徒當場打死,并公開身份,對楊么大加贊賞。一番作為,讓河灘上歡聲雷動,眾人齊聲高叫:“萬歲圣明!”
然而,嫉惡如仇的康熙始終沒有對貪官采用重刑,且越到后期越講究寬仁:“治國宜寬,寬則得眾,倘若吹毛求疵,則無人可用,天下豈有完人?”在這種思想下,貪腐現(xiàn)象在康熙晚年愈演愈烈。
官場小說作家王躍文認為,面對登峰造極的貪腐行為,康熙皇帝已不大相信有純粹的清官存在了。一次,康熙與大臣們談到當時幾個著名的廉吏,把每個人都質疑了一番:曾任湖南巡撫的趙申喬,因為把全省官員參了個遍,被康熙懷疑“怎么別人都貪,就你干凈”;另一位清官張伯行喜歡刻書,而當時刻一部書要花費千金,康熙懷疑這些錢來源不正……
既然認為天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清官,康熙的治吏力度逐漸縮小,最后到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過且過的程度,對封疆大吏更是能忍就忍。曾任江寧織造的曹雪芹祖父曹寅,向康熙反映地方官吏的貪腐行為,建議進行改革,康熙卻表示:“銀錢無多,何苦積害。”
寬縱之下,再完備的法典也形同虛設。王躍文曾總結:依清初朝廷規(guī)定,官員不得同商戶往來,凡向富戶借銀一千兩者論斬。但事實上,這規(guī)定從來都沒有做到過。清代京官外放,必須送銀子給在京的老同僚們,方便日后有事得到關照,這份禮叫“別敬”;冬天來了,還得給京官送銀子,叫“炭敬”;夏天來了,也得給京官送銀子,叫“冰敬”。“三敬”之外還有壽禮、燈節(jié)、妝敬等諸多名目。清代京官比較窮,外任時拿不出銀子送“別敬”,就得向錢莊或富戶借貸。借錢出去做官,等做了官,哪有不連本帶息撈回來的道理?
積重難返之下,晚年的康熙認定,官員的貪污意識不可能徹底清除,腐敗問題也不可能得到根治。二月河認為,這其中有一定的正確性:“貪婪是人的本性,貪腐是社會病,控制一下才能好一點。從這個層面來說,沒有根治腐敗的手段。所以得不停地治吏?!?/p>
雍正的養(yǎng)廉銀
在康熙、雍正、乾隆中間,雍正是抓吏治最嚴、也最有成效的一個?!坝赫雠_的四大制度,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公、密折監(jiān)督,都遏制了官場的腐敗風氣。大小官吏的利益因此受損嚴重,他們的怨氣很大。為了有所彌補,雍正又出臺了官員的養(yǎng)廉銀制度,實際上就是現(xiàn)在說的高薪養(yǎng)廉?!辈贿^,二月河并不認同這一制度。他認為,和前幾項改革相反,養(yǎng)廉銀對反腐根本沒起到什么作用。
“我和王岐山同志也談到這個問題:高薪不能養(yǎng)廉。宋代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歷史上,宋代的官員工資最高,官員收入是漢代的6倍、清代的10倍,但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敗的朝代。高薪養(yǎng)出了什么呢?養(yǎng)出了文恬武嬉!文官愛錢,武官怕死。工資高了嘛,誰都不愿意為國家吃點苦、干點事,更別說為國家捐軀了。最后把政治軍事搞得一團糟。
“我看到過一個資料,包拯的收入折合人民幣大約是650萬元。650萬元只養(yǎng)出一個清廉的包公,更多的是養(yǎng)出高俅、秦檜之徒,養(yǎng)出一幫逼著人們上梁山的貪官污吏。
“現(xiàn)在,普通公務員工作穩(wěn)定,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收入足以養(yǎng)家糊口。所以,每年的公務員考試,幾千人競爭一個名額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如果再追求高薪養(yǎng)廉,公務員隊伍會變成什么情況?他們本來就有很多隱性收入、軟收入、灰色收入,如果國家還用高薪去迎合那些蠅營狗茍、追名逐利的人,人們對這個職業(yè)的追逐將更瘋狂,會花更大代價去走后門、賄賂官員。何況工資再高,也無法與貪污受賄的數(shù)額相提并論。對于貪欲無窮的人來說,給多高的薪水都是不夠的。”
乾隆的權術
到了乾隆那兒,反腐逐漸成為帝王權術的一部分。為了更好地控制臣子,乾隆有時甚至故意讓官員腐敗——沒有污點的人不能用,當腦后的小辮子被皇帝抓在手里,臣下只能俯首貼耳、唯命是從。這樣的情況下,乾隆的所謂治貪,常常只是出于威懾的目的,并不動真格。在《乾隆皇帝》的后半部分,二月河花費大量筆墨,寫和珅發(fā)跡、發(fā)狂的過程。乾隆的庇護、和珅的貪婪無度,通過他的筆觸躍然紙上。
乾隆后期治貪的原則是“常流水,不斷線”。平均一兩年辦一個相當于省部級的督撫,再辦一批“縣處級”官吏,而且,追究時不能查得太嚴,有松有緊,緊的時候要從重、從快、從嚴,松的時候要從輕、從慢、從寬,“只拉弓,不放箭”。
乾隆這種把反腐當做權術的態(tài)度,嚴重影響了肅貪的效果。歷史作家張宏杰曾總結過,乾隆中后期的吏治腐敗呈現(xiàn)出3大特點:一是涉案數(shù)額變大,案件增多。官員貪污數(shù)額從數(shù)萬到數(shù)十萬兩白銀不等。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僅一個貴州知州劉標,就侵蝕公款24萬兩白銀。
二是腐敗官員向高層發(fā)展,且數(shù)量越來越多。從州府到省級大員,最后到首席軍機大臣,各級無一幸免。乾隆在位的后20多年間,省部級高官被處理者達20多人。乾隆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各省督撫中廉潔自愛者,不過十之二三?!?/p>
三是“窩案”“串案”迅速增多,腐敗呈集團化公開化趨勢。官員們對腐敗不僅習以為常,而且不以為恥。權力尋租明碼標價,所有人心照不宣。在這種環(huán)境下,清官反而沒有立足之地,不行賄受賄、不懂潛規(guī)則,在官場根本無法生存。不貪污納賄,就無法建立和操縱關系網(wǎng),更談不上建功立業(yè)。一定范圍內的貪瀆,不但是社會所默許的,而且是必須的?!案粩 ?,成了做官的最高境界。偶有敗露,常會導致一省官僚體系癱瘓。從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到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朝廷一連查出5起貪污大案,涉案人員眾多,“辦一案,牽一串;查一個,帶一窩”。
到了乾隆晚年,一方面,他幾下江南,窮奢極欲,等于帶頭腐敗。另一方面,人口激增、經(jīng)濟總量膨脹、貿易順差等盛世表象,也為腐敗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一切已積重難返。
正因如此,二月河把自己的3部作品命名為“落霞三部曲”。在他看來,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開創(chuàng)的康乾盛世,支撐起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時期。盡管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都達到封建社會的又一個頂峰,但腐敗暴露出這個王朝真正的走向?!爱斘覀兛粗柭渖綍r,滿天的彩霞絢麗、迷人,但它們不能持久。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p>
延伸閱讀:二月河小傳
在河南省南陽市的市委大院里,隱藏著一個小小的院落。外面是窄巷、磚墻、爬山虎,里面是小樓、水池、藤蘿架。一樓會客的房間很大,只是略顯凌亂,幾乎沒有任何裝修。一切都透出上世紀80年代的氣息。
這是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家。2014年5月末,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前去采訪時,正趕上他的哮喘病犯了。采訪開始前,二月河喝下妻子遞給他的一碗藥湯。但除了沙啞粗重的聲音外,他并不像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
書蟲子
二月河的哮喘病是在山西大同落下的。那時他是個工程兵,名字還叫做凌解放。從這個名字可以追溯到槍林彈雨的1945年。
那年11月3日,中共山西省昔陽縣委正在開會,有人進來報告說,縣武委會主任凌爾文和婦聯(lián)主席馬翠蘭得了個兒子。大家歡欣鼓舞,給這個新生的嬰兒起了個頗有特色的名字:凌解放。
名字的寓意在接下來的4年里果然實現(xiàn)了。隨著戰(zhàn)事的變化,凌解放跟著父母輾轉河南各地。解放軍占領南陽后,凌爾文和馬翠蘭分別留任鄧縣武裝部政委和法院副院長。
父母工作很忙,兒時的凌解放常被獨自留在家里,或寄宿親友、同學家。他不受拘束的性格從小就表現(xiàn)得很明顯——上課從來都坐不住,字寫得缺胳膊少腿,放了學就跑到河邊摸魚抓螃蟹。不過,他對看小說很有耐心,大部頭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全都讀完了。那時他并沒打算當個作家,只是幻想著有一天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yè)。
機會確實來了。1968年,在被紅衛(wèi)兵連續(xù)抄了3次家后,高中畢業(yè)的凌解放參軍去了山西太原,成了一名工程兵。他腦子里裝著“將軍夢”,干的卻是打坑道、挖煤窯的工作,天天在地洞里鉆來鉆去。
1968年,凌解放跟著部隊到達大同時,當?shù)匾呀?jīng)開始下雪?!懊壕旅媸呛銣兀还芏煜奶於际?6度,但井上很冷,零下二三十度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說,井上井下溫差能達到四五十度。我那時年輕,不懂得保養(yǎng),在井下累出一身汗,打著赤膊在風筒里吹涼,穿上潮濕的棉衣回到井上,又凍得直打哆嗦。”二月河對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說,自己就這樣得了氣管炎。年輕時,他一度以為已經(jīng)痊愈,沒想到年老了,病又找回來了。以前寫書時,咳得厲害了甚至會吐血。
對抽煙的喜好,也是在大同養(yǎng)成的。煤井下面很危險,晚上坐在煤井下休息時,聽到煤柱子被壓得咯吱亂響,很嚇人。“大家商量著,覺得應該有一個和生命同步消耗的東西,開始從每個月6塊錢的津貼里拿出錢來買煙抽?!?/p>
盡管條件艱苦,但凌解放沒忘了看書。半夜里,他打著手電在被窩里看毛主席著作。地上的報紙,甚至一片臺歷,他也要撿起來看看。就這樣,他被調到團里當了通訊員,負責辦黑板報,一篇通訊還上了《解放軍報》。部隊換防遼寧時,為輕裝和“破四舊”,要把書全燒了。凌解放偷偷從火堆里扒出《辭海》《萊蒙托夫詩選》。后來,他干脆到駐地農村找書?!抖氖贰烦蔀樗娜粘Wx物。好不容易借到一本《聊齋志異》,因為別人追著要,他連夜抄了半本。
帝王傳
1978年,凌解放轉業(yè)回到南陽市委宣傳部當了干事。當每天的工作變成打開水、拿報紙、接電話、喝茶看報,他又坐不住了,開始利用業(yè)余時間研究一直熱愛的《紅樓夢》。
1980年,他將得意之作《史湘云是“祿蠹(音同度,意為蛀蟲)”嗎?》寄到有關刊物,卻石沉大海。一氣之下,他把稿子寄給紅學專家馮其庸。馮其庸看過文章后,很賞識這個年輕人,鼓勵他用這種風格寫小說。凌解放就此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但最初幾部作品都被退稿。直到1982年,已是中國紅學會會員的凌解放到上海參加研討會,聽到有學者感嘆沒有文學作品表現(xiàn)康熙的文治武功,37歲的他當即表態(tài):“我來寫!”
經(jīng)過兩年的準備,1984年,二月河走上了“帝王小說”寫作之路。“剛開始寫《康熙大帝》時,我們全家住在29平方米的房子里。我把所有資料捆成一捆放在床下,在地上鋪張報紙,匍匐著鉆到床底下,一點一點地查資料?!彼貞浾f,因為自幼對冰雪消融時的黃河印象很深,《康熙大帝》第一部定稿時,自己便以“二月河”作為筆名。
《紅樓夢》對二月河寫作的影響很大。初中后期和整個高中時期,他曾將《紅樓夢》讀了五六遍,之后又陸續(xù)讀了10來遍。寫“帝王系列”時,考慮到書中的時代和《紅樓夢》產(chǎn)生的時代差不多,二月河覺得語言特色也應該跟著紅樓夢走。書寫出來,很多人以為二月河是清代人。
1988年,4卷共160多萬字的《康熙大帝》完稿。第一卷《奪宮》出版后引起轟動,香港、臺灣相繼推出繁體豎排版。1989年,《康熙大帝》獲河南省優(yōu)秀圖書獎。1990年至1992年,二月河又創(chuàng)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多萬字。1998年,根據(jù)此書改編的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引起全國熱議。1994年至1996年,二月河寫完了《乾隆皇帝》前3卷共130余萬字。康雍乾三朝的歷史,在他的筆下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政治長卷。
歷史觀
隨著作品影響力的不斷增加,爭議聲也不絕于耳。其中一種說法是,二月河在為封建帝王樹碑立傳。
“第一本書出來后的第二個月,就有報紙用了一整版篇幅,以通欄標題《二月河的唯皇史觀》對我進行批評。這在當時是作為很嚴肅的政治問題提出來的?!倍潞佑悬c緊張,就給馮其庸寫了封信,說不知這件事是否有什么背景。馮其庸寫了一幅字寄給他:“濁浪排空君莫怕,老夫看慣海潮生?!?/p>
“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們是以階級斗爭為綱來寫作的,文藝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只要作品里有地主,就一定是壞蛋。人們現(xiàn)在衡量我的作品,有時還是會沿用這樣的模式:康熙是人民的敵人,是反動階級,你為什么要歌頌?”
二月河告訴記者,自己判定一個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主要看3點:第一,對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有沒有貢獻?!拔也还苣闶裁闯錾?,做出貢獻的我就歌頌,反之就批判?!钡诙?,在發(fā)展生產(chǎn)力、調整生產(chǎn)關系、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有沒有貢獻。“不管什么出身,在當時的條件下能想辦法讓老百姓生活得好一點,我認為就是好人。反之我都覺得不是好人。”第三,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方面有沒有貢獻?!安虃悺⑧嵑褪腔鹿伲厱N是平民,司馬遷是殘疾人,黃道婆是道士……不管什么出身,只要在歷史上做過好事的,我就歌頌。”在二月河看來,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
“不同時期的觀點不是恒定的??箲?zhàn)時期就不講成分,只要抗戰(zhàn)就是好人,成分再好但成了漢奸也要照打不誤。土改的時候,要把土地分給農民,讓農民有地種、有飯吃,本身就是很大的進步,如果這個時候你反對,也是錯誤的?!睂τ谂u,二月河很少反駁,而是希望人們在慢慢的認知過程中進行選擇,可以維持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和平地探討?!拔矣X得,現(xiàn)在的社會是個多元體,允許你說話,也得允許別人說話。大家都能把話講出來才是一個和諧社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