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孟父”蘇以彬為了女兒的學業(yè)數(shù)度搬家,并和女兒蘇曉梅同時考進中國地質(zhì)大學的故事曾被媒體聚焦,這份厚重的父愛一時傳為佳話。
然而,在蘇曉梅眼里,父親創(chuàng)造的“父愛奇跡”卻是牢籠般的枷鎖。上大學后,她被籠罩在父親的光環(huán)之下,找不到了自己,她以退學威脅父親轉(zhuǎn)到其他專業(yè)。最終,蘇以彬和女兒簽訂《父女協(xié)議》:蘇以彬不得干涉蘇曉梅的自由,在學校,兩人僅保持校友關(guān)系。半年過去,女兒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空間和自由,在成長中她開始回望父愛,回望那個一直躲在暗處守護他的父親。原來,不管是遠是近,蒼茫的父愛從未遠離。
拴在身上的父親,
牢籠般的父愛讓人崩潰
1996年,26歲的飯館老板蘇以彬在湖北武漢迎來了自己的小天使蘇曉梅。也許是因為當年對高考僅差幾分的惋惜,蘇以彬把所有的希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在女兒蘇曉梅的記憶里,她似乎沒有玩耍的童年,有的只是父親24小時全天看護式的教育。
2001年,年僅5歲的蘇曉梅入學高雄路小學一年級。為了照顧女兒,蘇以彬說服妻子呂世碧把自家的小飯館開到蘇曉梅的學校邊上。此后,妻子專心打理飯館,而蘇以彬則一手包攬女兒的學習和飲食起居。從周一到周五,蘇以彬每天來回四趟接送,除了學校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蘇以彬還給女兒制定了額外的學習計劃。小小年紀的蘇曉梅,常常學習到深更半夜才能睡覺。
小學二年級,蘇曉梅轉(zhuǎn)學至武漢市青少年宮小學,蘇以彬又帶著自己的小飯館來到少年宮附近。在父親嚴苛的教育方式下,蘇曉梅對書本漸漸生厭,開始對學習以外的事物感興趣。小學五年級,蘇曉梅愛上了足球。在征得父親的同意下,蘇曉梅開始學習足球。然而,讓蘇曉梅沒想到的是足球帶給她的不是快樂,而是更深的痛苦。
蘇曉梅學習足球后,蘇以彬重新制定了計劃。每天除去正常上課和足球訓練外,回到家的蘇曉梅還要繼續(xù)做各種試卷,練習顛球。顛球必須一次達到50個,即便蘇曉梅顛了49個,那也要重新清零,直到她達標。達標后,蘇以彬再給女兒加量。最后,蘇曉梅一次已經(jīng)能顛球兩千多個。每天在試卷和足球折磨下,蘇曉梅要到夜里兩點才能休息,早上五點她又會被父親從床上拖起來練習晨跑,晨跑起步就是3000米。即使9歲的蘇曉梅怎么耍賴,父親決不讓步。
不得不說,父親近乎冷血的訓練卓有成效。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蘇曉梅被東西湖吳家山第三中學女子足球隊教練相中,并跳級進入該校上初中。很快,蘇以彬就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小飯館開到了中學邊上。這次,蘇以彬的舉動徹底惹怒了妻子。在蘇曉梅初二時,妻子離開了蘇以彬和女兒,獨自一人外出打工。
父母分居,讓蘇曉梅對父親更加怨恨。高二時,正值青春期的蘇曉梅開始逃學,最后竟然發(fā)展為輟學。女兒輟學,讓蘇以彬徹底慌了神。經(jīng)過認真考慮,蘇以彬關(guān)掉了自己的小飯館,從朋友那借來課本,在家里和女兒一起學習,以此給女兒鼓勁。
2013年6月7日,蘇以彬以社會考生身份和女兒同時參加高考。同年9月,兩人均被中國地質(zhì)大學江城學院錄取。
收到錄取通知書后,無數(shù)的媒體蜂擁而至,紛紛報道“男版孟母”為女數(shù)度搬家的故事,這份父愛讓所有人唏噓不已??粗猸h(huán)下的父親,蘇曉梅覺得心里一陣冰涼,她固執(zhí)地認為,父親只是把監(jiān)控的觸角伸到了大學校園,她想逃離,想遠遠地走開。
得知女兒報考的是會計專業(yè)后,蘇以彬瞞著女兒也報了會計專業(yè)。報名當天,得知父親專業(yè)的蘇曉梅徹底崩潰,和父親大吵一架。傷心至極的她回到宿舍,同層樓的同學得知她就是“男版孟母”故事中的女兒,紛紛過來看她,都羨慕她有個好父親。蘇曉梅再也承受不住,她沖下樓找到父親,哭著吼道:“你要是不換專業(yè),我就退學,我永遠都不想跟你待在一個教室。”看著情緒失控的女兒,蘇以彬只得妥協(xié),最終轉(zhuǎn)到了營銷與策劃專業(yè)。
晚上,在女兒宿舍樓下,蘇以彬想推心置腹地跟女兒談一次。沒想到,女兒的態(tài)度依然那么激烈:“我長大了,我希望你能給我自由,我不想到哪都籠罩在你的光環(huán)和陰影之下。我有我的世界,不管是好是壞,我都不希望你參與進來。”女兒一口氣說完這些話,然后直直地看著父親。蘇以彬愣在那里,半天沒有說話,他沒想到他為女兒付出的愛,竟然給了她這么沉重的壓力,也許該是放手的時候了。當晚,父女倆簽訂了一份《父女協(xié)議》:蘇以彬不得干涉蘇曉梅的任何決定,在學校里,兩人僅保持校友關(guān)系。
體會生活的艱辛,
女兒懷念父親厚實的肩膀
為了解決父女倆的實際困難,學校給蘇以彬提供了月薪1800元的計算機助理一職和職工宿舍。自己的生活安排妥當,蘇以彬改不了老習慣,又開始操心女兒的事,他想盡辦法和女兒的室友成了朋友,詢問女兒的近況。
沒多久,蘇曉梅就發(fā)現(xiàn)了父親的“陰謀”。晚上10點,蘇曉梅跑到父親宿舍,找父親理論。女兒的質(zhì)問逼怒了蘇以彬:“這么多年,我把你養(yǎng)大,你怎么不識好歹,你覺得委屈,作為父親,我也很委屈,我管你都是為你好,你要不是我女兒,我才懶得管你。”“我不稀罕,我現(xiàn)在只想徹徹底底遠離你的世界,請你,管好自己,別再管我的事,如果被我發(fā)現(xiàn)你繼續(xù)從我室友那打探我的消息,我馬上離開這個學校?!?/p>
沒有父親的管制,蘇曉梅把自己的生活布置得很精彩。她報名參加了好幾個社團,舞蹈、跆拳道、英語角等。周末的時候,她還會坐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到市區(qū)的超市做促銷,貼補生活費。
蘇曉梅做的兼職是超市促銷,上班時間和超市營業(yè)時間差不多。任務就是每天戴著耳麥對著來往的顧客大肆宣傳產(chǎn)品,而工資和她推銷出去的產(chǎn)品數(shù)量成正比??墒呛芏鄷r候蘇曉梅嗓子喊啞了,也難有一個客人駐足。
從超市出來已經(jīng)晚上9點多,蘇曉梅拖著疲憊的身子坐上了最后一班公交車。在車上,看著窗外炫目的霓虹燈,蘇曉梅的眼淚無聲地往下流。以前飯菜都是父親葷素搭配好送到手里,自己就只管吃,從不用想自己吃飯穿衣的錢要父親炒多少菜,流多少汗才能換來。
蘇曉梅擦了擦眼淚,腦海里不斷回想起和父親在一起的點滴。自己第一次參加辯論賽、第一次長跑、第一次考奧數(shù),好像每一個第一次都是在父親的推動下,自己才能邁出去那一步。父親總覺得他的女兒什么都好,是天底下最優(yōu)秀的。想到這,蘇曉梅忍不住笑起來。在這個世上,恐怕也就只有爸爸才那么堅定地相信她。
突然間,蘇曉梅想爸爸了,想那個24小時圍著她轉(zhuǎn)的男人,那個幫她洗全部衣服卻總洗不干凈的男人,那個為了保護她學雙截棍的男人,那個與自己爭吵卻又總會在樓道里拿著手電筒等她回家的男人……
幾天后,蘇曉梅最終決定去看看父親,并給父親打了電話。這是女兒第一次主動聯(lián)系自己,蘇以彬受寵若驚地答應著,一下課就開始張羅飯菜。中午,父女倆滋滋有味地吃著飯,蘇以彬忍不住又開始問長問短:“衣服平時來得及洗嗎?”蘇曉梅邊夾菜邊說:“唉,爸您能不能不這么操心?我自己能洗?!薄澳清X夠花嗎?”蘇以彬小心地問。蘇曉梅嚼著塊肉,含糊不清地說:“夠用。”蘇以彬看著女兒的臉色,試探性地進入正題:“學習能跟上嗎?有沒有聽不懂的?要有不會的題你就來找爸爸?!碧K曉梅眉頭一皺:“爸,你再這樣我下次不來了?!碧K以彬一看女兒急了,趕緊示弱:“好好好,我不問了?!碧K以彬給女兒添了點飯,不再言語。
這就是愛,
女兒為“男版孟母”父親平反
很快,大一期末考試要開始了。那天,高數(shù)老師給蘇以彬的班級上完課后,特意把蘇以彬叫到一邊。老師拿著一本作業(yè)對蘇以彬說:“蘇老師(因為蘇以彬年齡比老師們都大,所以經(jīng)常被稱作老師)你看,這是你女兒的高數(shù)作業(yè),我估計期末考她會掛科,你高數(shù)這么出色,有時間也輔導一下她。”蘇以彬看著紅燦燦的作業(yè)本,心里頓時堵得慌。下課后,蘇以彬把女兒約到自己的宿舍。
蘇以彬原想利用考試的前兩周時間給女兒好好補補高數(shù),可蘇曉梅一聽父親的建議,立刻警惕起來,當即回絕了父親。蘇以彬一看女兒的態(tài)度,也不敢和以前一樣硬來,只好去想別的辦法。
第二天,蘇以彬找到高數(shù)老師,在老師的建議下,蘇曉梅極不情愿地接受了父親的輔導。因為蘇以彬的高數(shù)確實優(yōu)異,很多同學也向蘇以彬請教。蘇曉梅看著圍在父親身邊的同學,心理不自覺地發(fā)生了變化。旁邊一位女同學知道蘇以彬和女兒關(guān)系有點僵,悄聲對蘇曉梅說:“有這么好的老爸,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碧K曉梅很吃驚,沒想到還會有人因為她有這樣的爸爸羨慕她。
臨近考試的時間越來越短,蘇以彬的高數(shù)輔導小組已經(jīng)小有規(guī)模,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其中。有時候,蘇以彬甚至無暇顧及女兒??粗藲獬睦习?,蘇曉梅忽然發(fā)現(xiàn)這個自己怎么都看不上眼的爸爸,在別人眼里卻是個香餑餑。
期末考試終于來了,蘇以彬毫無爭議地以滿分成績排名第一,而蘇曉梅也考了92分的好成績。看著排行榜上第一位的爸爸,蘇曉梅的心里第一次為爸爸而自豪。
期末考后不久,學校開始放假。蘇以彬和女兒沒有回家,而是選擇繼續(xù)打工。蘇以彬在四十多里外的新世界飯店做廚師,蘇曉梅在江漢路步行街鞋店里賣鞋。
忙碌的寒假終于結(jié)束,蘇以彬用打工掙來的3000多元和平時的積蓄給自己和女兒交了學費。蘇曉梅還特意給父親買了一雙鞋子和一個書包。這是女兒送給他的第一件禮物。“這雙鞋子要兩三百塊,她一天才掙幾十塊錢的工資?!碧K以彬指著腳上的鞋樂呵呵地對旁人說。
2014年3月21日,蘇以彬和女兒應邀參加江西衛(wèi)視《深度觀察》欄目。主持人馬丁介紹了蘇以彬和女兒的大概情況后,現(xiàn)場嘉賓立即對蘇以彬批評聲不斷。除了一位報社主編,其他人基本上都站在蘇以彬的對立面。邊上的女兒一看場上的局勢,頓時開始心疼父親。她忍不住打斷別人:“曾經(jīng)我也恨過我爸,覺得我就是他手里的風箏??陕匚也胖?,他始終是最愛我的那個人。老爸,謝謝你!你是我永遠的驕傲。”
蘇曉梅的話頓時讓全場都安靜下來。蘇以彬看著女兒,眼圈紅了,半天沒說話。這一路走來,他一直想去牽女兒的手,可是女兒卻總是想甩開他,當他是個包袱。回首昔日的點滴,他也開始反省自己,孩子大了,有她的世界,作為父母,該放手時就得放手。節(jié)目最后,蘇以彬給17歲的女兒送上了生日蛋糕,蘇曉梅激動地抱著父親淚流不止,兩顆曾經(jīng)遠離的心,此刻終于貼近彼此。
(文中所涉當事人均為真名。未經(jīng)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轉(zhuǎn)載、網(wǎng)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