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是一種開放的習作形式,它賦予了習作教學新的內涵,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學生習作中,相互間影響最大的是伙伴的習作,這在心理學上叫做“伙伴效應”。教材上的佳作妙文固然好,但學生總感覺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太遠,有敬而遠之的感覺。同伴的習作雖然稚嫩一些,但因為是伙伴,各方面都十分接近,他們更愿意從同伴的優(yōu)秀習作中吸取營養(yǎng)。手抄報作為一種開放式的習作形式,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了喜聞樂見的條件,因而對學生的習作影響較大。在辦手抄報的過程中,學生從交流中獲得樂趣,促進了習作水平的提高。
一、手抄報的特點
1.自由選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學生的寫作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狈从成顨庀⒌奈恼虏攀呛梦恼?。“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得到解放,才能說真話,敘真事,抒真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2.真摯情感。情感是習作的原動力,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習作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沖動,才能使學生在愉悅的寫作氛圍中進行信息的傳遞與交流,在激情滿懷中享受成功和喜悅,使習作教學富有生命力。作家阿扎羅曾指出:“在情感的世界里,任何東西不會自然產(chǎn)生,因為這是與學習或者工作一樣復雜和費力的精神工作。”手抄報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表達情感的氛圍,提供了一個盡情抒發(fā)情感的平臺,使學生的習作容易取得成功。
3.鮮明個性。個性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它體現(xiàn)了一個人獨特的觀察、思考與創(chuàng)造能力,是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基礎。教師在指導學生辦報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著文,文體無論記敘、抒情或議論,情緒無論喜怒哀樂,字數(shù)無論長短,總之要“用我筆寫我心”。這樣,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欣賞學生表達的獨特性,能讓記敘文、詩歌、散文、童話等在學生的筆下盡情地流淌。學生在這塊小小的園地里有感而發(fā),不論章法,不羈首尾,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再加上他們配上的一幅幅插圖,更使得手抄報賞心悅目。這樣的習作訓練效果是再多的習作課都無法達到的。
二、手抄報的教育價值
開放式習作是一種自主、合作的習作,每份手抄報一般由三至六名學生合作完成。這個多人小組是一個合作性質的團隊,組員按照學生的特長并兼顧習作能力的強弱搭配。這樣做,同組的學生就能取長補短,相互了解、合作,共同得到提高。這種習作訓練和欣賞形式,淡化了教師的權威,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繪畫、編排水平高的學生為手抄報設計插圖、版面,大家團結互助,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從而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1.合作交流。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新課程倡導“合作”這一學習方式,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因此,我們以手抄報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的習作具有更多的合作形式:(1)組內學生的合作交流;(2)學生與家長的合作;(3)學生與老師的合作。
2.體現(xiàn)自主。在手抄報這個平臺中,學生的寫作活動體現(xiàn)了幾個“自主”:(1)自主選擇文體;(2)自主選擇話題;(3)自主決定內容選擇;(4)自主決定立場觀點。
3.競爭意識。只有在競爭中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學生辦手抄報提高習作水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種新型習作創(chuàng)造了競爭的環(huán)境,刺激學生的競爭心理。競爭,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班與班之間的競爭。由于每一次習作都要與讀者見面,學生和老師的評價又很快反饋給本人,同時,優(yōu)秀的習作能得到大家的贊賞,這樣,每一期手抄報的習作內容,學生都會竭盡全力去寫、去改,力爭寫出最高水平。他們在競爭中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寫作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三、從手抄報看開放式習作的著力點
1.著力于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動機。動機是學生活躍思維的根本動力。在手抄報活動中,每一份作品都能互相傳閱,及時交流。教師每期評比出個性習作,并給予獎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構建出一個生動活潑的寫作大舞臺。
對比之下,幾乎每堂作文課,學生都會認為是件苦差事,產(chǎn)生不了興趣,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互動與交流。一旦失去內在的動力,學生的興趣就很難調動。
2.著力于為學生搭建寬松自由的平臺。開放的宗旨在于解放課堂教學對學生的種種束縛,讓他們擺脫對教師、教材和課堂的依賴,擺脫束縛作文主題、體裁、內容的條條框框,自己做主,自由表達。因此,手抄報作為課外學習平臺的優(yōu)秀品質就是寬松自由。這正是很多好作品往往出于手抄報而不是出于課堂作文的原因。
總之,開放式習作的要義就在于開放。手抄報僅僅是開放式習作的一種形式,還有更多的習作形式需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