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世界杯足球賽,遠(yuǎn)在天邊又近在眼前,輿論場中躲不掉,追著看又晨昏顛倒,中國球迷實乃甘苦自知。
世界杯,國際足聯(lián)的煉金魔杯,旅行觀賽者的銷金窟,卻也是無數(shù)國家的失意場。不僅是中國,全球5/6的國家無緣32強(qiáng),包括上屆的東道主南非。其實,若非最近20年里美國、韓日、南非為3屆世界杯做東,這一全球頂級賽事根本就是歐洲、南美兩大洲的自嗨品—歷史上的世界杯冠軍,根本就沒區(qū)外國家什么事兒。
即便存在地域局限,足球靠著“團(tuán)體作戰(zhàn);模仿自然場景;刺激,得分艱難”等特點,依然貴為“世界第一運動”。在世界杯這種國家博弈的舞臺上,不確定性被放大了,屌絲逆襲的勵志故事不斷上演。在國家的心理競爭中,足球具有王者地位。因此,無論中國在奧運上得了多少金牌,足球不行,內(nèi)心里還是找不到感覺。
中國1957年就曾參加世界杯預(yù)選賽,從1981年勝科威特的狂喜到1985年輸給中國香港的絕望,再到2002年夢想到來后的失落,老一代球迷已不再那么狂熱地看待足球和國家崛起之間的關(guān)系。如今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偏好和民營企業(yè)的政治投資,看似是中國足球又一次歷史機(jī)會,但中國足球20多年沒能完成的市場化改革,再多十幾年就能畢全功嗎?
打入世界杯、舉辦世界杯、奪得世界杯冠軍……懷揣這3個愿望的球迷習(xí)近平,即將赴巴西參加金磚峰會。巴西是足球王國,10人中就有1人常年從事足球活動,魯能將青訓(xùn)海外基地建在巴西,也是看好那里的天然群眾基礎(chǔ)。但籌辦世界杯,卻著實讓巴西上下鬧心不已。不僅體育部長、足協(xié)主席雙雙涉腐下臺,場館工程啟動的2012年,巴西經(jīng)濟(jì)增速更降至0.9%。因醫(yī)療、教育等福利缺口越來越大,中低收入階層對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并進(jìn)而遷怒于最喜歡的足球運動。
看來,即便是主辦“最賺錢的大型體育賽事”,即便有著“足球回家”的噱頭,東道主也絕不是那么好當(dāng)?shù)摹?/p>
無論如何,這是他們的世界杯。我們?yōu)槭澜绫偪?,但我們始終不是主角。在這場傾倒眾生的盛筵中,我們兀自品嘗中國足球的落寞與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