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誠;善,善良、善解人意;美,心靈上的美麗。真、善、美——每一個高尚的人都應擁有的特質(zhì),也是我們需要不斷追求、學習的美德。教育是座傳播真、善、美的神圣殿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應該是“真、善、美”的化身,然后才可能將這種正能量傳遞給他身邊的學生們。10年來的教育歷程讓我對“教育真善美”理解愈加深刻,結(jié)合一件件教育案例,讓自己靜下心來認真思索作為一名現(xiàn)代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
一、 求真——教育播種真實的種子
教育是事業(yè),要真。
早在幾十年前,陶行知就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明確指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位母親曾經(jīng)向我講述了一段發(fā)生在她8歲兒子身上的真實故事:一節(jié)自習課上班主任宣布全班同學都可以到操場上去自由活動一下,這本應該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可是當學生們聽到這項指令之后,奇怪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孩子們一個個面無表情,甚至還有幾個小孩子滿面愁容,看起來好像很不高興似的靜靜地走出教室,但是當學生們一個接一個排隊走到操場之后,他們卻立刻歡呼雀躍起來,那節(jié)自習課他們玩得好瘋,特別盡興。孩子回家以后把這件事情講給了自己的媽媽聽,媽媽不解地問:“你們明明那么渴望能夠出去好好玩一場,為什么還要面色難過地走出教室呢?”孩子天真地望著媽媽說:“媽媽,我們只有裝作不高興地走出教室,老師才不會把我們叫回來呀。”多么讓人震撼的一段對話,一個僅僅8歲大的孩子就已經(jīng)學會偽裝自己真實的想法,作為他的班主任,是多么可悲??!一個老師竟然無法讓他的學生真實地表達出自我的內(nèi)心想法,不能體驗到來自于學生身上的那一份真正的快樂,更無法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他失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職業(yè)幸福感,更奪去了一顆顆純真可愛的心靈。童年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務必要把自由和快樂還給學生,讓自己的學生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說出他們自己的真實想法,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回響真實的聲音;在課下,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自由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地享受童年的樂趣,擁有一個美好而真實的童年。
二、 崇善——教育耕耘善良的心田
教育是責任,要善。
在陶行知“求真”教育思想的啟發(fā)下,并仿照他的說法,我也編出了這么幾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善;千學萬學,學做善人”。一位朋友向我講述了他在一次出國訪學中的見聞:那天,他和幾個同事乘坐一輛巴士到一所大學參觀,途中經(jīng)過一個公共汽車站臺,站臺的兩旁種植了大面積的櫻桃樹,正值櫻桃成熟季節(jié),樹上結(jié)滿了熟透欲滴的大櫻桃。不僅如此,她看見樹下滿地都是又大又紅的櫻桃,令陳教授不可理解的是:竟然沒有人去撿拾這些新鮮碩大的果實。陳教授向國外的朋友詢問此事的原因,對方的解釋是:如果你想吃櫻桃的話,可以到超市去購買,落到地上的櫻桃是給鳥兒食用的。在國外,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人們在廣場上散步的時候,一群鳥兒飛落在大人和孩子們的肩上、手上,不可思議的是這些鳥兒不是鴿子,而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麻雀。是什么讓膽小的麻雀和人們這樣近距離的接觸呢?沒錯,是善良的人們對小動物的愛護和小動物對人類的信任。地球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學生從小就應該知道保護大自然就是在保護我們?nèi)祟愖约?。或許中、西方教育還存在著很大差異,人們的思想覺悟也不盡相同。我經(jīng)常這樣想:我能不能每天花上一點時間向?qū)W生們介紹一些動植物的知識;給他們講一個和動植物有關(guān)的小故事;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培養(yǎng)他們飼養(yǎng)小動物的興趣;堅持讓孩子們寫“大自然日記”……在一個個善良的舉動中讓學生們體驗到生命的可貴以及大自然的美好,從而一天一天讓我們的孩子從心底生成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從今天開始,從點滴做起,經(jīng)過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孩子們也有了些許變化,班級窗臺上擺放的那幾盆花,葉子總是綠油油的,花朵也開得那么艷麗,這都是學生們的功勞,兩年來他們自主地為花兒澆水、除草、修剪,讓這幾株看似平凡的生命綻放出四季常青的美麗。
班里有個女生胖胖的非??蓯?,不幸的是天生腿腳就有一點殘疾。剛?cè)雽W時,她的家人還擔心這個女孩子的不同會招來其他同學的嘲笑,希望我能加以照顧,向班級同學做好“教育”工作。開學初,我給她安排和一個善良懂事的女孩一個座位。課上我經(jīng)常提問她一些簡單的問題,對她的回答給予贊許的夸獎,給予她更多的微笑和鼓勵。課下,去鼓勵她到戶外參加集體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學生們從我的眼神中讀出了我對那個女孩的喜愛。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在我的影響下,班級的學生都很喜歡那名女同學,在這兩年里,沒有一名同學嘲笑過她,甚至好像沒有同學發(fā)覺她的“與眾不同”。她的家人多次給我打電話,告訴我這個女孩子在家里是如何開心,又是如何喜歡她的同學的。我真高興能伴她快樂地成長,我的一句贊美、一個微笑、一次撫摸,能夠讓他感覺到她也像“小公主”一樣幸福美麗。我相信她必定也會珍愛她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她把每天的午餐吃一半留一半,一次飯后我笑著問她:“涵涵,你怎么不把飯菜吃光呢?”她不好意思地說:“我想減減肥呀?!薄澳且膊荒艹缘奶倭耍绻麑嵲诔圆幌驴梢陨俅蛞稽c飯菜呀!”她眨著那雙大眼睛對我說:“其實我留下的那些飯菜是給我家的小狗吃的,它特別喜歡吃學校的飯菜?!彼脑捵屛曳浅8袆?,一個8歲的小女孩就能精心地照料一只小狗,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我為她的善良感到驕傲。善良的孩子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善良的孩子才能體驗到生活的快樂,他們在善待周圍事物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三、 尚美——教育收獲完美的人格
教育是藝術(shù),要美。
從教以來自己上過的課不計其數(shù),聽過的課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不過印象最深、感悟最多的就數(shù)這一堂課了:這是一個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課堂,一位男教師穿著寬松的家居服,拿著平底鍋和幾片形狀各異的面包片走進課堂,學生的笑聲是那么自然和愉悅,沒有半點諷刺和嘲笑的意味。這節(jié)課老師用“變魔術(shù)”的方式交給學生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課堂教學設計風趣幽默,教學內(nèi)容簡單易懂,受到全班孩子的歡迎。這位老師還非常擅長畫簡筆畫,他給學生們的評語都是用簡筆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很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們看到自己本子上的簡筆畫,無不偷偷地在心里發(fā)笑。久而久之,班級的孩子非常喜歡寫作業(yè),把寫作業(yè)當成一種樂趣。在這個班級里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畫簡筆畫,他們用畫筆傳遞著自己的想法,描述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畫簡筆畫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件趣事,他們邊畫邊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中,他們所綻放出的笑容像花一樣美麗,因為這是發(fā)自他們內(nèi)心的笑,只有發(fā)自于內(nèi)心的東西,才是這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教師猶如一面鏡子,映射著社會發(fā)展的先進性和時代性,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科學、過硬的教學本領(lǐng),還應該在追尋真理、傳揚善行、創(chuàng)造美好的過程中,完善自我,哺育學生,書寫輝煌的人生。
作者簡介:孫磊,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勝利小學,小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