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句話
“人到老后就是要返璞歸真,達到不受羈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界?!?/p>
生長、生活,都別著急
要問小兒王在問診的時候最怕什么樣的家長,估計他的回答肯定是:著急的家長。不僅老先生從事一輩子的中醫(yī)是個慢功夫,養(yǎng)育本身就是個長跑啊,哪里有那么快見分曉?“現(xiàn)在很多家長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比,擔心自己的孩子在班里是最矮的、最瘦的等,其實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孩子在正常指標范圍之內,都是正常,個體差異肯定存在。我的觀念是對孩子的養(yǎng)育順其自然。順其自然里面包含著從喂養(yǎng)到四季氣候都要順應。比如有的家長看寶寶 1 歲頭發(fā)還沒長好就著急了,給孩子吃核桃粉。
我會告訴家長要順應人身體自然的生長規(guī)律:頭發(fā)在3歲以后會重新長。身體自我調整的過程,每個孩子都不太一樣?!?/p>
小兒王的兒女都生活在國外,孫輩們都養(yǎng)成了從冰箱里拿出冰牛奶就喝的習慣,這在老人看來,并不是順應自然之道。他說:“歐美人是游牧民族發(fā)展起來的,中國人千百年來是以土地農業(yè)為主的,生活在不同的土地上,不同的生活方式,決定了養(yǎng)護方法、飲食方法就是不一樣。中國有自己的養(yǎng)育方法,它是一個民族的本質,一時半會兒是改造不了的,過于刻意往往適得其反。應該保持中國人的育兒傳統(tǒng),遵循天冷時注意保暖,熱時及時減衣,春捂秋凍等老理兒,精心養(yǎng)護。但也注意不要進補過度,我主張養(yǎng)育孩子粗茶淡飯,讓生活平平靜靜?!?/p>
About my life?
心情愉悅,任性而為,是我現(xiàn)在的健康狀態(tài)。退休前我一直是醫(yī)院的兒科主任,退休后我就再也不回單位了,什么會議也不參加,完全掌控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現(xiàn)在最大的快樂就是給小孩看病。孩子一說就找王爺爺看病,我就高興。昨天一個小姑娘來看病時說:“爺爺,我是您的粉絲?!蔽倚睦飫e提多美了!孩子的情感是發(fā)自內心的,所以我喜歡跟小孩打交道。人到老后就是要返璞歸真,達到這種不受羈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界。
生病別擔心,保健更重要
咳嗽是每個媽媽心中永遠的痛,這個季節(jié),最怕聽見孩子咳嗽。對此,小兒王寬慰大家說:“秋冬季就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現(xiàn)在細菌性的呼吸道疾病少了,病毒性的較多,所以治療不明顯,中藥效果相對好一點,不用特別擔心。父母現(xiàn)在的健康意識強,孩子有點咳嗽或者感冒、流點鼻涕都很緊張,其實這在過去都不算什么。自我免疫功能就是在反復生病中形成的,人體對細菌、病毒產生抗體,就跟打預防針一樣?,F(xiàn)在的醫(yī)療條件好,不會出現(xiàn)像原來心肌炎、腎炎那樣的并發(fā)癥。孩子免疫力在生病中逐漸增強,慢慢就會出現(xiàn)咳嗽兩聲、流點鼻涕就能自愈的情況?!?/p>
每個季節(jié)都有容易患上的疾病,想要孩子的身體健康,王應麟認為更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平時的保健和飲食均衡上。他強調孩子既不適合吃高熱、高脂、高蛋白的東西,也不要吃太涼太寒的東西。他特別提醒說:“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晚餐吃得比較豐盛,有魚有肉,但是如果孩子是在上幼兒園,每天攝入的營養(yǎng)應該已經很均衡了,就不要再給他吃得過多。
只要保證營養(yǎng)均衡,也不需要給孩子額外添加任何營養(yǎng)劑?!?/p>
穿得過多還是過少也是老話題,小兒王給出的標準簡單、易衡量:不管哪個季節(jié),孩子的手腳是溫的,后背不出汗。晚上怎么蓋被子也是父母的煩惱,小兒王的看法是:“多蓋點,少蓋點都問題不大,但一定要蓋住?!彼嵝颜f:“季節(jié)不一樣,蓋住的地方也不一樣。比如秋天時可把胸、肚子、后背蓋住,手腳露出來。初冬時腳也要蓋住,手可以露。”不過他叮囑當孩子咳嗽時,后背不可以露,因為肺經都在背后。在穿多穿少、蓋多蓋少的問題上,年輕父母經常會和老人有沖突,小兒王卻說:“其實老人的體質和孩子差不多,孩子的機體在逐漸進步,老人是在慢慢走向衰弱,拿不準的時候可以問問家里老人的感覺,有時候老人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孩子很容易跟他一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