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堂教學中的感恩教育
課堂教學是實施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可以通過品德與社會、語文等各學科,挖掘教材里蘊含的感恩思想,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情境再現(xiàn)、故事講述、內容回顧等途徑點撥學生知恩、感恩,引導學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把感恩教育作為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培養(yǎng)文明人的重要內容來抓,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挖掘學校潛在教育資源,充實感恩教育的活動內涵,讓感恩教育進教案、進課程、進課堂,并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深化學生對“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的理解。其次,把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融入到社會實踐活動之中、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使學生從中理解感恩的真正含義。
中隊會是德育形式之一。為了從感性上增強對感恩教育的認識,號召全校各中隊,組織開展“尋找身邊的愛”、“父母的愛”、“老師的愛”、“難忘同學情”、“與自然和諧共處”等踐行感恩教育的主題中隊會。中隊會上,激發(fā)小學生講述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感人事例,針對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所見所聞所感,感恩父母,感恩同學和老師,感恩社會和自然,把感恩教育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
二、校園文化中的感恩教育
通過走廊文化,利用重大節(jié)日,組織學生動手動腦,制作各種賀卡,通過征文、詩歌等形式表達出學生們節(jié)日的喜悅。讓無聲的墻壁頓顯生機,展示魅力,與同學們共同成長。走廊文化直觀醒目、形式豐富多樣、色彩濃厚,極具感染力和教育意義。通過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感恩教育的魅力以及由于感恩帶來的快樂。每次活動結束時,學校都及時與家長、老師溝通,正確地評價每一名學生的點滴進步,將這點滴進步匯集成冊,裝訂存檔,學生記錄自己成長中的每一滴進步取得的成績。這點滴進步足以使學生成為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督促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培養(yǎng)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基礎,感恩日記是最好的方法。督促自己每周做2至3件好事,把具體的時間地點詳細記錄在感恩日記中,將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進步記錄下來,每一周在感恩日記上留下父母的評價或老師的評價,久而久之,看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學生們會繼續(xù)努力,樂此不疲。因此,堅持記感恩日記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鞭策自己的一種方法。
在班級可以設立各種具有競爭意識的活動項目,參照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的要求,每月一大評。每周一小評,并將評選結果上報學校,學校統(tǒng)一頒獎并向家長發(fā)放喜報,同時回收喜報和家長評價,真正達到家校合作的教育目的。各項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爭做文明人的積極性。
大力加強校園紅領巾記者站、紅領巾廣播站、德育報編輯部的組織建設。利用午播時間,播送喜聞樂見的小節(jié)目,注意捕捉校園中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并及時報道、表揚。在班級中,要經(jīng)常開展道德行為儲蓄活動,由學生自己組成道德行為儲蓄評價小組,由道德評價小組來評價每一個人的日常表現(xiàn),督促學生爭做文明人。
三、家校協(xié)同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F(xiàn)在很多家長在孩子對物資的要求上總是盡其所能,給予滿足,過度的、不加限制地滿足孩子的欲望,結果只能是增長孩子的自私與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體諒他人。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是使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案惺芩硕骰莺陀髨蠖魇且粋€人道德行為發(fā)生的重要情感基礎”,在學校活動中,可與家長緊密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每一點滴進步,通過學校的親子互動、家??爝f、感恩演講、感恩征文、感恩畫廊、倡議書、發(fā)放喜報等形式與家長溝通、交流,促進家校協(xié)同開展系列活動,引發(fā)學生產生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感,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與文明。
在感恩系列教育活動中,還要十分注重突出道德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親身實踐,增強自我體驗,產生情感共鳴,升華道德境界,從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學生心靈,走向學生生活。
四、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感恩教育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yǎng)與人為善、與人為樂、助人為樂的品質,注重社會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主要體現(xiàn)在德育基地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中。
利用每年兩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日及節(jié)日開展系列以感恩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帶領小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區(qū)、街道,走進部隊、公安,走向敬老院,在社會實踐中進行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他人的教育,使學生能正視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能學會關心照顧別人,學會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達,心胸更開闊,不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通過活動切實體會到認識生活在集體中的,只有互相關心才是幸福的,在給別人帶來幸福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快樂。
每年的節(jié)日只有幾天,但是,懷有感恩的心應該是時時、天天、月月、年年直到永遠,感恩應該是一種習慣、一種美德,在學生心中扎根。將感恩內化為孩子的一種天性品德。
作者簡介:秦忠利,吉林省通榆縣八面學校,小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