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調(diào)查與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依賴于學生心理結構中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全面發(fā)展,兩者相互滲透,才有利于學生品性觀念的形成和適應社會各種現(xiàn)象及行為能力的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德育中才能實施
德育也好,心理健康教育也罷,這些都不單純是心理學科教師的工作,也不單是德育工作者乃至德育管理者的事,更不完全是班主任的事。在學校里應該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全體任課教師的事,因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應該滲透進每一門學科。下面的案例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
案例:首尾呼應——巧安排
一次,一位年輕美術老師上“美麗的對稱圖形”一課,有這樣兩個精彩片斷:上課開始時,隨著多媒體的演示,教師告訴學生: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之一,至今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媒體展示了實際生活中好多的對稱圖形,學生欣賞著,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老師說:我也準備來露一手,接著拿起剪刀迅速地剪出了一個心形的一半,老師故作神秘地讓學生猜另一半。學生開心地說:這是一顆心。老師說:這是一顆愛心,我們要愛學校,愛學習,愛祖國……
接近結束:老師讓孩子也拿起了剪刀,要求每個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喜歡的對稱圖形。孩子們愉快地操作著,不一會兒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五顏六色的對稱圖形貼在黑板上,真是美不勝收。老師問大家:“軸對稱圖形美在哪里呢?”孩子們唧唧喳喳,談了很多感悟。老師隨即又把剪出的美字(也是對稱圖形)貼在剛開始剪的心里,原來美在我們的心中,生活中到處都有美,需要我們積極地去發(fā)現(xiàn)。孩子們樂了……
上面兩個細節(jié),不得不感嘆老師的精心預設。如果說剛上課時的“心”字,直觀形象地引出對稱圖形,那么,結尾的“美”字,可謂一“字”雙關。一方面,在師生的共同操作中,引導學生在熟悉的圖形中感受對稱的美,另一方面與開始相呼應,把民間的剪紙藝術、熟悉的漢字,字母、服裝等人類文化一一滲透其中,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這樣安排,使孩子們在欣賞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同時,心靈得到了潤澤,真正做到了“潤物無聲”。
二、德育必須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所突破
如同鑰匙開門一樣: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門上,一根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她瘦小的身材鉆進鎖孔,只是輕輕的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鐵棒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能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她的心?!笔堑?,那些“問題”學生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她,唯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策略了解學生的心,了解他們產(chǎn)生“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真正解決問題。
五年級一男生,老師讓他去鎖電腦房門,他竟把電腦上所有軟件都刪掉了,當查出是他“干”的,他即刻就承認錯誤,表示一定改正。老師說,這個學生平時總是想表現(xiàn)自己,但幾乎每次都是以“出位”讓老師傷心,老師一批評他,他即刻就認錯,但一轉頭就犯錯誤。老師也不知他是故意的還是把自己保證的話忘記了,各任課老師都被他傷透了腦筋,他的學習也越來越差。這個小男生患了較為嚴重的反社會性人格障礙,這種類型的兒童喜歡破壞家庭設施和學校、社會公物,而且以故意不聽話來“顯示”自己的反叛性。一些缺乏母愛或父愛的不幸家庭,多出現(xiàn)這樣的孩子,像這個小孩,母親一生下他就和別的男人跑了,父親常年酗酒,他從小由爺爺奶奶拉扯大,一些親戚經(jīng)常瞧不起他,甚至當著他的面喊他“野雜種”。爺爺奶奶也說他常撒謊,聽不進大人的話。此時,教師要是只簡單的訓斥是不會見效果的,他這些問題的背后原因是由于長時間得不到親人的關愛,對社會有一種反叛心理,“他想引起別人的注意,顯示自己的存在”。明白了原因,教師就要經(jīng)常關注他,提供一些運動量大且他感興趣的活動,給他以顯示的機會,加上適當?shù)谋頁P和經(jīng)常的家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簡介:王樂華,吉林省安圖縣兩江小學,小學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