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準
摘 要:怎樣才能教好初中化學這門學科是化學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下面談一些建議,僅供參考。重在備課;貴在批改;抓住邊緣生。
關鍵詞:重在備課;貴在批改;抓住邊緣生
在2013年的中考中,我教的化學學科取得了優(yōu)秀率28.5%的好成績,躍居鄉(xiāng)鎮(zhèn)初中前列。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重在備課、貴在批改、抓住邊緣生”這三個基本點。
一、“重在備課”。我的信念: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想備出一堂優(yōu)質的課,必須要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每次講課前,我們組內都先給出教研主題。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對知識進行分類總結、針對某個知識點,如何進行講解利于學生學習等問題。共同探討,集思廣益,找出一套適合本節(jié)課教學的思路和方法。另外,備課過程中也要關注對知識系統(tǒng)歸納,注重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講酸的性質時,為了便于學生記憶,我把酸的性質定義為“非常5+1”(取自于娛樂節(jié)目非常6+1),我把其中的第五條酸和鹽的反應中的鹽進行了分類(1)跟碳酸鹽有關的反應;(2)跟酸根的反應。這樣把酸的性質就分成了6條。1.酸和指示劑的作用。2.酸和活潑金屬的反應。3.酸和金屬氧化物的反應。4.酸和堿的反應。5.酸和碳酸鹽的反應。6.跟酸根的反應。其中前五條跟H+有關,是與H+有關的性質,是酸的通性,跟酸根關系不大。通過第六條把酸根單獨挑出來講,告訴學生這類反應主要跟酸根有關,如果是HCl的話我們考慮Cl-的性質。是H2SO4的話考慮SO42-的性質,這是酸根的性質,也是酸的特性。當然還可以告訴學生NaCl、KCl、CaCl2由于含有Cl-的,因此,遇到Ag+也會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這幾樣物質都是含有Cl-的可溶性鹽,遇到Ag+都會生成AgCl沉淀,這是Cl-的共性。同理,含有的SO42-可溶性鹽也可以和Ba2+反應生成BaSO4白色沉淀。這樣,學生學習的知識就比較系統(tǒng),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貴在批改”。我的信念: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
要把握學情,必須批改。在批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shù)丶由弦恍┘钚缘脑捳Z如:“這題目做得不錯,如果能從某某角度上再思考下,相信效果會更好?!边@樣,既激勵了學生,又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拓寬了學生的思路。
在時間不允許全批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部分批閱。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找出幾個典型代表,通過對他們作業(yè)的批改,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在講解中加以強調。對于基礎知識差的后進生,作業(yè)常常出錯,應盡可能“面批”,通過交談方式進行提問、反問等,啟發(fā)學生說出解題思路,教師從中注意發(fā)現(xiàn)不足,再通過輔導加以彌補。面批中,還要注意捕捉差生智慧的閃光點,隨時加以鼓勵。
三、“抓住邊緣生”。我的信念: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這里說的邊緣生主要指兩部分學生,一類是接近優(yōu)秀但不優(yōu)秀的學生。另一類是接近及格但不及格的學生。這兩類學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腦子靈活愛偷懶的懶惰型、使勁但是沒有找到竅門的迷茫型。對于懶惰型的學生我從思想上對他們進行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青春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額外關注他們。多提問、多批改、多談心。對于迷茫型的學生我經常找他們多談心,找出他們迷茫的癥結所在,指導他們迅速走出誤區(qū)。
“重在備課、貴在批改、抓住邊緣生”是我自己對教學尤為深刻的一點感悟,要取得成績絕非這三點就能滿足條件,還需要有靈動而高效的課堂,有對中考脈搏的充分把握,有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啟發(fā)教育,還需要發(fā)揮學科組、年級組、教研組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才是戰(zhàn)無不勝的力量。
(作者單位 山東招遠市周家莊子學校)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