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翌青
還清楚地記得出分那天,我開電腦查了幾次都沒成功,干脆讓同學幫忙,一聽分數(shù),682分,還不錯,我根本沒想過會是狀元,腦海里最先涌現(xiàn)的是:清華,我來了!千年老二成功逆襲
其實我并非是“尖子生”,三年里語文一直“拖后腿”,有時也排到年級50名左右。中考成績位值113,剛剛“踩線”考上外校高中。這次高考,雖然數(shù)學沒上140分,多少有點遺憾,但語文超常發(fā)揮,以前從沒上過120分,這次也算是“屌絲逆襲”考了122,為語文老師爭口氣了。
高一分班,我被分在偏文科的平行班。讓老師都大跌眼鏡的是,我這個中考并不拔尖的學生,居然兩次考試都闖進年級前兩名。物理老師饒開宏算是我的“伯樂”,在高二時,極力推薦我進了理科實驗班。
我信心滿滿轉(zhuǎn)到實驗班,沒過多久就給我“當頭一棒”。因為高一上課進度不一樣,到了實驗班聽課總覺得有點吃力,跟不上。第一次考試,我落到年級第10名。但我是個不服輸?shù)娜?,自己找原因,想辦法。我主動找同學借筆記,買教輔書自學“追趕”,不懂的地方勾出來,纏著老師請教。高二時,我獲得了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三等獎。
不出一個學期,我就趕上了進度,成績在年級排名一直穩(wěn)定在前五名。從第二到第五名我都拿過,就是沒拿過年級第一,同學們給我封了個“千年老二”的笑稱。不過,我一直堅信不管成績高低起落,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千萬不要懷疑自己。雖然我并不是最努力的,但有今天的成績完全是“50%天賦+50%汗水”。
網(wǎng)游、籃球、學習三不誤
其實,我最愛的游戲就是打DOTA。從初中開始我就住校,周末才回家。我一回家,肯定馬上坐到電腦面前玩游戲了,我的父母什么也不說,就讓我自己玩。但一兩個小時后,我肯定會停下來,開始自覺做作業(yè),從不沉迷,有時我媽媽還會主動陪著我一起玩,幫我在家練級。因為我的父母知道這只是我學習之余放松自己的一種方式而已,從不給我施壓,反助我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我很清楚什么時間該玩,什么時間該學,會合理分配時間,自覺完成學習任務。這方面我要特別感謝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高二起,為了不影響學習,我強迫自己戒“網(wǎng)癮”,心癢癢時,就看看游戲視頻,看別人打,自己過干癮,就這樣,一憋就是兩年。
課外,學校社團、體育運動也都是我的涉獵對象。我最擅長的是籃球,在學校,我還參加歐美音樂社和環(huán)保社,雖然都是“打醬油”,但是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總能讓我得到些舒緩。在假期我還會自學吉他、練練字。同學們覺得我學得很輕松,因為我從來不去補習班,從不熬夜,也不搞題海戰(zhàn)術,復習到晚上10點半,11點準時休息,睡前必和寢室男生瘋鬧一番,這也是我的調(diào)節(jié)方式之一,我一直覺得沒必要學得太晚,太晚學習沒效率,還不如好好休息。
贏了分數(shù)輸了她
在高考分數(shù)出來后,我曾在人人網(wǎng)上更新了一條狀態(tài):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得不到你的駐足。對于此事我只想說,在這個年齡段對異性產(chǎn)生愛慕很正常,但我的體會是不能沉溺其中,而是要把它當作學習的動力,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贏得對方傾心。
我交朋友與成績不掛鉤,取決于興趣,朋友間講的是義氣,和成績好的在一起玩,可能會造成壓力;與成績差的在一起玩,幫助對方的同時,也有可能提升自己。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做個包容他人、包容萬象的人。
狀元高分秘籍
學會“騷擾”老師。很多同學怕跟老師聊天,我是自己主動貼過去,挨個找老師“嘮嗑”。連我的老師都在說,他們每個人都是我的“騷擾對象”。不管大考小考,分數(shù)一出來,我肯定就會拿著卷子到辦公室,挨個找老師聊天。分析試卷錯題、做題技巧,說出自己的知識盲點,我更是將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毫不保留地“交底”。因為我認為,除了父母,老師是最了解你的人,他們會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去幫你分析你所存在的問題,給你更好的意見和指點,這會讓我進步很快。另外,我會學會發(fā)現(xiàn)同學身上的優(yōu)點,并積極借鑒學習,這讓我高中三年有了一個質(zhì)的改變。
學會歸納,不搞題海戰(zhàn)。高一高二是個夯實基礎的過程,基礎打牢了,高三心中才有底。要學會歸納,不要搞題海戰(zhàn)。對錯題進行歸納,每類題抄兩三道題,分門別類學習比題海戰(zhàn)術效率高得多。學習要有明確目標,注重積累。高二下學期,我給自己定下了清華的目標,與其等外界施壓,不如自己發(fā)力,成功的關鍵在內(nèi)因。高考前,我的語文從未上過120分,但我相信勤能補拙,學習中很注意積累。我有一個語文積累本,上面抄錄有很多字音字形、古詩詞、文學名著名言、作文素材,抄錄的過程也是記憶的過程。
在失敗面前始終保持自信。我們要充分相信自己,要能承受得住打擊。在高考之前我們都要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考試,我也有語文考過全班倒數(shù)的時候,也有過考出年級50的時候,當時真的不想顧及男兒的自尊,好好哭一場?,F(xiàn)在回頭看看,一切沉沉浮浮都算不上什么,高考才是你最后的戰(zhàn)場。在此之前不論榮耀或失敗,都只是為了讓你吸取教訓,不斷進步。只要你能夠從失敗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夠爬起來繼續(xù)前行,愈挫愈勇,那你的挫折就是值得的。
定期做總結(jié)。我還有一個習慣是長久保持的,那就是定期做總結(jié)。這個總結(jié)既包括學習上的梳理,也包括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感悟。學習上的梳理其實很容易,只不過比較費時,而且需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其實自己生活感悟的點點滴滴也是需要總結(jié)的。就好比現(xiàn)在我在總結(jié)高考那段時間的得失,讓我更能看清楚自己的優(yōu)劣和方向;對生活心情的總結(jié),能讓人更好地認識自己,平和自己的心態(tài)。
另外,我還想說說我比較擅長的數(shù)學和英語。
還記得有句話在我們班上流傳甚廣:“得數(shù)學者得天下?!彪m然我不贊成題海戰(zhàn)術,但數(shù)學這門學科的確是練出來的,但是我對題海的定義和傳統(tǒng)并不一樣。我認為,做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把許多經(jīng)典題做懂、做透,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才是題海戰(zhàn)術的最終目的。并且一定要給自己布置除了課堂作業(yè)之外的練習,這些練習以高考題為主,因為其難易程度與高考相近。我還要補充的是看課本法。不知道至今你把數(shù)學課本看過多少遍,但是我在高三的時候把數(shù)學課本看了六遍,而且每看一遍我的數(shù)學成績就有些許提高。或許你們會覺得數(shù)學課本上的概念很無聊、例題很簡單,但是課本是學習的根本。有一個你們或許未知的事實:出題老師的出題依據(jù)就是那六本經(jīng)常被你忽略的數(shù)學課本,幾乎所有的題目都是通過把例題升級、增加難度得來的。所以數(shù)學課本是很重要的。
“英語是一種語言、一樣工具,而不是一門學問?!睂W英語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擁有一個優(yōu)良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就要求我們?yōu)樽约簞?chuàng)造環(huán)境。實際上高考并不要求很大的詞匯量,因此沒有必要盲目背單詞,只要掌握了基本詞匯,再背一些作文中經(jīng)常用到的高頻詞匯就夠了。而對于高考的傳統(tǒng)題型單選、完形,扎實的語法功底固然重要,但是超強的語感有時候作用會更大,所以保證每周3000詞的閱讀量很有必要。
閱讀理解是英語的重頭戲,我強烈建議大家每隔兩天就給自己布置一次閱讀訓練,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一次性完成,另外,還要安排時間,定期進行整套試卷訓練。多做題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還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