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曉華
摘要:針對住宅建筑現(xiàn)澆樓板容易產生裂縫的現(xiàn)象,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礎上從設計、材料和施工方面提出了綜合防治措施。
關鍵詞:住宅建筑;樓板裂縫;成因;綜合防治
混凝土現(xiàn)澆樓板是一種量大面廣的受力構件,稍有不慎,極易產生裂縫。由于裂縫的產生,對建筑的耐久性、觀瞻性及使用功能等均造成影響,尤其是住宅建筑涉及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安定,導致樓板產生裂縫的因素較多,除了主觀我意識上的重視之外,技術上的綜合防治措施更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建筑施工企業(yè)的良好信譽。
一、現(xiàn)澆樓板裂縫的種類及形式
(一)裂縫的種類
1.收縮裂縫: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產生干縮和凝縮,其中以干縮為主,多發(fā)生在混凝土構件面層上,裂縫澆而細,形式多為不規(guī)則,一般在早期出現(xiàn)。2.溫度裂縫:多為貫穿,縱橫交錯,裂縫寬度沿結構長向變化不大,受溫度影響明顯,冬寬夏細,一般為混凝土施工后半年左右出現(xiàn)。3.結構型裂縫:由于設計、施工、使用等原因造成,如配筋不合理,施工中主筋位置不正確;沉降不均勻,使用荷載不合理等,一般多出現(xiàn)在現(xiàn)澆樓板的角部,裂縫上表面呈斜向450。4.構造裂縫:因建筑物體型布置突變,不當或某些相對薄弱部位處理不妥當而造成,一般為貫穿型裂縫,如啞鈴型的建筑平面布置,民形的平面現(xiàn)澆樓板,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都易產生裂縫。
(二)裂縫的形式
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其裂縫的形式上也是多樣的,一般可分為:不規(guī)則的裂縫的規(guī)則的橫向、縱向和斜向裂縫;貫穿裂縫和不貫穿裂縫等裂縫形式。
二、現(xiàn)澆樓板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
(一)設計方面
1.樓板的厚度過小。厚度過小的結果是導致樓板剛度不足,容易使樓板產生裂縫。2.設計配筋的問題。設計計算的不合理使配筋偏少,如連續(xù)跨度樓板按照單跨板計算,導致板支座負彎矩鋼筋配盤偏少;支座負彎矩鋼筋采用分離式配筋,抗裂構造鋼筋未設置,最小配筋率不能滿足要求;鋼筋的規(guī)格選用不夠合理。3.混凝土強度等級過高?;炷翉姸鹊燃壐?,水化熱大,樓板易形成收縮裂縫。4.安裝工程的設計中,樓板內管道敷設、配置過多,又未采取構造措施也易使樓板出現(xiàn)裂縫。
(二)材料問題
①原材料質理波動大,或采用不合格材料,如選用細砂、特細砂或海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徑超過板厚的1/3等。②配合比不合理。對砂率控制要求不嚴格;對粗骨料的用量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過多等。③混凝土的摻合料用量不合理,如:粉煤灰摻量過大,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④混凝土攪拌時水灰比過大,坍落度過大,最終引起混凝土成型后收縮量大而造成裂縫。⑤采用的商品混凝土水灰比過大,且運輸線路過長,混凝土容易離析等問題,人模質量不能很好的保證。
(三)施工的原因
1.工程施工的工期過緊,施工速度過快,連續(xù)多層支模,造成其下層樓面嚴重超載,產生裂縫。2.模板支撐不牢固。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又過早上人進料,致使樓板混凝土受損,并引起樓板整體撓度增大,誘發(fā)樓板角部開裂。3.混凝土養(yǎng)護不當,養(yǎng)護時間短。4.下層模板拆除過早。樓板混凝土又未達到規(guī)范拆模的要求,致使樓板混凝土受損,易形成混凝土內部缺陷,誘發(fā)樓板角裂。5.混凝土澆搗的質量問題,在施工中樓板的負筋下踩,使支座負筋作用減弱或失效,混凝土施工時候振搗時間過長,混凝土產生離析;混凝土施工振搗不均勻、漏振等導致混凝土不密實等等。
(四)使用的原因
使用中在樓板上任意堆放重物,嚴重超載,引起樓板撓度過大,造成樓板角裂。
三、現(xiàn)澆樓板裂縫的綜合防治措施
(一)設計方面
1.厚度:參考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且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表1011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的要求,大跨度澆樓板厚度的確定,還要考慮到板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lián)隙鹊挠嬎阒祽弦?guī)范規(guī)定。2.配筋方面:1)力學計算模型的選擇: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時,應該按雙向板計算;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2.0<0.3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按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時,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shù)量的構造鋼筋。2)住宅建筑中,端部房間的現(xiàn)澆樓板,當跨度大于3.9m時,宜按照雙向雙層配置鋼筋。3)最小配筋率應該大于0.3%。4)在鋼筋規(guī)格的選擇時,宜采用小直徑帶肋變形鋼筋。5)構造鋼筋:現(xiàn)澆樓板轉角部位應該設放射性鋼筋,且長度宜大于1.5m;連續(xù)板的中跨度支座處負彎矩鋼筋應拉通,不宜在支座處斷開;平面形狀不規(guī)則的樓板在計算配筋,設置構造鋼筋時候應引起重視。3.混凝土強度:普通多層住宅現(xiàn)澆樓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30。4.電氣工程的設計:在電氣安裝工程中,電線管道的敷設應避免交叉,若不能避免,則應該采用接線盒的形式,若現(xiàn)澆樓板的接線盒上部未配置鋼筋,則應該在接線盒上部鋪設鋼網片。
(二)配筋方面
1.原材料中嚴禁采用特細砂、細砂、海砂等產品。2.配合比設計要求:根據(jù)實踐的經驗,砂率不宜大于40%,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不宜小于1000kg,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50kg。3.混凝土摻合料:通過配合比實驗確定其用量,一般粉煤灰摻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15%,礦粉摻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20%。4.用水量: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最大用水量不應大于180kg。若達不到要求,則應采取摻加高性能減水劑等技術措施。5.坍落度的要求:應控制混凝土的最大坍落度,在多層或小高層建筑中不宜大于15cm,在高層建筑中不宜大于18cm。
(三)施工方面
1.工期方面:建設單位應該采用合理的工期來要求工程進度,施工單位在保證混凝土質量的前提下方可考慮工期,并應該制定模板及其支架拆除順序及安全措施的施工技術方案。模板的配置應該事先考慮天氣氣溫等影響因素。2.施工間隔: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前,不得在樓板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更不得在其上堆放磚、模板等重物,根據(jù)實踐經驗,宜在混凝土澆筑后24h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混凝土養(yǎng)護:應該嚴格按照規(guī)范進行。尤其應該做到在澆筑后的12h經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并保濕養(yǎng)護,混凝土澆水養(yǎng)護的時間,對一般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對后澆帶處的混凝土,不得少于30d;澆水次數(shù)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4.拆模時間:嚴格控制現(xiàn)澆樓板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時間,混凝土澆筑時應該留置同條件自然養(yǎng)護試件,在拆模前應該檢查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符合要求才能拆模。5.澆搗混凝土時應加強施工控制,不得使鋼筋產生位移,挑板、挑梁處的負鋼筋應該設置撐腳。
面對目前住宅建筑中現(xiàn)澆樓板容易出現(xiàn)的裂縫,不能僅僅從某一方面加以控制,要科學合理地考慮各種存在的影響因素,采用綜合治理的方式予以根除、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