丿Jeremy灬
七天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六天,我在和姐姐聊天的時候提起了住校這件事。開學后就要去職高報到了,我還需要一個行李箱。其實我原來是有一個行李箱的,因為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上次他們離家時要帶的東西比較多,就把我的那個也拖去用了。當時媽媽說等我住校的時候再給我買一個新的。我跟姐姐這么一講,她告訴我媽媽也提到過這件事,說“過兩天把舊行李箱拖回去還給你妹妹”。我“哦”了一聲,什么都沒說,但其實心里很難過。說好的新的行李箱呢?大人教育我們要守信,他們自己的誠信哪兒去了?那天,我是帶著深深的怨念入睡的。
第二天,也就是活動的最后一天,爸爸說他們打算給我買個新的行李箱,還問我喜歡什么樣的。我又驚喜,又覺得有點對不起他們,昨天居然在心里那樣怨恨他們。幸好昨天我沒有直接沖著他們發(fā)泄怨氣,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不然的話就算我最后得到了新箱子,心情估計也好不了吧。
嗯,不要急著抱怨,說不定事情沒你想象的那么糟。
雨落花覺
以前覺得不抱怨應該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是自從戴上紫手環(huán),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生活一直就沒離開過抱怨,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遇到很多事情的第一反應竟然就是抱怨。比如早上懶覺一醒過來就抱怨沒有早飯吃,晚上洗澡慢了點被媽媽催了一下就立馬抱怨她連個澡都不讓人家好好洗,寒假時抱怨為什么假期那么短,暑假里又抱怨假期怎么這么長,接到要去圖書館參加志愿者活動的通知馬上抱怨出發(fā)時間安排得太沒人性,到了圖書館又抱怨干嘛造得那么大簡直讓人暈頭轉向……
發(fā)現(xiàn)紫手環(huán)并不能制止我的抱怨,只能提醒我:喂,你又抱怨了!
倒是中間有個小插曲讓我記憶深刻。那天在圖書館做志愿者,一個小妹妹請我?guī)退乙槐緯?,不知道是被借出去了還是怎么著,我找了好半天都沒找到,我覺得超級不好意思,差點想跟她說姐姐家里有這本書……小妹妹等了半天依然一無所獲,卻毫無埋怨的意思,還帶著燦爛晴朗的微笑,向我道謝并道別。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也真的好想做一個像她這樣不抱怨別人、只溫暖別人的人?。?/p>
當我老了
不抱怨實際上是很難保持的,別說21天了,就這么短短7天里面,即便一直抱著“消滅抱怨”的奮斗目標,有著“不要抱怨”的自我暗示,我還是抱怨了至少16次,只有最后兩天做到了“零抱怨”。
我弟弟曾經不以為然地說,不就七天不抱怨嗎,這有啥難的。我讓他戴上紫手環(huán)試一試,結果他跟我說,這個手環(huán)有魔力,好像一戴到我手上,就把我心里所有的抱怨都勾出來了。
有些東西,如果不勾出來,可能就會在心里根深蒂固地蔓延了吧。
所以我覺得“不抱怨活動”的意義并不在于讓你在這幾天里減少了多少次抱怨,而是讓你體會一下不抱怨和抱怨的差異,也讓你測試一下自制能力。
我發(fā)現(xiàn)不抱怨的那兩天我過得特別充實,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規(guī)律——只要你抱怨過,那么一定需要一段時間讓自己平靜,或者花時間去反省,不知不覺地浪費了許多時間。我自認為還是一個比較惜時的少年啦,所以那種沒有在怨天尤人中虛度光陰的日子,感覺超爽、超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