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成 趙波
蔬菜是人們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溫室的蔬菜生產發(fā)展十分迅速, 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各地區(qū)根據(jù)本地的自然條件、生產習慣,都發(fā)展適合本地區(qū)生長的溫室蔬菜栽培技術。但是,多數(shù)菜農對于溫室種什么、怎樣種卻知之甚少,往往是跟風種植,造成某些蔬菜生產過剩,收益受到影響。因此,只有實施溫室蔬菜高產栽培技術,才是成為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途徑。
一、溫室蔬菜栽培技術要點
1、選擇適宜的品種和播期
選擇對低溫弱光條件忍耐性強、抗病、優(yōu)質、株型緊湊、高產、且對高溫也有一定適應性的品種。同時,要按照所選定品種的生育特性,確定適宜的播種期。
2、合理密植,利用大小行栽培
棚室內定植密度勿過大。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盡量采用大小行栽培,以利通風透氣,降低空氣濕度。
3、苗期管理:出苗后每穴留一株健壯苗,其余全部剪除。幼苗期間避免干旱,保持風干風濕。每7天噴一次防蚜藥劑,以防傳播病毒病。
4、施優(yōu)質農家肥
大量增施優(yōu)質農家肥,結合深翻改土,不僅可以熟化土壤,培肥地力,而且可以增強土壤的緩沖性能和透氣性,改良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加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和光合作用。
一般每畝溫室基肥施入充分腐熟的畜禽糞和人糞尿5—10噸,配合利用磷酸二銨和尿素各40—50千克,結合施肥深翻40—50厘米。
5、茬口安排
茬口安排實際上是越冬一大茬,一年種一茬為好,春秋茬一年兩作為宜。復種套種一年三茬。第一茬種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小油菜、茼蒿、芫荽等。三月中旬播種或定植,4月中下旬收獲;第二茬種喜溫果菜類,如黃瓜、番茄、辣椒等,4月上旬套栽于速生蔬菜畦上,7月上旬收獲結束;第三茬栽種果菜和葉菜,如番茄、黃瓜、芹菜、菜花等,7月中旬定植,10月底收獲完。
6、采取適宜的溫室溫度
不少菜農認為,溫室溫度越高蔬菜就長得越快,其實并非如此,蔬菜生長有一個最高溫度的上限要求,即最高25℃~30℃,針對不同的蔬菜,其最高溫度也有不同。超過上限溫度,就會抑制幼果生長,會出現(xiàn)果實斷層。同時,溫度過高,植物呼吸作用加大,機體運行紊亂,株體徒長,株蔓和生殖生長不平衡,反而會造成減產。為防止高溫,溫室應設置兩道放風口,可及時降溫;溫度過高還可用傍晚澆水的方法來降低地溫。
7、膜下滴灌澆水
適期播種的冬春茬果菜,生育前期正值嚴冬時節(jié)。為促進根系生長,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培育穩(wěn)健豐產株型,必須起高壟(10—15厘米高),覆蓋地膜,足墑定植,澆好定植水后至初花期,實行停水促根控秧,待栽培作物進入結果期以后再由壟間地膜下灌水追肥,促進開花結果。到了春天回暖后加大澆水量,壟間和步道(操作溝)都要灌水。
8、病蟲害綜合防治
首先要注重采用抗(耐)病蟲品種,合理輪作倒茬,深翻改土,培育無病蟲壯苗等農業(yè)防治措施;其次是加強溫濕度調控,最大限度地降低室內空氣濕度和縮短作物莖葉表面結露時間,不給或少給病原生物侵入和病害蔓延提供適宜的濕度;第三是加強水肥管理,促進栽培作物健壯生長,提高其抗(耐)病能力;第四是改進化學防治技術,包括選用高效低毒農藥和霧化度高的藥械,少用水劑,多用粉塵劑和煙劑,克服施藥頻率過高和大量使用同類復配農藥的傾向。
二、遇到災害性天氣管理措施
1、冬季管理以“?!睘橹?,提高植株耐害能力。在冬季管理中要保持偏低溫度,采取保守的措施,確保植株安全越冬。
2、遇到連陰雨雪天氣,在保溫的基礎上,要多見光。應盡量利用陰天的散射光,即使外界溫度較低,揭開草苫后溫度有所下降,也要在中午前后揭開草苫,讓植株見半小時到1小時的散射光,或者前揭后蓋,以保證植株每天見光。在無溫可保的條件下要加溫。如果連陰天氣時間過長或極端低溫出現(xiàn)時間長,室內溫度持續(xù)下降,就要在溫度降到生長將要受害前進行補充熱量,增加溫度,以確保植株不受寒害。加溫達到生物學最低溫底以上即可,一般為13℃~15℃,不要過高,以免呼吸消耗量增加。
3、陰雨雪天過后要回苫:往往在陰雪天過后放晴時,揭開苫后由于植株水分失衡,導致萎蔫,輕則生長點受損,重則全棚蔬菜死亡,這時要注意采取回苫的措施防止,其方法為當天轉晴后應早揭苫,使其在清早的陽光下就見光,逐漸適應,若發(fā)現(xiàn)植株出現(xiàn)萎蔫時,應及時將草苫蓋上,等植株回復后再揭開,若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還應再把草蓋上,反復幾次即可,也可回苫后結合葉面噴水,調節(jié)水分平衡。
(作者單位: 151600 黑龍江省青岡縣青岡鎮(zhèn)農牧業(yè)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