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當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經蔚然成風,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新思想如雨后春筍一樣大放異彩。從學科教育教學的實際來看,每一個學科都在不斷進行改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甚至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科學課自然也不能例外。這是因為,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學實際中,傳統(tǒng)的教師觀念、教育教學方法,必須主動改革以適應新課改的形勢,比如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輕松愉悅、民主自由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環(huán)境中積極學習,樂于學習,學會學習,以獲得終身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在這樣的課程理念下,我們的小學科學課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呢?
一、熟悉課標,真正領會課標的設計意圖
每個學科的課程標準,是該學科的總領,是該學科教學的導航。在教學中,如果不把握這個“大綱”,我們的教學就注定會偏離“航向”,無法實現既定的教學目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之前,就要深刻領會課標精神和教材的編排意圖,遵循課標的編寫原則,把握教材的主要特點和結構體系。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進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大膽解放思想,勇于更新教育教育教學觀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任何方法都是為過程和結果服務的,而全新的教學理念又是為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選擇服務的??茖W課的教學,在方法的選擇上有別于其他學科,科學課中對于知識的傳授,相當部分是靠實驗操作、探究合作來獲取的,因此,在方法的選擇上就要特別重視合作學習和科學探究方法的運用和提煉。比如將抽象性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單憑依靠我們教師的講授是不可能完成的,也不能這樣做,只有尊重學科自身的規(guī)律,尊重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才能適應這一變化。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科學實踐活動用以吸引學生
科學教材的最大特點是活動數量多、活動類型全、活動可操作性強,而且每個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但無不強調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積淀科學素養(yǎng)和培植探究能力。如在四年級下冊教材中涉及了50多個活動,其中還有10多個拓展性實踐活動。從學生方面看,學生是非常喜歡參加這些活動的,如“搜集天氣資料”、“調查農業(yè)機械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養(yǎng)小雞”、“種茄子”、“發(fā)布天氣消息”等等。學生在這些不同類型的活動中扮演著不同角色,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此外,這些實踐活動的可操作性極強,如四年級下冊書中“水的三態(tài)變化”、“蒸發(fā)”、“小水珠從哪里來”、“固體、液體和氣體熱脹冷縮”、“混合”、“分離”、“混合的變化”、“燃燒”、“生銹”等等,這些活動都在引領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中尋找材料,并積極思考這些科學現象,鼓勵他們能夠自己動腦動手,從而養(yǎng)成熱愛科學的優(yōu)秀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指導學生參與具體的科學實驗時應該講究方法,科學指導,有效指導,比如我們要引領學生自己認識“生銹與除銹”這一科學現象,就可以這樣做:
1.自行準備一鐵塊或者鋼塊;
2.自己動腦尋找一個存放的環(huán)境;
3.經常觀察鐵塊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4.思考鐵塊生銹的外界物理條件;
5.試著思考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6.與課外興趣小組成員一起研究探討;
7.借助互聯網、圖書館等尋找解決的辦法;
8.驗證所獲得辦法的科學性,再次實驗、觀察、記錄、分析;
9.試著撰寫小實驗報告——總結實驗成果。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積極運用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用實踐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熱情
小學生天真、活潑,單靠課堂教學是滿足不了他們的求知欲的,這樣的教學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課堂束縛。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山區(qū)特點,讓學生在校園、家庭、大自然中去學科學。如在教學《觀察綠豆芽的生長》時,我給學生確定了研究問題:“綠豆芽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讓學生明確了實驗方法,要求學生課外實驗,并在一周后觀察兩個花盆里的綠豆芽的生長情況,做好記錄,進行研究。在活動中學生的探究興趣很濃,明白了植物生長是需要陽光的。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意志、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學實際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努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親自去實踐與探究,倡導“真情實感、親自體驗”,并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試驗教學,真正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啟發(fā)、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科學課真正富有失效,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
總之,在科學課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鼓勵學生課外研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還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正確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問題、去發(fā)現問題,使學生真有所獲、確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