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任麗
摘要:本文是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演示實驗的一點看法。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時它能有效的結合課堂教學,它難夠化枯燥為生動,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其作用和要求我們必須清楚。
關鍵字:演示實驗;作用;要求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時演示實驗教學是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實驗形式,它還是教師施展教學藝術的獨特手段。它難夠化枯燥為生動,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其內容和方法有很大的靈活性。對于同一課題的教學,教師可以輔用現(xiàn)成的儀器,用演示實驗把教學內容更精確的展現(xiàn)于學生,或者也可以用自制的教具來進行教學。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的操作表演的實驗。通過演示實驗,可以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另外,通過演示實驗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演示實驗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性實驗。它的主要目的是把研究內容的物理現(xiàn)象實際展現(xiàn)于學生的面前,讓他們對所教學內容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能夠準確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課堂演示實驗的引導和示范作用,能夠為學生獨立的訓練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演示實驗課題的引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學習知識的求知欲望。
首先要根據(jù)課堂內容的需要,選取一些比較生動、有趣、能夠引起學生好奇的或感到意外的演示實驗來很好的引入課題,這能夠促進學生更集中精力的聽課,能更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且,為了更好的發(fā)揮演示實驗的作用,首先在進入課堂時最好能夠先把儀器展現(xiàn)于學生的面前,以吸引學生更集中的聽課。例如在講授初二課本引言部分時,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引言是初二部的開頭部分,也是學生初次接受物理內容,而這一節(jié)課堂效果的好環(huán)將關系到引起學生對物理的興趣,這對以后的整個教學是非常關鍵的。很多老師在設計這一課時,常常苦心思慮,以求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其實對于這一堂課,正是演示實驗的完美體現(xiàn)。這一節(jié)中有幾個演示實驗,如果能把這幾個演示實驗搞好,將能達到一個更好的效果,它將把學生全身心的帶入到初中物理以及以后的物理學習當中,同時做好這幾個演示實驗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在興奮和積極當中,為他們以后的物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興趣基礎。
2、?能過演示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建立概念和對規(guī)律的認識。并通過實驗的觀察和訓練,鞏固所學習到的知識,為他們以后的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一旦碰到一些常生難以理解的,比較抽象的或生活中難以見到的概念和規(guī)律時,教師常用演示實驗來展現(xiàn)出其中的變化過程。而這時的演示實驗將能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豐富的感性素材,幫助他們建立物理概念和認識規(guī)律打下良好的基礎。物理的有些些概念和規(guī)律是來源于實驗的基礎和生活的實踐中,因此通過演示實驗能起到旁敲側擊的作用,能幫助他們逐步形成物理模型,進而理解內涵。比如在講授透鏡成像時,如果沒有采用演示實驗加以理論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這比較抽象的東西,而透鏡成像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那必將影響到下面所要學習的光學中非常重要的透鏡成像的應用,學生們很難能理解照相機的原理,投影器的應用及調節(jié)和放大鏡的原理。因此,充分的利用演示實驗于課堂教學中,有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同時,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由于能提供給學生觀察和不時的訓練的機會比較少,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不但要簡單知識,更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發(fā)揮很好的作用。
3、?演示實驗為學生的學習實踐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演示實驗雖然只是由教師在講臺上操作,但在示范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的介紹和操作能學習這些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操作的步驟和方法,包括實驗過程中的技能;另外,學生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和實驗中實事求事的態(tài)度,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培養(yǎng)良好的作風和習慣,為自已贏得一份永遠的知識。
二、演示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基本要求。
并不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演示實驗用得過多,效果越好。演示實驗在課堂教學中要避免多和雜的特點,要力求達到少而精。每一節(jié)的課堂教學都有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演示實驗在這里面也有不同的目的。每一節(jié)課有沒有必要演示,怎樣演示都是值得我們考慮的要素。而不管是什么實驗,都必須要從最具體的目的出發(fā)。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明確演示實驗的目的。慣性是力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知識,慣性知識抽象又難以理解,大都數(shù)學生在剛學習是對此經常理解錯誤,而把抽象的知識簡單化的手段是利用演示,但配合這一知識的演示實驗很多,可以采用打棋子、抽紙條、彈雞蛋、拋球等等多種多樣的實驗,顯然在這一課堂中可供我們選擇的演示實驗很多。而在演示引入課題和鞏固知識時,教師總要力不熟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和可觀性,力求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思維。拋球的演示雖然簡單,但在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拋球中球的運動是利用慣性,而在跳遠中人助跑也是利用慣性,這樣子可以達到以點代面的效果。而如果需要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和自已的動手能力,那就要選用彈雞蛋。在整個演示中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模型,由于雞蛋學生都能取到,所以留給他們動手實踐的機會就比較多,這可以較好的訓練學生的自已動手能力。因此演示實驗要考慮到課堂教學的目的性,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