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平 馬繼貞
[摘 要] 作為世界上廣泛使用的糧食之一,玉米是全世界產量最高的一種糧食,隨著玉米技術的廣泛深入,玉米種植的不斷擴大,在種植過程中,玉米病蟲害的發(fā)生也越來越影響到玉米的收成。本文主要針對玉米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病蟲害等狀況,對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方案,從而大面積提高玉米的收成,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 玉米 病蟲害 發(fā)生 預防 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065-01
一、玉米大斑病
1.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
玉米在發(fā)病的過程中,主要是從根部開始遭受到危害,逐漸影響到上方,早期發(fā)病過程中的癥狀主要是出現(xiàn)一些小點澄清灰色,并且向周邊散開,霉爛程度長達幾十毫米,不斷擴散,最終導致玉米的死亡。當溫度在16攝氏度到24攝氏度內時,大斑凸臍蠕孢會特別嚴重。尤其在雷雨天氣或者濕度較高時,這種癥狀會特別明顯。
2.防治方法
在種植過程中,不能連續(xù)種植玉米,要選擇具有抗耐病較強的雜交,總之,盡量要消除一些帶有病原的土壤中的病株,在防蟲階段要做好預備工作,種植玉米時,要防止災害的發(fā)生,采用先進的種植方法,增強玉米對于環(huán)境的抵抗能力。
二、玉米病毒病
1.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容易感染病菌,尤其是有一些癥狀玉米,主要出現(xiàn)的癥狀有:根部出現(xiàn)褪色并且向周邊擴散,顏色不勻,其中,粗縮病的主要癥狀是玉米長得矮小,并且彎曲。在玉米矮花葉病發(fā)生石牙蟲傳播了大量的疾病,從而影響到玉米的正常生長,使玉米生長速度變緩,而且玉米本身也容易枯萎。
2.防治措施
首先,從玉米的選種方面選擇抗耐病性較強的玉米,其次,在藥劑的選擇方面,需要采用一定有效的噴霧姜芽蟲等來消滅害蟲,技術方面也要加強,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防蟲的問題。
三、蚜蟲
1.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
癥狀牙蟲是一種依附在玉米上的蟲類,主要靠吸收玉米的營養(yǎng)來使自己生存,危害是使玉米變得枯黃,甚至死亡,對玉米收成有的極大影響。 牙蟲是一種結構較為復雜的種類,其特征是孤雌生殖和兩性生殖兩種交替繁殖,因此多以群居生活,密集在玉米生長的地方。
2.防治措施
主要還是采用一些有效的藥劑來防治或者利用天敵。
四、玉米青枯病
1.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末期生長階段經常發(fā)現(xiàn)的一種病狀,主要表現(xiàn)為玉米葉片青枯并且褪色,玉米桿很容易倒伏,甚至枯萎死亡,這種病狀,主要是有一些菌類感染引起的,包括鐮刀菌和腐霉菌,土壤一旦濕度較高,或者天氣比較潮濕,都會引起這樣的癥狀。
2.防治方法
在品種的選擇方面可以選擇較好的品玉米品種,并且在技術方面重視排水措施等。
五、絲黑穗病
1.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
此病是玉米在苗期芽鞘入侵時常見的一種系統(tǒng)性玉米病害,病的果穗比正常的果穗要短,在開花期沒有花穗,總體上也容易枯萎??梢曰烊胍恍┓柿系剑林袕亩沟脕砟隃囟壬仙龝r,通過厚垣孢子借幼苗來,萌發(fā)。土壤一旦過于干燥和溫度較低時,都會影響到幼苗的生長速度影響幼苗的感染幾率。
2.防治方法
在玉米選擇的品種上,要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并且最大程度消除土壤中的有關病菌,減少病菌的發(fā)病率,一旦有病株要及時處理,保證幼苗的健康成長。
六、地下害蟲
1.癥狀及發(fā)生規(guī)律
地下害蟲通過使用幼苗的根經來生存,導致幼苗的死亡或者枯萎。地下害蟲,一般在白天活動較為頻繁,目前危害較大的為第十代幼蟲他們通常以咬食幼苗為主從而引起幼苗的死亡
2.防治方法
可以隨時清除雜草叢然等從病原上解決害蟲的危害,并且在種植時江一定的藥劑插入玉米幼苗中增強其抗病能力針對玉米常,遇見的病狀進行有效的分析
七、總結
隨著玉米種植的不斷擴大,玉米蟲災害問題需要不斷加強預防和控制,病蟲害發(fā)生與防治措施上的分析也要不斷改進。本文通過分析不同的玉米害蟲及其癥狀,研究了玉米害蟲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發(fā)生的規(guī)律,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防治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高潔.特用玉米抗絲黑穗病遺傳分析及其病菌致病性的遺傳多樣性[D].吉林農業(yè)大學,2005.
[2]張玉花.玉米田主要病蟲害危害癥狀與防治措施[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01:132+134.
[3]王玉梅.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01: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