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華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通過教學設計,對教學資源及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規(guī)劃,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手段,構建合理的教學結構,是保證和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教學設計要突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內在素質的培養(yǎng),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打好堅實的基礎。要使我們的教學設計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實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
一、實現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而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再學習能力與學習過程中的發(fā)展能力。為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按著新課程標準,實現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完成從傳統(tǒng)的知識講解者和傳授者向學習的指導者、課堂的組織者、教學的參與者和促進者的角色轉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僅注重學習的結果更注重學習的過程。從單純傳授化學知識技能向既傳授一般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又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轉化。
二、實現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
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師生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在高中化學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采取恰當的方式,使課堂氣氛保持亢奮的狀態(tài),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找準問題切入點,用生動、緊張、活躍、和諧的探索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我們問學生鈉能否將硫酸銅溶液里的銅置換出來?許多同學認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鈉排在銅的前面,所以能將銅置換出來。針對學生的認識,我將一小粒鈉投入硫酸銅溶液里讓同學觀察,結果并沒有紅色的銅析出,而且生成了藍色沉淀,還放出大量氣體。與學生原來猜測結果相反的教學情境,引起了學生的好奇與思考,“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的疑問調動了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課堂教學在懸念中被激活。
2.實行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和諧的課堂師生關系。增加對的學生感情投入,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發(fā)展,把微笑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和環(huán)境,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過程。教學語言要盡量生動、活潑,富有激情,善于誘導。少一些直敘,多一些設問,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為什么”,巧妙叩開學生思維的閘門,點燃思維的火花。既關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充分展示學生的學習個性和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又要妥善處理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努力達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學境界。
3.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表現的聲光、色形,圖象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效果,降低教學梯度,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積極主動而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學習“晶體結構與性質”時,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將NaCl、CsCl、CO2、金剛石、石墨等晶體的內部結構空間立體圖,從不同角度真實、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并且通過動畫效果,配以教師的簡單講解,分析這些晶體的形成原因。學生在興致盎然中明確了所學晶體類型的內部結構,掌握了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三、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化學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發(fā)展協(xié)作互動的過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針對新課標的要求,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將“講堂”變成“學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轉化,由接受式向探索式轉化。讓學生學會獨立發(fā)現化學問題,對問題想問、敢問、會問。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為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氛圍,引起學習者之間互動的需求,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以“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為例,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金屬腐蝕和防護的實驗探究,在教師的指點下,研讀教材,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從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和已有的知識積累中自主、合作分析出金屬腐蝕的原因和類型,明確化學腐蝕及電化學腐蝕的含義和本質,理解電化學腐蝕發(fā)生的條件,掌握常見的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法,并結合前面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探究教材沒有給出的鐵的吸氧腐蝕與析氫腐蝕的區(qū)別。只有學生掌握了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科學探究的有效方法,化學學習才會有一番新天地。
四、實現教學反思的習慣性與深刻性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一個成功的教師就是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積累經驗,在經驗中學習而不斷成長起來的。所以,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要使課后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成為一種習慣,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際效果作為衡量標尺以提高反思的深刻性。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這個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圍繞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四種基本學習來設計課堂教學,教學過程就會更加切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就一定會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