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艷平
摘要:本文通過對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的現(xiàn)狀分析,詳細地介紹了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只有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才可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各種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適時施教,在學生成長的最佳時段,教師幫助其樹立起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誦讀習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這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機遇。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現(xiàn)狀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并且讓人終生受益.教育學家克魯普斯卡針對這一內容對小學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表明:閱讀課外書籍的同學比沒有閱讀課外書籍的同學的成績優(yōu)秀很多,而且閱讀課外書籍的同學更加善于獨立學習。所以要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課外閱讀有著重要的作用。
1.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1.1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
當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令人擔憂,“功利閱讀”的現(xiàn)象仍占主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相對較短,品種也不夠豐富。主要表現(xiàn)為:
1.2學生無課外閱讀的時間2.學生無課外閱讀的空間3.學生無課外閱讀的興趣與習慣
分析原因。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造成學生閱讀空間越來越少這一普遍現(xiàn)象的原因有五方面:一是應試教育的盛行,促使部分學校、家庭更多地看重分數(shù)而忽視學生的素質,致使學生的閱讀時間被擠占,閱讀資源配置缺乏,嚴重壓制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二是在以聲音和圖像為媒介的廣播、影視、電腦、網吧等占據著信息前臺的今天,閱讀枯燥的文字,對小學生來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耐得住寂寞,靜下心來仔細品味讀書帶來的樂趣的興趣。三是大部分小學生、每天用于課程學習的時間至少要9個小時,再無更多精力閱讀課外書。迫于學習的壓力,他們不得不放棄課外閱讀,長此以往造成閱讀感覺麻木,興趣缺失。四是有一部分學生走向了非課本不讀的功利閱讀極端。五是個別學生缺乏老師、家長引導與環(huán)境的熏陶,閱讀意識較差,缺乏課外閱讀的意識。
2.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2.1精心推薦課外讀物,引發(fā)好奇心
2.1.1推薦適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讀物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心理、大腦、神經系統(tǒng)隨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會發(fā)生不同的階段性的變化。向小學生推薦讀物,必須要有階段性、層次性、多樣性。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因為年齡小,無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注意力往往比較直觀,所以,應當向低年級學生推薦一些以注音插圖的童話、兒歌、寓言、科普故事等,推薦的讀物最好是以名篇為主,因為,小學生的讀書啟蒙應當讓小學生首先接觸的是水平較高,趣味性較強,能引發(fā)好奇心的讀物。中、高年級的學生識字量有所増加,認知能力也不斷提高,向其推薦的讀物應當較低年級學生上個層次。
2.1.2推薦與現(xiàn)實生活比較貼近的讀物
向小學生推薦讀物一定要與現(xiàn)實生活比較貼近。讓學生走近生活,從小培養(yǎng)把握時代脈搏,增強與時共進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梢詾樾W生訂閱《少年月刊》、《小學生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fā)報》等,也可指導學生收看《新聞聯(lián)播》、《科技博覽》、《動物世界》等節(jié)目。
2.2激發(fā)讀書興趣,培養(yǎng)讀書主動性
興趣是小學生對活動產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條件。因為小學生只有對閱讀具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地去投入,把自己的全部活動集中地指向讀書,與讀書有關的神經活動才會處于最佳狀態(tài),他們在讀書活動中才能夠體驗到歡樂和情趣。激勵他們抑制疲勞,克服困難,持之以恒地讀下去。怎樣才能把小學生的認知活動集中地指向閱讀興趣呢?首先要“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源。
2.2.1以教師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生因其身心發(fā)展幼稚,認知能力較差,最易產生的是模仿性,老師愛什么,學生也會愛什么,家長愛什么,孩子亦愛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首先對讀書要有較大興趣,給學生以表率作用,產生強大的感染力,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自己首先要喜歡讀書,可以在教室里設一個教師書架,將自己平時急需的書籍擱置在那里做出個“樣子”讓學生看。每天晨讀,教師一定要率先朗讀,非常投入地讀,讓自己的閱讀作用產生“閱讀情感場”,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讀書“磁場”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中去。教師的示范作用潛移默化,引人入勝,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情趣,引發(fā)學生的讀書愛好。
2.2.2以讀物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學習的最好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布魯納)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學習的興趣已經產生了,但是學習材料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愛好特點,如果我們只注重閱讀興趣的誘發(fā)而忽視閱讀材料的趣味性,那么,學生的閱讀興趣很難持久。要使學生的閱讀興趣越讀越濃,越讀越投入,必須讓學生選擇適合自我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的讀物,這樣,學生才會喜歡讀,愛不釋手,食不知味,廢寢忘食。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學生的愛好選擇那些圖文并茂,語言生動,情趣橫生,具有吸引力的符合學生胃口的興趣讀物,讓他們成為小學生的“精神快餐”,使他們隨讀物所描寫的情節(jié)或喜,或悲,在忘我的陶醉中產生強烈的讀書熱望。當然,所選讀物內容一定是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一本好書就是一位良師益友”(法)貝納丹。讓學生從讀書的樂趣中找到最好的伙伴,這個伙伴也可能成為這個學生終生的伙伴抑或是事業(yè)成功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