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鳳
摘要:多媒體是一種較先進的教學工具,是教與學的輔助手段,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睞。傳統(tǒng)語文學習的對象主要是語言文字,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使圖像、聲音、視頻的運用與文本一樣便利,它們不再局限在少數(shù)人專有的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而是與文本融為一體,成為表達思想的共同方式。
關鍵詞:語文;直觀;教學
從當前的多媒體作品來看,多媒體與文本的融合有三種方式:一是像過去語文課文中的插圖或朗讀時的背景音樂一樣,對文本的理解起輔助作用;二是以多媒體的表達為主,文本起補充、說明性的輔助作用;三是像文本一樣都是表達思想的主體,如果刪除多媒體部分,思想的表達就不完整,文本也得不到順暢的解讀。語文課程則側重利用信息科技表達思想內容的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文本媒體與其他媒體一起完成交際任務的能力。正因如此,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確讓我嘗到了多媒體教學的甜頭。
第一,利用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借助多媒體教學,它能有效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景物,用電教手段充分展示出來,調動學生的感官功能,為突破課文的難點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氛圍。總的來說,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課程的目標應該符合這個總體目標,為培養(yǎng)信息時代的人才服務。同時,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服從人才培養(yǎng)總體目標的前提下,它應該有自己的側重點和特殊任務。例:《紫藤蘿瀑布》是一篇富有詩意的美文。在初讀課文后,我問:“瀑布是什么樣的?作者抓住瀑布的什么特點來寫?結果學生回答的是零零碎碎,沒有條理。后來讓學生看投影圖片,他們對瀑布的壯麗景象,瀑布的色、形態(tài)有了初步的印象。接著放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分別找出瀑布的聲、色和形態(tài)的句子,旨在讓學生從瀑布的色、聲、形態(tài)三方面感知文的壯麗。再如《江上漁者》這首詩,它描寫了捕魚的小船在大風浪中驚險的場面。文中的插圖是平靜的畫面,由于實踐經(jīng)驗不足,學生又極難體會到小船處于風浪中的場景。為了優(yōu)化教學效果,我采用電教手段,用抽拉式的投影片,向學生演示了小船在風平浪靜和風浪撲擊中的不同情景。通過直觀比較,學生體會到了兩種不同的情景,并能體會到捕魚者的艱辛與危險,從而對詩歌表現(xiàn)的主題理解得很透徹。在信息時代,計算機與網(wǎng)絡的操作技術成為語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比紙和筆的操作更復雜,更具技術色彩。同時,多媒體和超媒體技術豐富了人類思想的表達手段,非文本的可視化媒體將與語言文字緊緊地融為一體。寫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規(guī)的過程中,更把寫字作為一項基本技能來抓。書寫對于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一項艱辛的勞動。在此過程中,假如教師運用傳統(tǒng)的手段一味地要求學生反復地抄寫,就會造成學生對書寫作業(yè)的厭惡,進而影響識字乃至整個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運用一些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對此生新奇感。再加上多媒體教學的形象直觀性,使學生容易掌握字的寫法。例如:對于某些筆畫較多的字,我就采用投影復片的方法,一筆一筆分解給學生看,這樣學生就能非常直觀地知道了這個字的筆順、筆畫,還能準確掌握書寫的間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在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讓他們不看投影邊學邊畫邊書空,這樣學生對于這個字的記憶就比較深刻。因此,語文教學中配上多媒體教學,就能使抽象化為形象、直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利用多媒體教學,生動有趣。
多媒體與網(wǎng)絡技術能模擬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現(xiàn)實社會,使語文教育目標更富有真實的交際價值,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學用一體化。多媒體教學,它具有趣味性的特點,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它能使單調乏味的教學變得趣味盎然,使無聲化為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設計《荷花》一課的導語時,為了一開始就吸引學生,我先投影一幅自制的荷花圖:鮮艷的色彩、各式的花姿,學生仿佛聞到了花香;接著,我又播放課文的范讀,并配上美妙的樂曲,陶冶學生的情操,讓他們心境舒暢地融入此情此景之中來欣賞語言文字的美。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分析第二自然段時,我又借助投影出示不同姿態(tài)的荷花圖,并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對自己喜愛的一種姿態(tài)的荷花用自己的語言說一段連貫、通順的話。學生通過看、聽、說、評,對各種花的姿態(tài)印象極深。學生興致濃厚,課堂效率也相應提高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使全體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梢姡枚嗝襟w教學,對創(chuàng)設情境、產(chǎn)生求知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利用多媒體教學,靈活方便。
多種形式多媒體教學的合理使用,是教師完成傳遞知識、培養(yǎng)情感及反饋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聲情并茂的課文配音朗讀,為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奇效;遮幅式、抽拉式、復合式等投影片的演示,使學生入情入境,激活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了;另外,投影片又代替了一塊又一塊小卡片,減少了“掛上去、取下來”而造成學生視線易轉移的麻煩。它的使用方便又靈活,而且具有容量多、密度大的優(yōu)點,在鞏固練習、作文評改中這些優(yōu)點尤為突出。語文學習領域的廣闊性拓展了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這必然要求語文課程采取主動、開放的姿態(tài),積極引導學生接觸各種主題、各種風格的語言學習材料。既可以選擇貼近社會發(fā)展的社會歷史作品,如時代主題、斗爭、革命、愛國主義、群體意識,又可以選擇講人性,講親情、愛情、友情,講平凡小事,講普通生活與工作的文章;既可以選擇革命文學,也可以選一些改良、保守、通俗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但在信息資源極大豐富甚至極度泛濫的背景下,更要注意語言學習范例的選擇,一方面要積極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也要正確處理好精讀與泛讀的關系。
總之,多媒體教學的一些嘗試,讓我感到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是傳統(tǒng)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岸嗝襟w”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親密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