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春
摘要: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tài),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精心設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等就是營造語文課堂學習氛圍的好方法。
關鍵詞:營造;課堂;語文;氛圍
課堂學習氛圍,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tài),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數(shù)學課堂氛圍,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氛圍呢?
首先,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精心設計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的課堂學習氛圍。我們知道制約課堂氣氛的要素很多,比如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教師。實踐證明教師只有通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充分依據(jù)所學,充分依據(jù)具體的學情并且科學而合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精于構思,精于設計,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1.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充分把握住最佳的教學心態(tài)
教師教學的心態(tài),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情緒,它是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反映,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xiàn),要保持教學時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首先,課前準備要充分。課前應認真仔細地做好準備工作,特別是對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學各主要環(huán)節(jié)能歷歷在目,做到教學過程清新、結構合理、方法恰當、內(nèi)容適度,符合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課前準備充分,是教師形成教學最佳心態(tài)的重要條件,這也是教師獲得課堂教學自信心的基礎。其次,進行教學要投入。教師一旦走上講臺,就要心無雜念,快速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學藝術去煥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tài)等體態(tài)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shù)學知識高尚的情趣。課堂上,教師的授課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情緒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而教師需要在課前學會在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不要把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和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和普通人一樣,日常生活中語文教師也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教師一定要能夠理智地加以克制,并作出及時調整。此外,我們還需要對課堂上的一些突發(fā)事件作出及時處理,要善于發(fā)揮我們教學機智,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只有教師教得投入,學生才能學得專心,良好課堂氣氛才能順利形成。此外,還要善于發(fā)揮教學機智,妥善處理課堂中的偶發(fā)事件。同時,教師要提高對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終保持最佳的教學心態(tài)。
2.留心觀察,準確把脈,科學診斷課堂學生學習心理的狀態(tài)
準確診斷課堂學生學習心理狀況是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前提和基礎。診斷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心理測量法等。我國學者柳夕浪根據(jù)課堂心理氣氛的內(nèi)涵,從課堂敢為、課堂不適、課堂交往、課堂態(tài)度等四個方面編制了《課堂心理氣氛調查問卷》。其中課堂敢為主要調查課堂上學生是否敢于講話、不怕出差錯的傾向;課堂不適主要調查課堂上學生是否產(chǎn)生焦慮及其焦慮程度;課堂交往主要調查課堂上學生與他人交往的愿望、交流學習的情況;課堂態(tài)度主要調查學生基于對課堂學習目的的認識而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根據(jù)調查結果可以了解課堂心理氣氛的現(xiàn)狀。
3.建立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交流,平等對話
師生關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與學雙方都會沉浸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之中。教師講解激情滿懷,生動傳神,學生學習全神貫注,興趣盎然。反之,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必然會感到一種心理壓力,教師教學也不能得心應手,課堂氣氛勢必沉悶、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chuàng)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礎。平日,教師要注意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的差距,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要允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允許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質疑問難,對他們充滿愛心、關心、熱心、耐心和信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
其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比如,讓學生保持最佳學習心態(tài)?。任何學習過程都存在著復雜的心理活動,在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生學習的表現(xiàn)與效果截然不同。當學生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時,學習情緒高漲,專心致志,課堂氣氛熱烈而愉悅。為此,教師應注意:(1)把微笑帶進課堂。微笑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學生的心靈。當學生思想走神、思緒信馬由韁時,充滿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學生“迷途知返”;當學生答問受挫時,滿懷鼓勵和依賴的微笑,能使學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當學生板演成功時,飽含肯定和贊賞的微笑,能使學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強的求知欲。教師親切的教態(tài)、愛撫的目光和鼓勵的言語,能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和融洽的合作氣氛,使學生形成和保持積極主動的良好學習心態(tài)。(2)讓學生在愉快學習中增加感知,增加學習體驗和情感體驗,進而享受成就感。只有學習或者活動變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享受,我們的學生才有可能樂學、會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