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成難
1
貴喜躺在床上第四天,村頭的瘸四來了,在門外敲了一陣,沒見動靜,曲下瘸腿從狗洞爬過去了,進屋見頂棚漏下的光柱正打在老貴喜睜著的眼睛上,才抖嗦了癟唇說起話來。瘸四說,還以為你死了呢。
瘸四從水缸里舀了一碗水咕咕咚咚喝了,又舀一碗放在貴喜床邊。瘸四說,莊上人都以為你死屋里了。停了一陣,又說,也真是的,一頭死牛——瘸四說完把窗扇推開,把礙腳的東西踢到一邊,然后又從狗洞爬出去。
瘸四走后,貴喜起來了,將那碗水喝個精光,渾身方才有了絲力氣,他打開門,先用鼻子嗅了嗅,再邁出腳去??諝饫锔筛蓛魞舻模硕斓母刹菸秲菏裁炊紱]有,不像那幾天,即使關(guān)上門,堵上窗,肉味兒直往屋里鉆。貴喜在門邊坐下,蜷了腿,身體縮著,這就看見腳旁有一碗肉。他猛地站起來,抬起腳,將碗踢翻了,白瓷碗悠悠蕩蕩在地上滾了一圈,把黑乎乎的肉塊和湯汁涂了一地。貴喜傻愣了,然后哇地哭出來,他張大著嘴,大概過于悲憤或傷心,竟沒有發(fā)出聲音,哭了一陣,又蹲下去,把肉塊小心撿起來,一塊一塊的,在碗里仔細放好。拿上鍬,在牛棚下將肉連碗一同埋了。
埋了肉,在微微凸起的“墳”邊坐下,轉(zhuǎn)臉看見牛棚下的食槽,眼淚又婆娑了,他把食槽挪過來,一直挪到身邊。食槽空的,覺得自己的心里也是空蕩的,他說,牛死了呢——他對食槽說,食槽朝他張著大嘴。我的牛死了呢。他又說道,食槽沉默著,他絮絮叨叨說了很久,從來都沒有這么的想說話似的,說著他死去的牛,說著過去的那么多年年歲歲,他抱著食槽,把頭俯下來,好像要把肚子里的話一點不剩地倒進食槽。
2
老貴喜還是小貴喜的時候,就一個人過日子了,那時也不過五六歲,住在小王莊東邊河岸上的土坯房子里。他的母親早死了,生下他沒來得及看一眼就咽氣了,他的父親老恩民在莊上一個叫朱伯富的人家干活,給二十幾匹馬和十來頭牛喂料。晚上老恩民就擠在這些牛馬之間,半夜再悄悄爬起來,把白天塞衣兜里的饅頭或燒餅帶回去。他坐在床邊喚小貴喜,喚不醒的時候就把饅頭或燒餅遞到他嘴邊,小貴喜竟也張開嘴,笑得咧著嘴吃個精光。第二天醒來時,父親已經(jīng)走了,只有齒縫里還留了一些殘物。他用指頭小心摳出來,還能辨得出是燒餅還是饅頭,要是齒縫里什么都沒留下,不知道吃下的是什么,只有肚子鼓囊囊的,就會懊惱起來,恨自己睡得太沉。
朱伯富朱老爺?shù)募倚≠F喜也去過,七歲時,被老恩民牽在身后穿過朱家一進又一進的院子,一直來到父親的牛棚。那一天小貴喜跟著父親在朱家走進走出,吃了兩個油餅,在草堆上睡了一覺,還看了一頭母牛產(chǎn)小牛——朱家的幾個傭人都來了,圍著母牛站了一圈,小貴喜蹲在他們的身后。天黑時,小牛生下來了,也是一頭毛色純正的黑牛,睜著眼睛懵懂地看,小貴喜覺得那雙眼睛是看著他的,他向它招手,它還是一眨不眨地看著,然后突然站起來向人群蹣跚走來,剛走幾步摔倒了,被兩個傭人抱到母牛懷里。這時小貴喜看見母牛的嘴邊放了一個食槽,很漂亮,食槽底部箍了一圈銅皮。
沒幾天那頭小牛就被抱到小貴喜的土坯房子里了。他的父親老恩民死了,說是馬棚的頂突然掉下來,砸死了。后來某一年小貴喜去過朱老爺家,特意去看了一下馬棚,那個頂一直沒修,漏出很大一個洞,他仰著腦袋看著那里,從洞里可以看見外面的天空,他覺得父親好像是從那個洞里一躍,躍到天上去了。
送牛的人走后,小貴喜沒有哭,而是把牛抱在懷里,抱了一會兒,突然對小牛說,我給你取個名字吧,以后就叫恩民吧。
后來,小貴喜發(fā)現(xiàn)恩民原來是個跛子,它的一條腿比另外三條腿細得多,走路時一崴一崴的,隨時都像要磕下去。小貴喜撫著恩民的細腿說,沒事的,你是跛子我也要好好待你的——
白天恩民被小貴喜帶到村北的土坡上吃草,恩民走得慢,小貴喜不催,也慢悠悠地牽著。晚上他讓恩民睡在自己的床板下,夜里聽恩民呼哧呼哧地反芻,小貴喜睡不著,就把身子探下來,黑暗里撫摩著恩民的背。遠處有人在拉二胡,悠悠蕩蕩地一直傳到河的南岸,小王莊的瞎子又在唱歌了:大路彎彎啊一條龍,一家富裕啊九家窮。窮人半夜就起身,誰人睡到太陽紅……小貴喜閉上眼睛仔細聽著,這就想起了父親,淚水從閉著的眼縫里往外流,止都止不住,于是把手又伸下去,一寸一寸地撫著恩民的背。突然有一天,貴喜感到身下的床板被恩民頂了一下,這才發(fā)現(xiàn)恩民已經(jīng)長成大牛了。
長成大牛的恩民個頭已經(jīng)超過貴喜了,走路仍然一崴一崴的,但走得很快,走得快的時候,恩民就停下來等一等貴喜。他們從村北的土坡?lián)Q到南面的河岸,又從南面的河岸轉(zhuǎn)到西邊的大堤上,貴喜好像要讓恩民把村里每個地方走個遍。一次他牽著恩民經(jīng)過打谷場時,發(fā)現(xiàn)聚了很多人,人群里有人說,貴喜你把牛牽來干什么,正開大會呢。于是貴喜就把恩民拴在旁邊的榆樹上,他也隨著人群向臺上看,竟看見了朱伯富朱老爺。不過朱老爺沒有像往常那樣坐在太師椅上,而是被反綁在一張板凳上。說朱伯富綁在板凳上,倒不如說板凳被綁在他的背上,直杵杵的,好像是背上長出的一個犄角,這就使得朱伯富十分怪異了。
臺上的人用桑樹枝條抽了朱伯富,每抽一次,臺下的人就振臂高呼,他們異口同聲地喊著,打倒地主朱伯富!打倒地主朱伯富——貴喜不知道怎么就打倒朱伯富了?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跟著一起喊,他想到自己的父親就是死在朱家的,心里十分悲憤,可剛要舉臂,又看到恩民正在遠處看著他。貴喜放下手臂,傻愣愣地站著,站了很久,被人群推來搡去,人群后來又調(diào)轉(zhuǎn)方向,像水一樣地涌向朱家。貴喜也跟著去了,他看見好多人砸著朱家的門和窗戶,好像那些門窗是他們的仇人,貴喜不知道小王莊的人什么時候跟朱伯富有的深仇大恨,他們把朱家的東西往外搬,有人扛起一張榆木板凳走了,也有人揣了一把光緒年間的菜刀,貴喜什么也不想拿,卻想起那年跟父親來朱家的情景,好像都過去很多年似的。
他又穿過一進一進的院子,一直走到父親的馬棚,那些牛馬都不見了,只剩下空蕩蕩的院子,有人沖過來,點著火把,又涌來很多人,用斧頭朝馬棚砍,砍斷了柱子和馬槽,正要敲碎一個銅皮緊箍的食槽時,被貴喜一把抱著了。后來,這個食槽就被貴喜帶回了家。
貴喜在河里把食槽洗得干干凈凈,又用稻草將銅皮擦亮,他把食槽放到恩民跟前,說,還記得這個吧。恩民正低著頭,抬眼瞥了一下又轉(zhuǎn)過去。貴喜就往食槽里倒了一些青草,見恩民轉(zhuǎn)過臉來,方才樂了,他一邊看著恩民一邊用手在它背上搓著。
沒幾天,貴喜分得一塊地,地主朱伯富的。分到地的那天,貴喜把恩民帶過去,在南壩上,地有七分,呈三角形。貴喜沿著地壟走了一圈,又牽著恩民走了一圈。地里正長著苜蓿,一尺來高,風(fēng)一吹,起起伏伏的。貴喜的腳有些癢了,脫了鞋走進地里,土松軟得很,從腳丫里綿綿地往上擠。貴喜又覺得身上癢了,便脫了褂子躺下來。這一晚,貴喜沒回去,和恩民躺在苜蓿上一直到天亮。
貴喜在林子里相中一棵彎度合適的桑樹,砍下來修成一架犁,又用一籮山芋換了個銹了的犁頭,磨了兩日才見白亮。貴喜把恩民牽進地里,架上犁,吆了一聲,恩民就乖順往前走了。地被翻開了,像水波一樣向前涌動著,露出一片新綠。傍晚的時候,天邊紅彤彤的,小王莊瞎子的歌聲從遠處飄來:梔子花兒啊兩頭黃,油燦燦的肥肉把它嘗,白天不再喝他稀湯粥,晚上不再睡他牛圈房……
很多年后,貴喜總是會想起這一天,想起這一天遠處的火燒云映在恩民眼里的輝煌,想起白楊樹伸向天空干凈而明亮的樹枝,想起連綿的大堤和大堤下他的七分地……
3
秋天的時候,貴喜在地里播了麥子,來年春上,麥苗拔節(jié)了,麥子磨出的面粉可以吃上大半年。割了麥子,再種上水稻,秋天的時候,又能吃上新米。但這一年,地里成熟的稻谷沒有走向貴喜的糧倉,它們都去了“公社”,貴喜的七分地也歸了公社,小王莊的人紛紛把灶都砸了,騰起的塵煙幾天都沒有落下,柴火稻草抱出來了,鐵鍋送到了煉鋼廠,廣播里有人大聲播報:吃食堂了,今后吃飯不要錢了——
小王莊的人很久沒有聽到瞎子唱歌了,他的聲音淹沒在村頭的廣播里。每天都有新的消息從廣播里傳出來,這些消息讓小王莊的人振奮不已,煉鋼的煤炭沒有了,小王莊的人就把家前屋后的樹伐倒抬過去;第一塊鋼鐵快要煉出來了,需要大家敲鑼鼓氣,拿出家中能敲得響的銅盆、鋼鍋、甚至是鍬頭,貴喜也想把食槽拿出來,那個底部被銅皮裹著的地方應(yīng)該也能發(fā)出聲音。他摸了摸銅皮,還是將它悄悄藏了起來。整個小王莊沸騰了,各種鐵器發(fā)出的聲音尖銳刺耳,半天工夫,這些發(fā)出響聲的鐵器就被送進了煉爐里。
恩民也劃到了公社,白天在公家的地里一遍遍地犁著,晚上就住在村委會隔壁的牛棚里。農(nóng)閑時候,小王莊的人在南壩挖河修渠,下工了,貴喜就去看看恩民,抱一捆草,看恩民呼哧呼哧地嚼著。有時貴喜也把恩民牽到南壩的七分地,地里已經(jīng)不再種水稻麥子,種上了公家的山芋,山芋的莖葉是褐紅的,矮趴趴地伏在隴上。貴喜就坐在田埂上傻傻地看,看累了就躺下來,躺得久了再繞著七分地走一圈。
又過幾年,七分地里的山芋也沒有了,上一年撒下的稻種被人偷偷刨掉了,大堤下連綿的田野寸草不生,槐樹榆樹的枝頭一整年都見不到綠色,路上走動的人少了,省著力氣躺在屋里,廣播也停歇了好多天,只有瞎子還斷斷續(xù)續(xù)地在唱:通洋河的水哎底朝天,小王莊哎遇災(zāi)年……那些聽著瞎子唱歌的人,實在想不通這廣袤無邊的大地上竟刨不出吃的,他們一邊想著一邊走著,爾后,頭一歪就倒下了。也有人爬上屋頂,把煙囪上積了多年的鍋灰刮下來,黑色的鍋灰讓他們想起那些年燒煮的食物,于是一遍遍嗅著。吞下的鍋灰使肚子漲起來,漲得走不動了,便坐在屋頂看著光禿禿的小王莊,看著頭頂?shù)奶柋热魏我荒甓寄[脹了似的。
公社的幾頭耕牛也宰吃了,只剩下恩民瘦得躺在牛棚里,貴喜不知從哪兒找到的干草,隔天就送來,他躺在恩民身旁,看恩民的骨頭像要把皮刺穿似的。
冬天到來的時候,有人打起了恩民的主意,他們在二更夜鉆進了牛棚,在恩民已干枯的腿上剮走了一塊皮。第二天,偷牛肉的人被抓起來,綁在學(xué)校的旗桿上,脫了衣服用鞭抽,半個小王莊的人都來看這個“破壞生產(chǎn)力”的壞分子。教育過后,偷肉人放了,隔天,再被抓起來——太餓了,又偷。突然有一天,人們發(fā)現(xiàn)那頭跛牛不見了,牛棚里干干凈凈的,有人說是牛成了仙,駕朵云飛走了,也有人說牛被貴喜藏起來了。后一種說法的人拍著胸脯,稱自己夜里起來撒尿看見的,貴喜扛著一頭牛穿過了小王莊——
可是,一些日子之后,連說這話的人都感到懷疑了,他想那一晚自己是不是睡得迷糊了,還有,即使再瘦的牛,一個人怎么能扛得動呢。
然而小王莊的人已經(jīng)不再談?wù)撨@些了,他們不愿把力氣花費在這些不能填飽肚皮的事情上。每天都有餓死的人,用席子裹了扔在通洋河的堤壩上。春天的風(fēng)已經(jīng)吹來了,依舊沒有改變小王莊褐紅的土地,綠色逃走了,好像忘了回到大地了。
整整三年的時間,那些熬過來的人終于在這一年的春上看見了綠色——毛針草冒出來了,蒲公英冒出來了,巴泥草也從地下冒出來了,他們這才知道綠色原來是跑到地下去了,跑反了方向,跑得太深太深,跑了三年才找到回來的路。
4
堤岸上的垂柳又躥出一人高的時候,貴喜和他的?;貋砹?,那天小王莊的人正在地里上工——收割大片的油菜,起先看到他們的是一個孩子,然后小王莊的人都往路上看過來,他們從那頭牛的走路姿勢判定它就是那頭跛牛。
貴喜的土坯房子被雨水沖塌了,他在原先的七分地旁搭了兩間草棚,碎石塊壘的墻,蘆葦蓋的頂,貴喜每天牽著恩民在七分地周圍轉(zhuǎn)一圈,然后穿過小王莊的泥土路去北村吃草,人們不知道過去的那些災(zāi)年他們是怎么度過的。牛壯了,倒是貴喜,而立之年卻腰弓背駝,有人說是背牛的那次落下的——說是貴喜背著他的牛一直往北走,一直背到?;謴?fù)了精神氣兒,他牽著恩民仍然向北,走到?jīng)]有人煙了,走到水草充沛了。這個說法在小王莊逐漸散播開來后,甚至有人從家里翻出一張破舊的地圖,查看并揣摩,他們的手指沿著彎彎曲曲的線條向北移動,然后又驀地停下,若有所思地說道,貴喜怕是到國外去過了——
這一年,貴喜和他的牛在草棚里只呆到冬天,初雪覆蓋時被帶走了,恩民又歸了公社,貴喜被關(guān)進學(xué)校廢棄的一間屋里。和他關(guān)在一起的是瞎子,白天掛上“反革命”的牌子,押到各個村莊去游行批斗——他們的棉衣被鐵叉撕開,帶著冰凍的鞭子抽在身上。晚上又被趕到地里散大糞,瞎子看不見,背著糞筐跟在后面,兩個人搖搖晃晃地走一段路,爾后都倒在田埂上了。貴喜把四肢攤平,整個人都貼著地面,由于寒冷,泥土都凍得硬邦邦的,像無數(shù)緊握的拳頭。大地正在聚集能量。他想起自己的七分地,想起分得地的那一天,貴喜想不通那塊地怎么又不歸自己了呢?
后半夜時,露水漸重,打濕了衣衫,瞎子醒過來了,看看頭頂寥落星空,突然唱起歌,瞎子的聲音在田野上凄凄厲厲,瞎子唱道:萬里西風(fēng)啊鳥花香,鳴泉落水啊各登場。老牛還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貴喜轉(zhuǎn)過臉看瞎子,月光下瞎子臉上淚潸潸的。
天亮?xí)r,瞎子死了,被人用草簾匆匆卷走了。
幾年后,貴喜平反,又住進了草棚,恩民屬公社的,住在原先的牛棚里。恩民老了,連草都吃不動了,但還是得趕到地里,架上犁,鞭子吆喝著。趕牛的人不再是貴喜,貴喜站在田邊看,心里疼,晚上就抱著一大捆青草去看恩民。一天恩民犁地,突然跪了下去。趕牛的人給了幾鞭,恩民方從沼地里站起來,剛走幾步,又猛地一磕,這一次,恩民沒有站起來。趕牛人喊來幾個壯漢,合力抬,起來了,恩民繼續(xù)往前犁,犁到田頭,便一頭栽下去了。
恩民死了,貴喜哭得十分傷心。小王莊的人說他的爹死了也沒見這樣哭過。
恩民也被抬走了,不是抬到通洋河的堤壩上,而是抬到了公社食堂。貴喜拿了把刀沖進來,說誰敢殺牛就和誰拼。有人說,貴喜你別胡鬧,牛是公社的,再說,我們不是殺牛,牛自己死了。貴喜聽不進去,情緒激動,將刀揮舞起來,然后架在自己脖子上。又有人說,貴喜你記不記得幾年前你把公社的牛偷走的事了,上面還要治你罪呢——那把刀沒有要了貴喜的命,也沒有要了別人的命。貴喜被關(guān)起來了,綁在一根水泥柱上,兩天后才放下來,放下來的時候整個小王莊正飄蕩著牛肉的味兒,細細密密的,四處鉆著。有人以為貴喜會鬧到食堂,放他下來的人說,貴喜一下子傻掉了似的,也不說話,木呆呆的,朝他的屋子走。
5
第二年,在貴喜埋肉的地方竟長出一簇牛腳印草。這草小王莊的北坡到處都是,北坡是放牛的地方,地上坑坑洼洼的牛腳印,腳印低凹,容易蓄水,草最喜牛腳印。貴喜把牛食槽拿出來,將恩民墳上的牛腳印草小心移植進去。
七分地四周也長滿了牛腳印草,高高矮矮地圍了一圈,每棵草都長在低凹的牛腳印里,一個牛腳印就是一片春天。
春分過后,七分地里點上了棒豆,尖尖的綠芽戳上了地面,夏天過后,棒豆胡子紅了,生產(chǎn)隊的婦女們走下地里。棒豆稈兒高高的,沒了她們的頭頂,長長的葉兒就像無數(shù)的手臂。這些經(jīng)歷過災(zāi)年的婦女們,對糧食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她們一點一點地向前移,不放過每一株稈兒。突然,其中一個尖叫起來,她的尖叫里沒有恐懼,而是一種欣喜,所有的人都以為掰到大個兒的了,有人向這邊看過來,也有人直接跑來看個稀奇。她們看見這個尖叫的女人彎下腰去,雙手沿著棒豆稈下移,小心地,再輕輕托起——女人抱起的不是一個棒豆,而是一個包裹得像棒豆似的奶娃。
這件事很快使小王莊沸騰起來,那個最先發(fā)現(xiàn)的女人把這個奶娃像上交棒豆一樣交給了公社,公社的幾名干部研究了半天,又將這奶娃送到貴喜的草棚里——他們認為沒有人比他更合適的了。
小王莊的人這時才發(fā)現(xiàn)光棍貴喜已近不惑了。貴喜想給奶娃取個名字,公社的干部說不用了,這孩子叫國慶,貼身小襖上寫著呢——貴喜點點頭,說國慶好,國慶好。
貴喜上工的時候把國慶帶著,國慶睡在小竹匾里,竹匾擱在田頭。貴喜一會兒來看一眼,把個尿,喂點米糊。國慶不哭鬧,睡醒了小眼睛愣愣地瞪著天空。再大一點的時候,國慶會翻身了,趴在竹匾里看著地里的人,要是貴喜朝他揮手,國慶就咧開沒牙的嘴嘿嘿笑。一天,貴喜正在挖地,往后退著退著,突然踢翻一個東西,轉(zhuǎn)身一看,原來是國慶,國慶竟然爬到腳下來了。貴喜把泥猴兒似的國慶抱在懷里,心里又疼又喜。
國慶到了學(xué)齡的時候,小王莊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當(dāng)然這事并不止發(fā)生在小王莊,廣播里說,全國各地都在搞改革,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這個新名詞小王莊的人不太明白,但他們知道那些土地又要回到自己的身邊了。
以抓鬮方式分田到戶,按人口,貴喜分得村北一畝九分地,那塊地水土肥沃,盡管如此,貴喜還是用其中一塊調(diào)換了門前的七分地。晚上,貴喜光腳在地里走著,走完又拉著國慶走著,這使他想起很多年前帶著恩民繞著七分地的情景。貴喜說,國慶哎,這是我們的地了呢。國慶點點頭說是的。貴喜說,國慶哎,你說我們往地里種點啥呢?國慶想了想,說種棒豆吧。貴喜呵呵笑了,說全部種棒豆。
爺兒倆并肩在田埂上坐下,遠處大堤起伏,西山太陽將兩個人影兒拉出老長。貴喜揪一把青草在手里絞著,絞完又在鼻下聞聞,他想起小王莊的瞎子了,還有瞎子唱過的那些調(diào)調(diào)——梔子花兒啊兩頭黃——貴喜轉(zhuǎn)身對國慶說,國慶哎,給爸唱一個歌唻。國慶說唱一個剛學(xué)的吧,說完晃起腦袋: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希望的田野上,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一片冬麥,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貴喜突然打斷國慶,問,是一片冬麥一片高粱?國慶說是的,一片冬麥,一片高粱。貴喜點點頭,腦袋也跟著晃起來,好像眼前正是那大片的冬麥和高粱地。國慶繼續(xù)唱: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勞作……
太陽逐漸隱沒了,白霧從四周升起,國慶的歌聲飄蕩在小王莊的上空,歌聲之外,萬物寂靜。
第二天,貴喜有了個決定,他想買一頭牛。貴喜先是去了趟集市,在一群毛色不錯的小牛犢中看了很久,有的胸部寬深,有的肩峰高大,這都是長大后能成為不錯的耕牛。突然,貴喜看見一頭小黑??s在后面,身子瘦小,眼神怯怯的,再仔細看,竟是個跛子。貴喜心里一緊,想起恩民來了。他在牛群里看了一陣,在那頭小黑牛身上摸了又摸,結(jié)果還是空著手回來了。夜里,貴喜睡不著,想恩民,想那小黑牛的眼神,天剛亮,貴喜就起身了,急急忙忙往集市趕,賣牛的還沒來,牲畜交易市場空蕩蕩的,貴喜突然有些擔(dān)心,擔(dān)心過后又開始懊悔。好大一會兒工夫,白霧漸漸散了,牛群才從遠處緩緩走來,貴喜一眼就看見走在最后的小黑牛了。
小黑牛被貴喜牽到了小王莊。國慶放學(xué)后就去放牛,小王莊的北坡,河的南岸,以及地頭的水渠里,哪里的毛針草長出來了,哪里的苜蓿草最旺,國慶比誰都清楚。來年春上的時候,小黑牛已經(jīng)長成大黑牛了,國慶騎在牛背上,嘴里背誦著剛學(xué)會的古詩,古詩里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國慶就想,要是他也有一支笛就好了。沒有笛子的國慶就唱歌,他的歌聲十分清脆遼遠,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上飄蕩著,正在干活的小王莊人們,聽到這樣的歌聲就會若有所思地看看遠方,他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瞎子,于是一些在路上碰見貴喜的人,總是上前夸贊一句,他們對貴喜說,你家國慶靈光著呢——
靈光的國慶決定自己做一支笛子,他在通洋河閘的邊上發(fā)現(xiàn)了一小片竹林,竹子細細的,做笛子剛好。國慶把黑牛拴在柵欄上,自己從上面攀過去。國慶一根竹子一根竹子地看著,他要挑一根光滑勻稱的竹竿,他的專注使他忘了腳下的虛空——國慶跌進了水閘。這一天,小王莊極其安靜,整整一個下午,人們都沒有聽到國慶清越悠揚的歌聲,當(dāng)人們找到國慶時,已經(jīng)是第二天的傍晚了,小王莊的人把國慶撈上來,衣服被漲開的身子撐得緊緊的,有人說,跟當(dāng)年撿到時一樣,像一個大棒豆兒。國慶的黑牛還拴在鐵欄桿上,系著牛繩的鐵條已經(jīng)被拽彎了,這時有人才回憶起剛剛過去的這一天,他們說隱約聽見了牛無休無止的嘶鳴。
貴喜兩天都沒有說話,整個人傻傻的,到第三天的時候,他去了牛棚,牛棚里黑乎乎的,沒有點燈,黑牛一動不動地站著,鼻子里偶爾發(fā)出呵哧的呼氣聲,貴喜把手伸過去,在黑牛臉上撫摩起來。他想對黑牛說句話,可舌頭僵在嘴里,半晌,貴喜才說,又剩下我們了——
貴喜躺在黑牛身邊,黑牛呼出的氣間隔就噴在他的臉上,那種夾雜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貴喜說,國慶走了呢。說完轉(zhuǎn)過臉去看黑牛,他仿佛看見黑暗中黑牛悲傷的眼睛,過了好久,貴喜才說,以后,你就叫國慶吧——
6
這一年夏天,小王莊發(fā)生了一次洪水,通揚運河的堤壩在一次暴雨后決開了,渾黃的河水奔瀉出來,好像被阻攔得太久,洪水長了腿腳似的日夜奔流,奔向村莊,奔向田野,它們像是對小王莊充滿了好奇,每一處角落都不落下,卷走了衣被,卷走了房梁,然后又匆匆奔向北方。小王莊的樹倒了,豬圈雞圈也倒了,人們紛紛跑向高地,帶著他們賴以活著的糧食坐上屋頂。貴喜把國慶趕上一個土梁,國慶背上馱著面粉和大米。洪水沒有消停的意思,水面越來越高,有人擔(dān)心這樣下去梁柱將要爛去,房屋將會倒塌。水已經(jīng)跑到國慶的肚皮了,水蠅和水蜈蚣在它身上跳來跳去。國慶一動也不動,像長在土梁上似的。整整兩天,洪水像是玩夠了,才逐漸退回,國慶背上的面粉被取下來時,國慶累倒在了地上。
糧食沖走了,很多稻子經(jīng)水浸泡后長出了嫩芽。小王莊的人又紛紛走下地里,重新開始耕作。秋天的時候,小王莊來了一輛機器,一些見過世面的人說,這叫手扶拖拉機。他們發(fā)現(xiàn)這個機器不光可以代替獨輪車運送稻草,還可以耕地——把手扶拖拉機的頭部卸開,裝上犁頭,它就突突突地在地里犁開了。
貴喜牽著國慶也過來看,他搞不懂這個家伙怎么造出來的,長得一點也不像牛,倒像個脾氣暴躁的怪物,它朝著天上吐著黑煙,突突叫著,把地撕扯得稀爛。貴喜看不下去,牽著國慶默默走開了。
往后的日子,小王莊的人不再找貴喜耕地了,他們更喜歡把那個怪物請到地里,怪物耕地很快——人們多喜歡“快”啊,快快耕地,快快播種,快快收割,快快碾出面粉,再快快吃到嘴里——
那些原先擁有耕牛的人們,也紛紛把牛賣了,換上了怪物。小王莊只剩下國慶一頭耕牛了,貴喜放牛到北坡,站在北坡上朝田野里看,四五個怪物在地里跑動著,它們不像是耕地,倒像是咆哮,將地撕開一道道生疼的口子。
不需要耕地的貴喜就只給自己耕地,他把國慶牽到七分地里。一夜的露水,泥土濕潤而黝黑。貴喜給國慶套上牛梭頭,棗木的,再架好犁, “噠——”的一聲,長長的,刺破早晨的寂靜。六只腳在地里一點點地走著,他喜歡這樣一寸一寸踩過去的踏實,犁出的新土是溫?zé)岬?,像是帶著大地深處的體溫。貴喜看過怪物耕地,操作怪物的人坐在后面的座椅上,腿腳高高懸著,他想,這叫什么耕地呢。
又過了些年頭,小王莊來了一些更大的怪物,它們把地里那些原本屬于人們干的活都搶走干了,這些鐵的家伙有的會犁地,有的會收割,有的還會脫粒,那些麥穗已經(jīng)不需要從人們手里一一經(jīng)過了,當(dāng)黃燦燦的麥粒兒堆成山的時候,總讓人感到極不真實。
這一年冬天,小王莊下了一場大雪,和這場雪一起到來的是一支石油開采隊,四輛裝載著工人和各種機具的卡車,從小王莊的西頭浩浩蕩蕩駛進來,白色的雪地上,車輪碾下的轱轆印,如同兩道鐵軌似的,一直延伸到村北的莊稼地。小王莊的人跑去看了,他們不明白這些鐵家伙是干什么的。車上的人把機具卸下來,一件件地砸在雪地里。有人上前問,回說是采油的。再問這油能喝么?說是能呢,專門給機器喝的。小王莊的人納悶了,他們不知道世世代代生活的村莊底下竟然還能冒出油。
一些麥地讓出來了,平坦而廣袤的大地架上了很多宛若鐵公雞樣的怪物,沒幾天工夫,怪物就一磕一磕地干起活來。小王莊的人下地的時候,怪物在干活,小王莊的人從地里回來,它還在磕著。日日夜夜地一刻不停,像是要把地底下的東西刨盡一樣。貴喜放牛經(jīng)過的時候,會在旁邊看上一陣,腳下的土地好像在震顫,在抖嗦。要掏空了吧——貴喜想,想著便把腳挪開,他感到腳下一點點地正在虛空,正在下沉,他拍拍國慶,然后趕緊往村里走去。
夜里的時候,貴喜睡不著,睡不著就去牛棚跟國慶說說話,他躺在干草堆旁,望著遠處逐漸湛藍的天,這讓他想起小時候,那時也常常這樣躺著,看天空越發(fā)明亮。再過一會兒,小王莊就要醒來了,人們會穿過晨霧籠罩的桑樹林,穿過巴泥根草覆蓋的田埂,像豆子一樣散落在各自的地里。可是——貴喜想,現(xiàn)在那些地里杵著那多的怪物,它們比小王莊的人更高大和強壯,更加起早貪黑。他記得有一次,走過去仔細看了,怪物果真從地下刨出了油,黑黝黝的,這讓他好幾日都沒能睡著。
貴喜被采油隊捉住的那天,小王莊沸騰了,他們怎么也想不出這個放牛的貴喜會去偷東西,更想不到為了偷油竟然從茅屋挖了一條長長的隧道。幾個采油隊的人和小王莊的干部沿著隧道爬了很久,他們匍匐著身子穿過了半個小王莊才到達怪物的身下。貴喜被帶到村委會時,審問的人問油都弄到哪里去了?貴喜不說話,再問,貴喜才說,油被埋到地下去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北坡被掘開的坑里果真有石油斑跡。
貴喜失掉半倉麥子作為罰款,也被關(guān)起來教育了三天。這年冬天,那些裝載機具的卡車又從村西頭緩緩駛來了,這一次是空車,它在小王莊的麥地里呆了整整一天,將采油工人和拆下的零件裝走了。像幾年前一樣,小王莊的人又跑來看了,七嘴八舌地問著,得到的答案是,小王莊的地下已經(jīng)沒有石油了。
大地又恢復(fù)了以往的平靜,那些被怪物刨過的地方?jīng)]有再種莊稼,油污像身上的疥瘡膿液四處流淌,一些地方變成了大窟窿,下雨的時候仿佛能聽見那深不可測的響聲。貴喜牽著國慶一個窟窿一個窟窿地看過去,再用腳踩踩滿是油污的泥土——采油隊不知又將去向哪里,貴喜坐在北坡上想著,他們像一陣風(fēng)似的來了,又像一陣風(fēng)似的離開了。
7
也不知道哪一年,小王莊的人開始喊貴喜為老貴喜了,人們早晨碰見了,就說老貴喜放牛去了啊。晚上看見又說,老貴喜放?;貋砹税?。老貴喜的的確確老了,他和他的牛都老了,每天他們穿過小王莊的那條路,顯得緩慢而悠長。
國慶不再犁地了,也沒有地可供它犁了,小王莊的北邊新建了工業(yè)園,原本長著麥子的地里砌上了很多廠房,有來來往往的人,也有進進出出的車,“小王莊”這個被叫了幾百年的名字也被“城北工業(yè)園”代替了。幾條寬大而厚實的水泥路從村里穿梭而過,老貴喜的七分地也被征用了,水泥將它們結(jié)結(jié)實實地覆蓋在底下。他睡得越來越少,每天天還暗著就起來了,走在屬于自己七分地的水泥路面上,水泥太硬,沒有泥土從腳丫縫里綿綿往上擠的松軟。他看見一些牛腳印草正從水泥路的側(cè)縫往上鉆,很艱難地挺出一兩片葉子。再后來,老貴喜總是半夜醒來,他仿佛聽到七分地在底下的嘶喊和呻吟,它們見不到雨露,也見不到陽光。
更多的土地被鋼筋水泥覆蓋了,水泥正一點一點地吞噬著小王莊。北坡和南岸,那些曾經(jīng)放牛的地方,都已經(jīng)砌了廠房。老貴喜仍然從村里經(jīng)過,他和他的牛已經(jīng)老得不能再老了,只要有一絲兒力氣,老貴喜都要牽著國慶去吃草,每天早晨他們緩慢地穿過小王莊,六只腳冉冉又徐緩地走著。黃昏遠去之后,他們又回到小王莊,老貴喜弓起的駝背和他的老牛一樣,他們裸露著暗黑而微紅的肩頭,一前一后,在夕照里緩緩前行。老貴喜總是會想起很多年前的事,想起和恩民躺在苜蓿上的那個晚上,想起和國慶躺在七分地上的那個晚上,耳邊有徐來的風(fēng),身下是綿軟而踏實的土地,國慶在唱歌,聲音是那么干凈明亮,國慶大聲唱著——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勞作……他和他的老牛一直向前走著,緩緩又緩緩,他們知道,穿過了小王莊,前面,總有一片土地青草正綠。
責(zé)任編輯:段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