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安 盧嬰 夏云川
【摘要】本文首先采用甲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對甘氨酸甲?;苽銷-甲酰甘氨酸;然后將L-蛋氨酸和甲醇在氯化亞砜催化作用下制備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最后分別采用DMAP和NMM為催化劑,四氫呋喃作溶劑,DCC為縮合劑,制備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并采用液相色譜對中間體和目標產(chǎn)物進行了表征。
【關鍵詞】L-蛋氨酸;甘氨酸;二肽;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DCC縮合
我國飼料市場資源嚴重短缺,市場上僅有的飼料供不應求,而對飼料添加劑的需求也急速擴大[1,2]。蛋氨酸是合成蛋白質(zhì)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它在植物性蛋白中含量較少,主要存在于動物性蛋白中。蛋氨酸在體內(nèi)不能直接合成或轉(zhuǎn)化速度不能滿足動物的正常生理需要,只能靠外源補充來滿足動物對它的需要。甘氨酸作為一種非必需氨基酸,雖然能在動物體內(nèi)合,但一般動物對其的需求量大,單靠自身合成往往不能滿足其正常的生理需求,依靠外界補充甘氨酸對于改善動物飼料營養(yǎng),促進動物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意義[3]。
氨基酸二肽類化合物的合成是近年來一個新的研究熱點[4-6]。由于氨基酸二肽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質(zhì),使其在醫(yī)藥、臨床、化妝品、農(nóng)藥、食品等方面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最近研究表明,肽與氨基酸的吸收,存在兩種獨立的轉(zhuǎn)運機制,與氨基酸相比,小肽吸收具有轉(zhuǎn)運快,耗能低、不易飽和等特點,因此肽營養(yǎng)已成為蛋白質(zhì)營養(yǎng)研究的新熱點。從動植物、微生物等中分離出的各種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生素、激素、激化以及調(diào)節(jié)道味等多種功能,可將其認為是一種新型營養(yǎng)性飼料添加劑。本文首先采用甲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對甘氨酸甲?;苽銷-甲酰甘氨酸;然后將L-蛋氨酸和甲醇在氯化亞砜催化作用下制備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最后分別采用DMAP和NMM為催化劑,四氫呋喃作溶劑,DCC為縮合劑,制備二肽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通過對反應條件進行優(yōu)化,獲得了合成二肽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的最佳工藝。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原料
L-蛋氨酸:分析純,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氨酸:分析純,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甲基嗎啡啉:分析純,中國醫(yī)藥集團上海化學試劑公司;4-氨基苯甲酸乙酯: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DCC: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四氫呋喃(THF)(AR):湖南匯虹試劑有限公司,在氫化鋁鋰中加熱回流12h,干燥情況下蒸餾備用;其它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1.2 儀器及測試
Aglient(安捷倫)高效液相色譜儀:色譜柱:C18 250×4.6mm 5μm;流動相:V(0.02M磷酸鹽水溶液):V(乙腈)= 85:15,柱溫25℃,流速0.8 mL/min,檢測波長220 nm。[7]
1.3 目標產(chǎn)物的合成
首先采用甲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對甘氨酸甲?;苽銷-甲酰甘氨酸;然后將L-蛋氨酸和甲醇在氯化亞砜催化劑作用下制備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最后分別采用DMAP和NMM為催化劑,四氫呋喃作溶劑,DCC為縮合劑,制備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其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
1.3.1 N-甲酰甘氨酸的合成
將4.50 g(60 mmol)甘氨酸置于25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126 mL甲酸,緩慢升溫使之溶解;在45~50℃恒溫水浴條件下,緩慢恒速滴加醋酸酐42 mL,反應2 h后水浴旋轉(zhuǎn)蒸干溶劑,再加入適量冰水混合,蒸干,冷卻后有白色晶狀固體物質(zhì)析出;最后將產(chǎn)物放在4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所得固體產(chǎn)物質(zhì)量為5.48 g 。
1.3.2 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的合成
在25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90 mL無水甲醇;置于-5 ℃~-10 ℃環(huán)境下冷卻10 min,恒滴緩慢加入二氯亞砜15 mL;攪拌30 min后,將8.94 g(60 mmol)甘氨酸加入其中;低速攪拌1 h后,緩慢升至室溫,常溫下攪拌24 h以上;減壓旋轉(zhuǎn)蒸干甲醇,得到的產(chǎn)物為白色的粉末狀固體,放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 h,所得固體產(chǎn)物質(zhì)量為10.57 g 。
1.3.3 二肽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的合成
將3.09 g(30 mmol)N-甲酰甘氨酸和3.89 g(31.8 mmol)4-二甲氨基吡啶(DMAP)置于25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150 mL無水THF(四氫呋喃),置于-5 ℃~ -10 ℃環(huán)境中;緩慢滴加7.42 g(36 mmol)DCC(二環(huán)己基碳二亞胺)的無水四氫呋喃溶液,反應2 h。另取5.99 g(30 mmol)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置于另一250 mL圓底燒瓶中;向其中加入120 mL四氫呋喃,3.60 g(35.6 mmol)N-甲基嗎啡啉(NMM),攪拌1h。
將上述處理的蛋氨酸甲酯鹽酸鹽轉(zhuǎn)移到裝有N-甲酰甘氨酸的三口瓶中,混合攪拌10 min后,轉(zhuǎn)移到常溫下攪拌24 h;將反應液過濾,取濾液,蒸干溶劑。加乙酸乙酯300 mL,分別用1.0 mol.L-1的檸檬酸、飽和碳酸鈉水溶液洗滌2次,飽和氯化鈉洗滌1次,蒸干有機相;加入60 mL甲醇和1.0 mol.L-1的氫氧化鈉30.0 mL;反應20分鐘后,利用水浴旋轉(zhuǎn)蒸發(fā)儀蒸出甲醇,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水層用 2.0 mol.L-1的檸檬酸調(diào)節(jié)pH=2;靜置過夜,過濾,水洗至中性,40 ℃下真空干燥,得白色晶狀固體物質(zhì)11.27 g。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N-甲酰甘氨酸的合成
取7.51g(0.1 mol)甘氨酸,采用乙酸酐做催化劑,在恒溫水浴(45℃ ~ 50℃)條件下,反應時間均為8h??刂撇煌募姿嵊昧浚疾旒姿嵊昧繉Ψ磻章实挠绊?,其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N-甲酰甘氨酸的最佳合成條件為:溫度50 ℃,甲酸用量為210 mL,乙酸酐用量為70 mL,得產(chǎn)物收率為79.92%,產(chǎn)物熔點測定值為190 ℃~195 ℃。
2.2 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的合成
取L-蛋氨酸0.10 mol,采用氯化亞砜做催化劑,在冰鹽?。?5℃~ 10℃)條件下,與無水甲醇進行酯化反應,無水甲醇同時做反應物以及溶劑,故在保證反應完全的前提下,以節(jié)約成本為最佳選擇。調(diào)節(jié)氯化亞砜的用量,考察氯化亞砜用量對反應收率的影響,其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的最佳合成條件為:溫度-5?~ -10℃,甲醇用量為150 mL,氯化亞砜用量為0.1 mol(甘氨酸用量為0.1 mol),得產(chǎn)物收率為88.32%,產(chǎn)物熔點測定值為:115 ℃~ 118 ℃。
2.3 二肽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的合成
在二肽的合成階段,N-甲酰甘氨酸在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催化條件下活化;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在N-甲基嗎啡啉(NMM)催化條件下活化,然后通過DCC縮合反應制備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其實驗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合成條件:溫度在-5 ℃~ -10 ℃條件下,兩種原料各自活化,并在該低溫條件下混合,然后常溫反應;反應物的配比為:N-甲酰甘氨酸與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的摩爾比為1:1,N-甲酰甘氨酸與DMAP的摩爾比為1:1.1,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用量與NMM的摩爾比為1:1.2,收率80.26%。
2.4 產(chǎn)物的液相色譜數(shù)據(jù)
液相色譜檢測結(jié)果表明:目標產(chǎn)物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的含量為86.85%。
3 結(jié)論
本文首先采用甲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對甘氨酸甲酰化,制備N-甲酰甘氨酸;然后將L-蛋氨酸和甲醇在氯化亞砜催化作用下制備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最后分別采用DMAP和NMM為催化劑,四氫呋喃作溶劑,DCC為縮合劑,成功合成了二肽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實驗結(jié)果表明:
(1)N-甲酰甘氨酸的最佳合成條件:溫度50 ℃,甲酸用量為210 mL,乙酸酐用量為70 mL,收率79.92% 。
(2)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的最佳合成條件:溫度-5?~ -10℃,甲醇用量為150 mL,氯化亞砜用量為0.1 mol(甘氨酸用量為0.1 mol),收率88.32%。
(3)二肽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的合成條件:溫度在-5 ℃~ -10 ℃條件下,N-甲酰甘氨酸與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的摩爾比為1:1,N-甲酰甘氨酸與DMAP的摩爾比為1:1.1,L-蛋氨酸甲酯鹽酸鹽用量與NMM的摩爾比為1:1.2。目標產(chǎn)物N-甲酰甘氨酰-L-蛋氨酸的含量為86.85%,收率80.26%。
參考文獻:
[1]王文風,徐玲.綠色飼料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飼料添加劑,2010,14:6-9.
[2]王瑩,萬伶俐.綠色飼料添加劑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現(xiàn)狀[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9,(9):241-244.
[3]蔣挺大,張春萍著.膠原蛋白[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135-138.
[4]Armido studer.Amino acids and derivatives as stoichiometric auxiliaries in asymmetric synthesis[J],Synthesis 1996,(7):793-815.
[5]閆乾順,張娟.采取二酰氯法合成三肽[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1,23:242-244.
[6]廖一靜,楊康輝,王舉濤,張瑞環(huán),徐文方.N-甲酰-L-甲硫氨酰-L-亮氨酰-L-苯丙氨酸(fMLP)三肽的合成[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07,17:299-301.
[7]于慧娟.反相離子對液相色譜法分析天冬二肽[J].分析測試學報,2003,2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