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升
新理念下的師生關(guān)系其內(nèi)涵應既是學生學習中的良師,也是學生生活中的益友,也就是創(chuàng)建“亦師亦友”的師生關(guān)系,在師生關(guān)系中學會恩威并施。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有一些老師,總試圖在學生面前保持一份神秘,有的甚至保持著嚴肅的面孔,以為這樣會讓學生對自己產(chǎn)生敬畏之感,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其實剛好是適得其反,只有真誠地熱愛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感到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是亦師亦友,才能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可是如何“為師”,又怎樣“為友”呢?以下是本人二十幾年來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個人體會。
亦師——身正為范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首先我很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是什么?所以其次我做到了忠于職守,盡職盡責,我努力給學生一個負有責任感的形象,并且贏得了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 “亦師亦友”師生關(guān)系的前提基礎(chǔ)。
尤其是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更加要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榜樣。孔子說過,“正人先正己”,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或好或壞的影響。因此,我都是從平時做起,在堅決貫徹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時,注重言傳身教,注重身正為范。實踐證明,老師的平常的實際行動就是一道無聲的命令,可以起到不令而行。如,在舊體校,07年我擔任學校的政教處主任,體校的學生個人衛(wèi)生和集體意識不強。周一早會屢教屢說總會有學生亂扔紙屑,每次值日生打掃干凈完衛(wèi)生區(qū)、教室后,總是有人隨手將廢紙、果皮亂扔,特別是宿舍樓后面更嚴重,影響校園的衛(wèi)生整潔。為此,我在周一早會上費了不少的神,但是問題總是制而不止。最后我想起了在讀師范的時候?qū)W校教學大樓掛著的那條醒目的標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自己為什么不做一下示范呢?從某種意義上講,我這個做主任的也是學校集體中的一員呢!此后,每次我走進校園時,見到有紙屑垃圾,就彎腰無聲地撿起,看到班上的哪個角落臟就自己動手打掃干凈。這樣堅持下來,那些有這種壞毛病的學生倒不好意思了,不斷的改正了自身的毛病。平時上課我要求學生不能遲到,我都會堅持上課第一鈴聲響就到教室,堅持和同學們一起做到,同學們都知道上王老師的課是不能遲到的。我的準則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亦友——尊重學生
我認為尊重學生,不僅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起碼要求,也是教師教師育人的一個基本的條件吧。尊重學生是教育學生的開始。有了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學生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礎(chǔ)。這也是教師開始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始。
如何恰當?shù)谋磉_對學生的尊重呢?我的理解和體會是以下幾點:
1、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學生。也就是說作為老師我們既要接納學生的優(yōu)點也要接納其缺點,既要接受學生的光明面也不要排斥其消極面。如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學習成績差可是品行好的學生,于是在平時周一的學生大會上,我都會以欣賞的口吻“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給他們以足夠的自尊,再以期望的寄語方式指出他們今后的努力方向。學生樂于接受這樣的評價,并從中體會到老師的關(guān)愛之心。記得,在舊體校有一個叫吳為楠的學生,他非常調(diào)皮,脾氣很暴躁,不怕任何人,在寶蓮中學老是和人打架,于是他的父親把他送到體校,剛開始他也老是逃課,記得有一次他逃課被我碰到,他穿著背心在洗衣服,我問他為什么不去上課,他怎么說!他說衣服臟了要不要洗,我說要洗,所以他就對我說,我洗衣服有什么錯,當時我一聽他的回話,你們可以想象以我的脾氣是怎樣的感受,但那時我看他那樣,就像要和我打架,我跟他說好你洗完衣服就去上課,他也沒回應我,事后我通過班主任了解他的情況,班主任對他也沒招。于是我就特別關(guān)注這個學生,記得有一次他撿到20元交給我,我特別在意,我就在周一的早會上表揚他,倡議同學學習他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早會結(jié)束后他跑到我辦公室,他對我說:“王老師,我從小學到現(xiàn)在沒有一個老師表揚我,你是第一個,我以前對你的態(tài)度不對,我保證以后不會再給王老師丟面子”,這孩子確實做到了,發(fā)生了很大轉(zhuǎn)變,他父親特意到學校感謝我,說我?guī)退淖兞艘粋€孩子。此事給我很大的觸動,尊重學生,接納學生,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我們的教育才有的放矢。
2、尊重意味著對學生一視同仁。前蘇聯(lián)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弊隼蠋熅蛻摴降貙Υ恳粋€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quán)利。平等地對待學生就要承認每個學生都有發(fā)展的潛力,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要能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對學生的表揚鼓勵不能集中到幾個學生,而是任何學生只要有了好的表現(xiàn),就表揚鼓勵他(她)。所以不管學生的相貌美丑,學生的家庭背景如何家里經(jīng)濟貧富,學生的性別,學生的成績好差等等,作為老師我都是一視同仁,不分厚此薄彼的,我絕不輕視或者奉承哪個學生。如在平時我會經(jīng)常找一些學生聊天,關(guān)心他們的學習、訓練和生活,對他們提出期望,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從而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
3、尊重意味著真誠對待學生。尊重不是一味沒有原則沒有是非的放任學生。在教學教育的路上我們總會遇見這樣或者那樣的學生,學生都是千差萬別的,有優(yōu)生有后進生,而我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我的真誠換取學生對我信任、信賴,從而使師生關(guān)系更加融洽。在學生犯錯誤時,我允許學生改正錯誤,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真誠的幫助學生妥善處理好那些“成長的煩惱”。我主張在對學生的處理上要真誠對待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恩威并施——事半功倍
以我03年剛來體校為例,我當時任初三的政治,有一個學生叫楊宗靈,曾經(jīng)因為經(jīng)常違紀、打架被處分,他的檔案早就是墨跡斑斑的了,學校里沒有誰不認識他的。記得第一次我上課,他遲到了,他連報告也不喊,大搖大擺就走進教室,我叫出去喊報告再進來,他連理都不理我,干脆就不上我的課,其他學生勸我不要惹他。因為別人都“怕他”,所以影響惡劣。事后我通過與他家長聯(lián)系,及向他身邊的好朋友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人很聰明,家庭條件優(yōu)越,擅長體育,愛“面子”,講義氣。于是,我充分肯定了他的優(yōu)點和長處,讓他“放下包袱”向前看,激發(fā)他的上進心。當他看到我不僅沒有半點歧視他的意思,還多方關(guān)照他時很受感動。
我始終堅信,作為老師必須對學生傾注真摯的感情,與學生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是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正所謂: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所以我堅持:亦師亦友,恩威并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