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里平
改革開放初期,出現了一次“讀書無用論”的熱潮,“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大批正在接受教育的學生 紛紛輟學。歷史前進了三十年,現在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不少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學生紛紛外出打工,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更為突出。筆者作為一名初中教師,通過一年多的走訪,與家長、學生和教師不斷的溝通及交流,有很多感悟。
農村少年不愛讀書愛打工
陳傳林是湖北省宜城市某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父母多年前已經離婚,自七歲起就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歲數又大,日子過得蠻辛苦??吹酵宓娜思娂姼涣似饋?,再者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在開學十幾天班主任再一次催促交生活費的時候,他決定外出打工。
在親戚的介紹下,陳傳林到了廣東一家玩具廠,因為沒有身份證,就花了幾百元弄了一個假身份證,成為了這個廠的一名打工仔,每天要工作十個小時,能掙兩千多元,除去每月自己開銷外,還能給家里寄一千元。
去年寒假的時候,我到了他家,當談到了他的打工經歷時他眼圈還是有些發(fā)紅。他談到,迫于生計不打工又不行,其實打工還是挺辛苦的,單單是時間就很難熬,打工的幾乎都是成年人,在他們中間,猛然覺得自己成熟了許多,和自己想象的童年簡直完全兩樣,有時候心中的想法和委屈不知向誰傾訴,感覺到自己很孤獨。但一想到自己能夠掙錢時,心中又多了幾分寬慰。
磚廠少爺忙管理
張少東的父親是我鎮(zhèn)一家磚廠的老板,自從這幾年農村種田有了補貼后,不少家庭都富裕了起來,有了錢咋用?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吃穿花不了多少錢,因此有了錢首先就要蓋新房,張少東的父親看準了這一點,在鎮(zhèn)上辦了一家磚廠,因此一躍成為鎮(zhèn)里的一名暴發(fā)戶,有了錢當然也不一樣,走路趾高氣揚,說話大口大氣,就連教育子女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一次張少東不做作業(yè),老師中午留他做作業(yè),沒有吃到中飯,他父親到學校后對老師大發(fā)雷霆,說“我兒子就是到學?;斓?,讀書有啥用?你們教師還不是一個個窮的要死?!边@一鬧,班里不做作業(yè)的更多了。沒過多久,張少東連教室也不進了,在磚廠里學經營管理。
過了一個多月,我陪班主任第三次家訪時,張少東正在他父親的磚廠里幫忙父親指揮裝磚的車,我們向他招手后,他來到我們的旁邊,說自己實在是學不進,辜負了學校和老師的期望,現在給父親幫幫忙,每天還給幾十塊的零花錢,倒也逍遙自在,我們無言以對。
農村的中學生,為什么會厭學,不外乎下面五種原因。
1.家庭貧困
“讀書貴,就業(yè)難”,龐大的教育成本壓得許多家長喘不過氣來。目前,每個大學生每年的總支出在2-3萬元,高中生每年的費用是1萬多元,初中生在5千元左右,如果學生成績平平,考不上重點大學,畢業(yè)后就失業(yè),不如把從初中到大學的學費積攢起來起碼有十幾萬,用這些錢到時候為孩子買房、娶媳婦或者陪嫁,可給孩子實實在在的實惠。
2009年,重慶市有上萬名應屆生沒有參加高考,據了解,這些考生絕大部分都是農村考生,迫于無奈拿個高中畢業(yè)證也算是個文化人,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
2.不需讀書
一些富人和權貴在子女的教育上,并不看重學業(yè),他們認為無非是“知識改變命運”,我的命運已經改變了,何必還需要子女拼命讀書,既辛苦又花錢,他們想的是如何讓人生更精彩、輝煌、快樂,除非子女非常熱愛,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因此,子女讀完初中或高中后,已經認識鈔票,又會計算,再學知識也就沒有用了。
3.智力不是很好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似乎成了某些老師的座右銘,但此座右銘也帶有諷刺意義,如果每個名師都能把每一學生教好,一些重點高中和大學為什么擇優(yōu)錄取,為什么不錄取差生?若把差生教好了不正好說明你能教書并能教好書嗎?一些教師迫于教育主管部門的壓力(評優(yōu)、評模、獎勵等),想方設法把一些差生趕走,給差生制造壓力,甚至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差生,結果這些差生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壓力。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當教師的這些行為造成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時,學生就會慢慢地厭學,最后輟學。
還有一部分學生,智力不是很好,人又懶惰,什么事都不愿意干,莫說是搞學習,到最后受不了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的束縛,只有早點卷鋪蓋走人。
學校賣的 垃圾食品也是造成極少學生智力低下的原因之一。上網搜索一下,學校及周邊地區(qū)的小商店里所賣的五角、一元錢一袋的小食品大多是垃圾食品,一般含有幾種添加劑,最多含有二十幾種,這些食品只能提供熱量,提供不了其他的多種微量元素。青少年時期正是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得不到足夠全面的營養(yǎng),大腦就會發(fā)育遲緩,造成智力比同齡人低的狀況。
4.家庭出現意外而退休
現在社會經濟發(fā)展迅猛,當然也會增加許多事故,交通事故就是其中之一。有一個家庭,夫妻二人及兩個孩子,大的在上大學,小的正在上初中,家中種有十幾畝田。農忙時種田,農閑時間,夫妻二人收花生、棉花和其它農副產品,除供兩個孩子上學及家庭開支外,還能結余兩三萬元錢。一次,丈夫在外喝酒,駕車時發(fā)生了交通事故,車毀人亡,這個家庭一下子陷入了低谷,最后上初中的老二還是被迫輟學。
由于經濟發(fā)展迅速,許多家庭都有了錢,就想在鎮(zhèn)上買房子,小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就看到了這一點,就大量的蓋小產權房,由于安保措施不到位,造成工人從腳手架上摔下,造成傷殘事故,由于家里的頂梁柱突然坍塌,如有子女正在上學,多數也會被迫輟學。
5.生病等無奈退學
現代社會飛速發(fā)展,環(huán)境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壞、被污染,生活在被污染的環(huán)境中的人不可避免地當受其害,也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怪病。我校有一名女生,低燒長期不退,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醫(yī)院,始終查不出病因,在初一時休學一次。初三時,又發(fā)病了,根據有關的規(guī)定不能再辦理休學,只有輟學了。
以上現象在農村特別是在不發(fā)達的農村地區(qū)是個普遍想象,要想改變這個狀況,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