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紅 馬樂衛(wèi)
【摘 要】目的:借助吸痰管留置在氣道內的方法暫時替代氣管插管達到輔助通氣的效果。方法:將一次性吸痰管在吸痰時插入氣管內并保留。結果:減輕患者因反復多次吸痰造成口鼻腔粘膜損傷破裂,同時吸凈痰液并保留吸痰管的方法,達到輔助通氣、提高氧飽和度的效果。結論:借助吸痰管保留在氣道內的方法暫時替代氣管插管達到輔助通氣的效果好。
【關鍵詞】氣管內留置吸痰管;輔助通氣;血氧飽和度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601-02
因老年患者意識模糊,痰量多,咳嗽反射差,吸痰時吸痰管不能每次都順利進入氣道內,需要反復提插下管,若氣道內痰液不能及時清除,就會導致患者血氧飽和度繼續(xù)降低,心率加快,氣促,喘息,口唇紫紺,呼吸困難。同時吸痰對患者刺激較大,易引起嗆咳、屏氣、惡心、心率加快、血壓上升等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是呼吸暫停【1】。對于不能自主咳痰的患者,及早實施氣道留置吸痰管能在早期迅速充分有效的清除氣道內分泌物,從而減少氣道阻力,迅速緩解呼吸肌疲勞,糾正呼吸衰竭,早期糾正缺氧所致全身機體損傷,減少了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抗生素的治療爭取了時間,從而減少了死亡率,提高了治療成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2年12月28日我科收治一例吸入性肺炎腦卒中后遺癥合并肺炎的男性患者,意識模糊、高熱、消瘦、營養(yǎng)差,痰液多,不能主動咳嗽。入院后即給予抗感染治療,氧氣吸入,心電監(jiān)護,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同時行鼻飼置管增加營養(yǎng),反復給于吸痰護理, 2013年1月2日突然窒息,呼吸心跳驟停,給予搶救成功,此后,患者清理呼吸道無效成為主要問題,血氧飽和度80-86%,針對患者的病情,查閱相關文獻【2】【3】【4】【5】【6】,給予氣道內留置吸痰管72-168h,使其病情恢復,58天后病情好轉出院,
1.2方法:
1.2.1按常規(guī)吸痰注意事項,餐前或餐后30分鐘給予常規(guī)吸痰吸凈鼻腔及口咽部的分泌物,然后選擇長度40~50 cm刺激性小的12號無菌硅膠吸痰管,將吸痰管連接負壓吸引器,左手暫閉負壓,右手持吸痰管用生理鹽水濕潤后徐徐經鼻腔插人,至會厭處輕壓患者環(huán)狀軟骨,使病人被動咳嗽,`聲門打開的瞬間迅速將吸痰管送入氣道。將吸痰管末端固定于一側鼻翼,按需吸痰。
1.2.2吸盡痰液后,將吸痰管根部與負壓管分離,吸痰管保留在氣道內并固定。迅速將備好的吸氧管吸痰管連接,固定好連接處。
1.2.3吸痰結束后立即給予患者100%的純氧吸入2分鐘,待氧飽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將氧濃度逐漸調至原來水平,再次吸盡口鼻腔分泌物。
1.2.4吸痰過程中應當觀察患者痰液情況、血氧飽和度、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及時記錄。
1.2.5開始留置24小時,無惡心及咳嗽反應,第二次留置48-72小時,患者無不良反應,最長留置168小時。
1.2.6家屬認可此方法,主管醫(yī)生同意此操作,留置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患者病情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留置吸痰管是一項侵人性操作,操作時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插管前要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插管的方法及插管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屬配合。插管后告知患者及家屬留置吸痰管的重要性,給與約束帶約束雙手,防止患者將管拔出。
2.2 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給予監(jiān)測心率及血氧飽和度,注意患者有無腹脹,防止吸痰管誤人食管。觀察患者面色及呼吸困難是否緩解。注意痰的色量及性質,如果痰多、黃而稠,可靜脈滴注或靜脈推注祛痰藥物如沐舒坦,也可霧化吸入。因氣道內滴入可造成嗆咳誤吸及細菌移位【7】,故未使用此方法。
2.3 確保吸痰管留置在氣管內:每次吸痰前后均需檢驗吸痰管是否在氣道內,確定在氣道內方能給予吸痰。驗證方法:將吸痰管末端放人生理鹽水液面以下,隨著患者呼吸,可有氣泡溢出。
2.4 保持呼吸道通暢:(1)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溫度18-22℃,濕度50-70﹪)冬天空氣干冷,為防止空氣干燥,提高濕度,可將濕化器放置病人床旁。(2)及時清除呼吸道的痰液。按需吸痰,必要時半小時到1小時吸痰一次。吸痰前后給予翻身、叩背,使痰液松動易于吸出?;颊卟∏樵试S時,我們給予震動排痰bid,效果明顯比人工叩背排痰好。痰液粘稠時給予沐舒坦霧化吸入。(3)防止吸痰管堵塞。加強氣道濕化,確保吸痰管通暢。拔出的吸痰管外周易存留痰痂,因此24-72小時給予更換吸痰管一次。
2.5 留置吸痰管后,病人聲門不能完全閉合,上呼吸道分泌物易墜入氣道,所以必須保持口腔清潔,每日給予口腔護理2次,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及時吸凈鼻腔及口咽部痰液。
2.6 置管時要選擇合適的體位:協助病人采取仰臥位枕墊于背下,使頸后伸,盡量使口唇至開放的聲門間,成一直線,可減少氣管的弧度,使吸痰管利于進人氣道而避免誤人食管,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減少病人的痛苦。插管時,動作要輕柔,順著氣道的走向順勢插人,不可強行插人,以免損傷鼻黏膜。
3 討論
因痰液堵塞氣道,致氣道阻力增加,患者呼吸困難,迅速出現呼吸肌疲勞;因通氣不足,患者出現呼吸衰竭,加重呼吸肌疲勞。隨缺氧時間延長,影響各器官功能,常常出現各種嚴重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控制感染對改善通氣起著重要作用。對于長期臥床、神志不清的患者而言,不能及時清除氣道內分泌物,使氣道內分泌物分泌增多或粘稠形成痰栓,加重呼吸困難,出現紫紺。不僅使炎癥遲遲不能消退,還并發(fā)氣道交換受損等多種嚴重后果。本例病人是在搶救成功后,針對清理呼吸道無效、血氧飽和度低的問題采取的留置吸痰管。通過對此患者的護理,總結出此方法,既可以及時清除痰液,避免痰液過粘稠成栓,又避免反復刺激氣管粘膜,又可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使血氧飽和度穩(wěn)定,改善通氣輔助呼吸;但吸痰管保留在氣道內時,可能給患者帶來惡心、咳嗽等不良反應,當不良反應發(fā)生時,應立即拔出吸痰管。
參考文獻:
[1] 孫霞.氣管內留置吸痰管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吸痰的效果觀察.TODAY NURSE,August,2011,NO.8(24)
[2] 褚秀美.氣道內留置吸痰管病人的護理體會. 臨床肺科雜志, 2005.10(5):588
[3] 程紅纓.氣管內吸引合并癥的發(fā)生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7):536~ 537.
[4] 陳曉華.氣管內留置吸痰管在I型呼吸衰竭中的應用[J].西部醫(yī)學,2007,19(1):144.
[5] 陳 勐. 氣管內留置吸痰管用于重癥肺炎的探討[J].黑龍江醫(yī)學,2011,35(4):249.
[6] 王芳,鞠貞會等,氣管內留置吸痰管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中的應用。2010,5,48(13).
[7] 陳寶林.持續(xù)濕化法在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中應用的系統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