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
【摘 要】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各類微生物實驗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各實驗室內的消毒效果卻并不令人十分滿意。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消毒方法的安全無害、效果可靠、經濟無污染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將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就近年來不同消毒方法在醫(yī)學實驗室的消毒管理中應用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關鍵詞】消毒;實驗室;空氣;消毒液;高壓蒸汽滅菌;手部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498-02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的飛速發(fā)展,醫(y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重視。醫(yī)學實驗室的建設管理是保證各項基礎研究順利進行的前提,實驗室的滅菌消毒更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舒祖剛等[2]報道常德市醫(yī)療機構微生物實驗室消毒質量監(jiān)測結果,合格率僅82.35%。王霄等[3]報道對某實驗室進行消毒效果評價,采用隨機引物PCR法進行陽性菌落種屬鑒定,結果物體表面(90.90%)及壓力蒸汽滅菌(100.00%)基本達到國家自然菌殺滅率標準,實驗人員手(86.36%)、室內空氣(76.47%)、使用過的消毒液(85.71%)未達標。因此,如何采用安全有效的消毒措施,保證實驗研究的正常進行,成為廣大學者研究的熱點。
1 實驗室的空氣消毒
空氣是病原微生物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醫(yī)學實驗室消毒管理的主要方面之一[4-5]。常用的空氣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學消毒及中草藥消毒。
通風換氣法是實驗室廣泛采用的常規(guī)物理消毒方法,可通過過濾器控制進入室內空氣中的粒子,以及空氣的流動顯著改善實驗室內空氣的情節(jié)程度。紫外線照射消毒則是實驗室內另一常見的物理消毒方法。研究表明,紫外線是否有消毒作用取決于253.7nm的紫外線燈照射強度及時間,當總照射劑量同為360000uw-sec/cm2時,強度為100uw/cm2時,殺菌率為82.86%,強度在150uw/cm2時,殺菌率為90.18%,強度在200uw/cm2時,殺菌率為94.43%,而當紫外線強度達到200 uw/cm2,照射時間達到50分鐘時,所有微生物均能被殺死[6]。雖然紫外線消毒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紫外線直射只能消毒表面,容易遺留死角。
應用以甲醛為代表的各種醛類熏蒸空氣消毒是各種醫(yī)學實驗室常用的化學消毒方法。甲醛具有消毒范圍廣,有效率高等特點,對細菌、真菌、病毒等都有效。隋慧雪等[7]報道采用甲醛熏蒸法殺菌有效率為79.88%,僅次于紫外線的消毒效果。甲醛以氣體形式擴散于空氣和物體表面,可彌補紫外線消毒的不足。但甲醛熏蒸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甲醛消毒時間較長,刺激性大,對人體具有潛在的致癌作用,長期吸入高濃度甲醛可誘發(fā)支氣管哮喘,導致婦女月經紊亂影響生育等。過氧乙酸是另一臨床常見的廣譜、高效強氧化劑,常以噴霧法用于室內空氣消毒。隋慧雪等[7]報道的對比研究中,過氧乙酸噴霧法殺菌率為81.49%,其消毒效果與甲醛熏蒸法相當(P﹥0.05)。但過氧乙酸對黏膜刺激性強,易于腐蝕金屬。相比前述化學消毒方法,二氧化氯和氣化過氧化氫是近年來最新出現(xiàn)的新型氣體消毒劑,穿透性和擴散性強,具有安全、高效、維持時間長等特點,且對人體無害,不致畸不致癌,不會造成二次污染[8]。應惠芳等[9]報道二氧化氯消毒劑噴霧、過氧乙酸噴霧和紫外線照射三種方法的消毒效果及維持時間的對比研究,結果顯示三種消毒方法前后比較,F(xiàn)=85.37,P<0.01,三種方法對室內空氣具有顯著的殺滅作用;三種方法效果比較,F(xiàn)=13.37,P<0.01,二氧化氯消毒效果顯著優(yōu)于另外兩種,且維持時間最長。相比傳統(tǒng)的物理和化學消毒方法,臭氧消毒具有許多顯著的優(yōu)勢,如臭氧能均勻擴散于實驗室內,克服了紫外線照射消毒中遺留死角的問題。臭氧消毒有效率高,滅菌譜廣。實驗室實際操作中以氧氣為原料,將臭氧發(fā)生器置于室內即可運行消毒,操作簡便且環(huán)保[10]。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采用無毒無害的中草藥消毒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11]。其中蒼術、艾葉、板藍根等均在實驗室內十分常用。艾葉水煎液和艾葉油有抗細菌和真菌作用,蒼術具有抗腹瀉、抗炎、抗?jié)兊茸饔?,二者合用是新型的空氣消毒方法[12]。隋慧雪等[7]認為雖然蒼術熏蒸法無毒無害,對金屬物腐蝕,對呼吸道物刺激,經濟實惠,但消毒效果不及紫外線照射法,其報道蒼術熏蒸法殺菌率為70.33%。中草藥熏蒸法也有其缺點,燃燒蒼術等中藥原料易產生煙霧,造成室內空氣的二次污染。
近年來有報道,聯(lián)合上述兩種或幾種空氣消毒方法可顯著提高消毒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在實驗室條件下,聯(lián)合紫外線和新潔爾滅作用30s,可使細菌繁殖體的殺滅率達到99.9%以上,聯(lián)合作用10min可使芽孢的殺滅率達到99.9%以上,遠高于單用紫外線或新潔爾滅的作用效果[13]。
2 實驗室物品的消毒
醫(yī)學實驗室內物品的消毒要求十分嚴格,各物品的材質不盡相同,因此選用合適的消毒滅菌方法備受實驗人員的重視。高壓蒸汽滅菌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常用、最可靠的消毒方法之一,因其消毒時間短、效果可靠、對物品損壞輕、節(jié)約能源等優(yōu)點,現(xiàn)已成為微生物實驗室的首要消毒方式[14-16]。張席等[17]報道通過3M化學和生物指示劑同時在不同時段滅菌后的結果表明,30min和60min滅菌合格率基本達到100%,15min滅菌合格率只有60%,將裝載量從原來的85%減少到65%,滅菌合格率也能達到100%。高壓蒸汽滅菌適用于一般培養(yǎng)基、生理鹽水、玻璃器皿、金屬器械等耐高溫耐濕物品的消毒管理。
3 總結與展望
微生物實驗室內的消毒效果直接影響實驗的進程,嚴重者可由于污染而導致實驗無法繼續(xù)進行,因此實驗人員必須格外注意實驗室內的無菌消毒。雖然現(xiàn)代消毒方法十分繁多,但依然沒有一種能夠達到所有部位的消毒要求。實驗室的消毒管理依然需要根據(jù)消毒部位的具體要求及本實驗室的設施作出選擇。此外,也需要實驗人員在操作前及操作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重視實驗前后手的清潔消毒,遵守無菌原則[18-20]??梢韵嘈?,隨著現(xiàn)代各項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實驗室消毒技術一定會更加安全無害、操作簡便、節(jié)能環(huán)保、效果可靠。
參考文獻:
[1]肖騫,莊厚雄,孫琳.深圳市福田區(qū)醫(yī)療機構微生物實驗室消毒監(jiān)測[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10):921-922.
[2]舒祖剛,趙瑋剛,李美霞.常德市微生物實驗室消毒質量監(jiān)測報告[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8,25(2):190-191.
[3]王霄,廉萍,劉桂芳.實驗室消毒效果評價及細菌種群鑒定的研究[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1,11(7):854-855.
[4]姜曉春,白翠華,王艷秋等.鑫永泰牌空氣噴霧消毒劑殺菌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13,12(2):175-176.
[5]張永強,朱彥輝,張雁.保定市結核病項目實驗室消毒效果監(jiān)測[J].醫(yī)學動物防制.2011,27(11):1046.
[6]陳必敬,胡祖荃.現(xiàn)場紫外線燈強度測定及實驗室消毒效果觀察[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1999,11(7):311-312.
[7]隋慧雪,史玉蘭,黃凱.4種空氣消毒方法效果觀察[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19(4):254-259.
[8]賈海泉,吳金輝,衣穎等.氣體二氧化氯用于空間消毒的評價[J].軍事醫(yī)學.2013,37(1):33-38.
[9]應惠芳,王小元,梁瑩.三種空氣消毒法效能及有效時段的觀察[J].現(xiàn)代衛(wèi)生醫(yī)藥.2005,21(6):643-645.
[10]戴紅娟,錢生穩(wěn),保衛(wèi)國等.臭氧消毒在醫(yī)藥企業(yè)潔凈實驗室中的應用[J].藥業(yè)縱橫.2008,17(14):13-14.
[11]鄒瑜,林貴美,韋華芳.四種方法對組培室空氣消毒效果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9(8):117-119.
[12]孟長軍.組培實驗室常見消毒方法優(yōu)劣比較[J].中國園藝文摘.2012,8:177-178.
[13]郭震.病原生物學實驗室?guī)追N常用空氣消毒方法的研究[J]現(xiàn)代衛(wèi)生醫(yī)藥.2010,26(10):1596-1597.
[14]黃惠興,王平原,鄧遠玲等.微生物實驗室培養(yǎng)基高壓蒸汽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J].職業(yè)與健康.2012,28(10):1223-1225.
[15]王婭,金志雄,馮桂香等.如何保證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滅菌質量[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28(3):157-158.
[16]梁樹森,王華生,孫雪瑩.高壓蒸汽滅菌失敗原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J].2007,17(11):1394-1395.
[17]張席,周曉燕,魏娜等.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與分析[J].食品工業(yè).2011,12:96-98.
[18]李艷紅,王敏,徐燕.淺談血站實驗室的消毒管理工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8):164. [19]孫愛琴,郭銀濤.實驗室消毒效果監(jiān)測與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13):265.
[20]李芹.血站實驗室的消毒管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3,2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