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姆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差,寫作水平低,是讓語文教師最頭疼的事。幾年的教學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只有搞好閱讀訓練,才能夠積累寫作的材料和方法,只有認真地閱讀好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從中汲取好的寫作方法,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也只有廣泛地閱讀優(yōu)秀作品和文章,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新的課程標準對閱讀和寫作提出新的要求:閱讀方面要求學生“能復述敘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作方面則要求“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睆纳厦娴恼撌隹梢?,閱讀和寫作是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是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的重點和難點。
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并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是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學生不知道閱讀哪些讀物,如何閱讀,才更有收獲;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也不知道如何指導學生閱讀才更有效。經(jīng)過深入的實驗研究,我認為,只有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走讀寫一體化訓練之路,才能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
一、閱讀方面
1、提高閱讀能力,讓孩子讀自己喜歡的書
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高年級學生依然對《童話》《動物世界》《伊索寓言》比較喜歡,甚至吃飯時,手中都拿著這類書,他們能從這些故事中感受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使生動的字、詞、句、段、篇在腦中留下印象。而老師的責任在于運用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在最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多讀、愛讀、自覺地讀,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習慣。
2、利用學校的閱讀資源,指導學生讀中外經(jīng)典名著
五六年級的學生有讀中外名著的能力、只是大多數(shù)中國名著是文言文,學生理解起來困難。并且外國的人名、地名不好記,讀起來費勁,書讀到一半就放棄了。為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興趣,必須鼓勵他們讀中外名著。比如:有一次,我利用周四下午上一節(jié)閱讀指導課,我引導孩子說,喜歡孫悟空嗎?孩子幾乎異口同聲說:“喜歡?!蹦悄銈冎浪悄谋緯闹魅斯珕??學生立刻回答::“西游記”。你們想看這本書嗎?學生爭先恐后借閱。一個星期后,我就舉行了讀書匯報會,盡管有些詞句不理解(通過查字典、詞典后解決了)但學生感受到了神話小說的魅力。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通過不同形式的引導,讓孩子自覺喜歡讀其他的書籍了。
2、多做精彩的閱讀專項訓練,是提高閱讀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徑
我每講完一組課文后,都會從網(wǎng)上、圖書館里精選1-2篇課外閱讀題,圍繞教學目標,做專項訓練。選題時,特別注重詞語的理解、容易讀錯的音、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句子的仿寫,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訓練。期末考試總復習時,我也會把鄰近市縣小學語文教研室出的關于閱讀方面的精彩試卷,讓學生做。在訓練中,提高閱讀能力。
二、寫作方面
(一)讓學生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每天我都讓學生從閱讀中摘抄自己喜歡的廣告詞、名言警句、好詞佳句、精彩的課文片段等,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并要求會默寫。堅持時間長了,才不至于“書到用時方恨少”,才能使寫作內(nèi)容豐富,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為了做到這一步,我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熱愛生活。生活是創(chuàng)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只有熱愛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要使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應善于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讓學生注意把自己融入生活,仔細體驗。比如,有一次課間操,我聞到花香,放眼望去,才知道此時已是春色滿園,為了讓學生感受校園的景色美,我立刻讓學生集合,指導學生用眼睛,注意觀察,閉上眼睛,傾聽聲音,用心去感受校園的生活。二十分鐘,學生漫步校園,此時他們臉上流露的是高興、是舒服。是幸福。教學中,我常常誘導他們通過看、聽、說、寫,談談自己的感受,從不同的角度去積累素材,避免學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二)要善于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有時間保障。為了避免學生的枯燥無味。我經(jīng)常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鋼筆字比賽、“朗讀比賽”、舉辦演講會和故事會等。利用晚自習定期看抗日題材的電影,電視劇。評選班內(nèi)小書法家,小作家、小演說家,講故事大王。節(jié)假日,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文藝節(jié)目,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校園美、生活的美,積累材料,培養(yǎng)學生寫作熱情。
(三)教師在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應及時指導學生用日記的形式記下生活中的見聞感受,寫他們關心的話題
俗話說:“好腦筋,不如爛筆頭”。在學習中,我總是要求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寫在日記中,特別是要記下典型的事例。這樣堅持下去,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材料庫。另外,在教學中應注重教育學生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多讀書,讀好書,常言道:“記得舊句子,易成新文章”。所以,對好的篇章、段落、詞句,做好摘錄并熟記,是豐富詞匯,學習語言,提高寫作水平的好方法。
(四)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章時,要善于使學生通過寫作凈化自己的心靈
好的文章都有獨特的文體特色,通過寫作,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獲取不同的感悟。學生只有認真仔細地、廣泛地閱讀優(yōu)秀作品,才能從中掌握好的寫作方法。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紅色經(jīng)典》等,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意境,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寫作方法。我們只有積極地鼓勵學生去讀,才能使學生體味到文章的妙處。如果學生課文讀得好,又能廣泛的閱讀課外書,我相信他們的語文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一篇文章寫得好壞與否,不在于字數(shù)的多少,而是在于它是否吸引讀者。能吸引讀者的方法之一,就是文章有創(chuàng)意,文章的創(chuàng)意是通過大量閱讀知識積累融合升華的結果。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作為語文教師,只有讓學生協(xié)調好兩者的關系,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才能提高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