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禮林
微生態(tài)制劑又稱為活菌制劑或促生素等,是一種有利豬腸道菌平衡和改善的飼料添加劑,絕大部分產品是微生物活體。微生態(tài)制劑用于養(yǎng)豬有增強免疫功能、提高生產性能、防病治病、降污防臭和節(jié)糧增效的作用。實際應用表明,養(yǎng)豬時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飼料轉化率可提高5%~40%,干物質排放減少10%~15%,糞中氮、氨排放減少15%~20%,日增重提高2%~5%,降低仔豬大腸桿菌病死亡率50%以上?,F實生產中,存在亂用、濫用、超量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的現象,應引起注意。
1 微生態(tài)制劑的主要功效 用枯草芽孢桿菌、乳桿菌、地衣芽孢桿菌、乳鏈球菌、雙歧桿菌、乳酸片球菌和糞鏈球菌制成的培養(yǎng)物稱為細菌性微生態(tài)制劑;用米曲霉、啤酒酵母和黑曲霉制成的培養(yǎng)物稱為真菌性微生態(tài)制劑。多數微生態(tài)制劑不是用一種菌體培養(yǎng)制成,而是由一類多菌種或幾類多菌種混合制成,以利達到功效互補和微生物類群平衡。
1.1 防病、治病和增效作用 乳酸菌等制成的微生態(tài)制劑會產生一定量的有機酸,可改變豬腸道的微生物群落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腸內酸度,抑制耐酸性比其低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的生長和繁殖。乳酸菌等還會產生過氧化氫、醇、氨、丁二酮等抗菌、抑菌物質,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生長;同時在豬腸道內合成乳酸鏈球菌肽、乳酸菌素和乳酸殺菌素等溶菌酶,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給豬飼喂乳酸菌,腸道內乳酸菌會明顯增加,而大腸桿菌則減少明顯,呈現對病原微生物排斥性作用。母豬飼喂微生態(tài)制劑,斷乳仔豬下痢減少30%以上,日增重3%以上。哺乳仔豬灌服微生態(tài)制劑,抗病力將增強,下痢等明顯減少。
1.2 提高豬體免疫力 微生態(tài)制劑能激發(fā)豬體細胞和體液免疫,提高豬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在豬的日糧中持續(xù)的低劑量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其非特異免疫功能得到了調動和明顯提高。有人用三元雜交豬進行3個月添加飼用地衣芽孢桿菌試驗,結果飼料用量比對照減少17%,中性粒細胞吞噬率提高18.7%,淋巴細胞轉化細胞數提高13%,頜、脾下淋巴重分別提高27%和11%。
1.3 降污減臭 豬的日糧中持續(xù)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飼料轉化率提高5%~40%,日增重提高2%~5%,干物質排放減少10%~15%,糞便中氮、氨等減排15%~20%。
2 主要微生態(tài)制劑的使用方法
2.1 乳酸菌類 主要為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產品多為混合菌體制劑,使用時請參照產品說明書。母豬和仔豬飼料中添加乳酸桿菌,仔豬成活率可提高5%以上,仔豬腹瀉下降80%,仔豬發(fā)病下降20%以上,日增重提高10%以上。
2.2 芽孢菌類 主要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等,產品多為混合菌體制劑,使用時請參照產品說明書。此類細菌可產生枯草桿菌素、桿菌素、桿菌溶素等70多種抗菌素。2~3月齡的仔豬飼喂芽孢桿菌,日糧中干物質轉化率提高4%~6.8%,灰分消化率提高16%~43.5%,有機物消化率提高3%~7.6%,蛋白質消化率提高7%~9.5%,脂肪消化率提高22%~30.9%,纖維素消化率提高37%~62.9%。30~120日齡仔豬飼喂枯草芽孢桿菌,仔豬死亡減少1/2~1/3,50%~80%的仔豬胃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得到預防,增重提高15%~20%。
2.3 鏈球菌類 主要有乳酸鏈球菌和糞鏈球菌,產品多為混合菌體制劑,使用時請參照產品說明書。該類微生態(tài)制劑可產生多種抗菌物質和過氧化氫,有抑制病原菌、降解有毒和有害代謝產物的作用。新生仔豬飼喂糞鏈球菌制劑,大腸桿菌引起的死亡率降低53%。
2.4 酵母和霉菌類 主要有啤酒酵母、米曲霉和黑曲酶等,產品多為混合菌體制劑,使用時請參照產品說明書。這些微生態(tài)制劑可大大提高飼料的轉化和利用率。
3 微生態(tài)制劑養(yǎng)豬時應注意事項
3.1 選用適合的微生態(tài)制劑 微生態(tài)制劑的產品有多種,菌體成份和培養(yǎng)方式也不同,功效亦各異,一定要根據產品的功能和不同使用對象靈活選用,不可隨便購入和使用,更不要亂用、濫用。
3.2 是否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要全面評估確定 動物健康和環(huán)境良好時,豬群腸道已建立起較好的微生物群落,此時添加外來微生物勢必破壞原有好的微生態(tài)平衡,不但不會產生正面作用,還有可能使豬體健康受損,帶來不應有的經濟損失。如采用其它更經濟的方式能達到同樣目的,就不必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
3.3 確定最適使用對象和時間:微生態(tài)制劑在豬的出生、斷乳和剛進入生長育肥期使用效果最好,其它時期使用效果不明顯或沒必要使用。豬在受驚嚇、氣候突變、運輸等應激情況下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可減輕應激反應,盡快恢復正常。
3.4 注重飼料加工過程中的保護 乳酸桿菌等微生態(tài)制劑不耐高溫,溫度高和要蒸煮的飼料中不要添加。飼料的制粒和膨化時,微生態(tài)制劑中的孢子會損失10%~30%。乳酸桿菌遇60℃或更高的溫度,很快會全部殺滅。飼料制粒時,酵母菌遇70℃高溫,99%以上的活體會死亡。
3.5 掌握好最佳使用劑量 微生態(tài)制劑產品很多,不同產品的使用劑量一定要適正,既不能超量使用,也不能過低量作用,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按說明書要求使用。
3.6 不可與抗生素配伍使用 微生態(tài)制劑都是活菌制劑,不可與抗生素和化學合成抗生素配伍使用,否則會抑制或殺滅微生態(tài)制劑中的活菌。不過,乳酸菌等可與酵母制劑按規(guī)定配合或混合使用,有增效作用。
3.7 微生態(tài)制劑應科學保存:微生態(tài)制劑宜保存在低溫、陰涼、干爽的環(huán)境下,應避免日曬、風吹、雨淋、冰凍等,存放溫以5~15℃為佳。多數微生態(tài)制劑的保存期為1年左右,應注意查檢?!觯ň庉嫞汉畏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