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青
一堂成功的課無不是一開始導入新課就引人入勝。在音樂教學中,要使學生更好地用心感受、學唱歌曲,不但要重視范唱、學唱、歌曲處理等環(huán)節(jié),還要注重課堂導入的作用,導言是通向?qū)W習新歌的橋梁,好的導入能強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然而用什么辦法引導學生進入音樂課堂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呢?教無定法,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決定。在實際教學中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講故事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故事有很大的好奇心。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教師豐富夸張的動作表情,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學生思維。在授課前先講一個與新授內(nèi)容有關(guān)的故事,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導入新課,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再把這種興趣遷移到學習新課上,這樣,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十二生肖歌》時,教師先讓學生說一說十二生肖有哪些,接著問學生:為什么十二生肖是這十二種動物而不是其他動物呢?這時說“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十二生肖的故事好不好”?學生一致說好,接著教師生動地講故事。故事講完了,學生意猶未盡,教師繼續(xù)引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十二生肖歌好不好?”學生的興趣完全轉(zhuǎn)移到歌曲上,這樣課上起來就輕松很多,學生唱的熱情也很高,效果自然很好。
二、猜謎語
猜謎語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好方法。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猜謎,課前老師可準備一個與本課涉及事物有關(guān)的謎語,新授前要求學生先猜一條謎語,然后進行新授。教學《你聽,什么敲響了》一課時,教師出示三角鐵、木魚、沙球三種樂器,然后出示謎語讓學生猜是哪一種樂器。如“身體三角形,不唱高低音,鐵棒輕輕敲,叮叮叮叮叮”?!敖恤~不像魚,整天笑呵呵,敲敲就開口,只說:篤篤篤”?!皥A圓球兒拖尾巴,小小尾巴讓人抓,上上下下使勁抓,說起話來沙沙沙”。在猜的過程中讓學生說說猜的理由,既讓學生了解這些樂器,又能很好地過渡到新課的教學中,學生學起來更加輕松、有趣。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情境教育法在很多學科的教學中很受歡迎。音樂課是情感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能夠讓學生置身于音樂課堂中,深入體驗教材的內(nèi)涵。如在教學《七子之歌——澳門》一課時,教師先有感情地敘述:1922年7月,聞一多先生赴美國留學。因不堪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毅然于1925年5月回國。而“五卅慘案”就在他歸國數(shù)日后發(fā)生。英、日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聞一多先生更是義憤填膺。他痛感中國人不僅在國外被人歧視,就是在自己的國土上也要受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欺凌。于是,感慨萬千地寫下了一系列的愛國詩篇?!镀咦又琛芳词瞧渲兄?。1997年,在澳門即將回歸之際,作曲家李海鷹用深情而誠摯的音調(diào)為《澳門》這首詩譜上了曲。自此,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共同心聲響徹了神州大地。誰都不會忘記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澳門歲月》。片中一位年僅7歲的澳門小姑娘用她那充滿童真的動人聲音演唱《七子之歌——澳門》。那歌聲打動了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不僅如此,那歌聲也牽動著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接著用多媒體播放當時表演的畫面。學生完全沉浸在歌曲中,被歌曲深深地吸引。
四、民間風俗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民間風俗。在音樂教材中,有很多內(nèi)容是體現(xiàn)各個民族的風情的。教師抓住民間風俗導入,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學《快樂的潑水節(jié)》一課時,首先提問:“我們祖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你了解你所介紹民族的風俗習慣嗎?”當學生提到傣族的潑水節(jié)時問:“你知道潑水節(jié)的意義嗎?”通過這樣的引入,學生了解了潑水節(jié)的意義,開闊了文化視野,學起新歌來自然更有興趣。
五、天文地理
用天文、地理知識導入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情感。在教學《彩色的中國》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打開地圖冊,仔細觀察中國版圖,找到長江黃河的位置。再找“碧綠的平原”和“金黃的黃沙”,當學生找到時接著引導:“如果人類不加節(jié)制地繼續(xù)砍伐森林,過度放牧,那么地圖上的這兩種顏色會如何變化?”在討論中讓孩子們深刻地認識到環(huán)境惡化給生活造成的不便,給生存帶來的威脅,并且知道該怎么做。接著引導:“讓我們也為保護環(huán)境作點貢獻吧!”從而進入新歌的教學中。這樣的引導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學生情操,還可以開啟學生的心智。
六、游戲
只要是孩子都喜歡做游戲,游戲是兒童的重要生活內(nèi)容,如果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課堂之中,則會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學《傳、傳、傳》一課時,首先做“擊鼓傳花”的游戲,用《傳、傳、傳》做背景音樂。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游戲結(jié)束,學生不僅體驗了游戲的快樂,還熟悉了歌曲,乘興引入新課,學生興趣十足。
七、舞蹈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按照音樂的旋律自然進行舞蹈,是用形象感染學生的重要表現(xiàn)方式。在教學《娃哈哈》一課時,教師先跳了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學生看了都蠢蠢欲動,接著教師教學生跳幾個動作,然后問:“我們的舞蹈還缺少什么?”(音樂)最后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歌曲。
八、利用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教學資源,它有著視聽結(jié)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yōu)點。教師應(yīng)抓住這些特點,好好應(yīng)用。在課堂導入時運用多媒體,可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愉快的夢》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月夜”的景色,并配有《愉快的夢》的伴奏音樂,把學生帶入夢境,然后提問“夢之船”將我們帶到了美麗的夜空。這樣的景色令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自然導入新歌的教學中。
九、學生的生活實際
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能讓音樂課堂走進學生生活。如教學《甜甜的秘密》一課時,教師首先設(shè)問:“教師節(jié)要到了,你有什么話要對你的老師說嗎?”學生紛紛舉手,把心中最想對老師說的話表達出來,接著說:“有一個小朋友,他用了另外一種方式表達了他對老師的愛,就是唱一首歌曲送給他喜愛的老師。”這時播放歌曲《甜甜的秘密》自然引入。
十、圖畫
通過圖畫導入新課,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歌曲的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我們一起來唱歌》一課時,先出示一幅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在操場上盡情唱歌的掛圖,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后提問:“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后,教師描述:“下課了,老師和小朋友們來到操場上,老師拉起了手風琴,小朋友們拉起了小手,一起來唱歌?!边@時播放《我們一起來唱歌》的音樂。這種導入方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
導言的設(shè)計應(yīng)該通過聽、看、動、想、說、導的方式進行,用以深化、強化學生的理解、感受、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傊?,課堂引入不能用固定的格式,要靈活多樣,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重、豐富學生知識為主。導言是學習新課的重要一環(huán),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定能使教學增輝、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