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剛
駝腰子林場位于樺南縣東部,是樺南縣重點林區(qū)。為進一步加快樺南縣林下經(jīng)濟發(fā)展,盡快將林下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jīng)濟優(yōu)勢,把林下經(jīng)濟發(fā)展成為縣域經(jīng)濟轉型的支柱產(chǎn)業(yè)、促進職工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chǎn)業(yè)。我場于2000年起對野生北五味子進行選種育苗工作,對林下的野生五味子資源采取撫育和補植措施。經(jīng)過十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總結出適合樺南地區(qū)北五味子野生資源撫育的新技術。北五味子中醫(yī)臨床常用潤肺、滋腎、止汗、止瀉、澀精藥。主治咳喘、自汗、盜汗、遺精、久瀉、神經(jīng)衰弱等癥北五味子不但藥用,還大量用于食品、食品加工、添加劑、飲料、紡織染料等諸多領域,受到國內外各界的普遍關注,多家果酒廠生產(chǎn)的五味子酒和開發(fā)的五味子果酒、果汁飲料都取得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林下五味子資源撫育措施
1.1種質基地。為確保種子的品質,采集時間9月上、中旬。采收前確定母樹,選擇果穗整齊,穗大、粒大、緊湊,無病蟲害的果實。采種后直接進行調制,精選出純凈的種子。采用層積變溫進行催芽處理。
1.2五味子苗木的培育。采用裸地播種和保護地營養(yǎng)缽容器苗兩種育苗形式。營養(yǎng)缽容器苗在保護地進行,方法是在3月末至4月初扣塑料大棚,采用8×8×10厘米的塑料營養(yǎng)缽。營養(yǎng)土的配方為:農(nóng)家肥、細河沙、草炭土、腐殖土或林下土按5:10:10:75混拌均勻后裝袋或直播,營養(yǎng)土拌入適量多菌靈,每個缽3—4粒種子,覆土2厘米左右。播后結合澆水噴施5%代森錳鋅1000液進行殺菌,保持濕度,一般2—3天澆一次水,當出苗50%——70%時上遮陽網(wǎng),當溫度在30℃以上時要通風降溫。6月中旬至雨季將幼苗帶土坨轉入仿野生栽培園補植,進行常規(guī)的水肥除草管理。也可在翌年的4月中旬進行定植。
1.3林下野生五味子資源撫育。林下五味子野生資源,由于樹齡不一,從未進行人為修剪、整形,樹勢衰退,主干不明顯,枝蔓纏繞,密度過大,分布不均等現(xiàn)象。采取疏密留稀、去弱扶壯、整形修剪、老樹更新、空地補植的方法是恢復的重要手段,應采取以下措施:
1.4林地清理。在林分郁閉度低的林下及溝谷兩側、溪流兩岸、林緣、灌木叢、山坡等地塊,將生長密、價值低的下木、藤條灌木、雜草等進行割除,同時伐除枯立木、病腐木,工具可用割灌機進行割除,割除物應整齊進行堆放或運出林外,保留供北五味子攀緣的自然架樹。
1.5整地方法。對北五味子分布不均或沒有著生的地塊,采取先人工整地后定植的方法。整地要求:穴狀整地,先揭去草皮,用整地鎬刨出上口50厘米,下口45厘米,深20—25厘米,呈丘狀的穴,揀凈穴內的石塊、樹根、雜草等夾雜物。
1.6栽植。容器苗取出容器后,直接栽入穴中,裸根苗要保證根系舒展,做到栽正踩實,深淺適宜,不窩根不露根,栽后穴上覆蓋黑膜壓實。
2、北五味子的林間管理
2.1補植苗管理。苗木進行定干,靠近地徑處選留5—6個飽滿芽,爾后將上部剪掉。待苗木長到5厘米左右,選留2個枝做為主干,其余枝剪除。在穴上覆蓋黑色地膜,膜上用土壓實,即可阻礙雜草在穴上生長,又可減少水份蒸發(fā),提高土溫,方便撫育管理。
2.2除草。采用割除及化學除草的方法?;瘜W除草可在萌動前噴施乙草胺+果爾,也可用草甘磷類或克無蹤進行定向噴施。禾本科雜草比例較大時,可用拿撲凈、精穩(wěn)殺得,在整個生長期均可噴施
2.3整形修剪。新植苗在定植后三年間主要工作是整形(留2—3個主干),修剪(果枝不能相互纏繞)培養(yǎng)樹勢,使主干均達到1.5米以上,主干距地面30—40厘米處不留側枝。及時剪除基生枝,解決與五味子爭肥、爭水、爭營養(yǎng)空間的矛盾。立秋后對北五味子進行摘心,促進木質化。
2.4立架管理。林冠下發(fā)展北五味子與大田差異較大,應靈活機動,因地制宜。有攀緣活體樹的可利用樹木,或斜立竹桿,拉腈綸毛線引縛上架,反之可利用兩樹間拉鐵線(10—12號均可),也可立木樁拉鐵線,總之要根據(jù)林冠下實際情況而定,保證五味子主干上架。
3、林下五味子病蟲害防治
3.1病害防治
3.1.1葉班病屬生理病害,多發(fā)生在低溫高濕季節(jié),發(fā)病時用1:1:300倍的波爾多液防治,用甲托與代森錳鋅混合1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3.1.2 葉枯病,病狀是葉片上有褐色病斑,防治方法可用世高、多菌靈、天達2116、甲托、波爾多液交替防治,間隔期7—10天。
3.1.3白粉病,癥狀較明顯,病葉病干有白粉,可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25%液體粉銹寧、甲托、代森錳鋅等殺菌劑交替防治,間隔期7—10天。
3.1.4根腐病,癥狀是根基交界處外表腐爛,露出木質及髓。病因多是積水與機械損傷,造成害蟲咬傷也可產(chǎn)生??捎眉淄?、多菌靈灌根。
3.2蟲害防治
3.2.1女貞細卷葉蛾。為北五味子重要害蟲之一,幼蟲危害果實,果梗、種子該害蟲每年發(fā)生兩代,第一代幼蟲5月下旬開始蛀果,7月中旬危害末期,第二代在7月上旬開始蛀果至8月下旬。防治方法(1)落葉后清理田間、焚毀落葉,消滅蟲蛹;(2)燈光誘殺成蟲;(3)用菊酯類殺蟲劑或5%來福靈乳油2000—3000倍噴施每隔15—20天噴施一次,整個生育期噴2—4次,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
3.2.2柳扁蛾。蛀食五味子的莖,可用于50%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
3.2.3紅蜘蛛。蛀食五味子的莖,可用阿維菌素防治效果較好。綜上所述,北五味子的病蟲害防治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不準使用高毒、殘留期長的農(nóng)藥,杜絕果實污染,真正保證綠色有機。
4、北五味子的采收
采摘期為9月中旬,果實呈現(xiàn)鮮紅色,最佳采摘時間為晚秋落葉霜凍以后,這時果實呈紫紅色,質量最佳。采摘后,可及時銷售,也可曬干或陰干,若遇陰雨天要用干燥室烘干,溫度一般在60度左右,否則容易變成膠粒。北五味子的質量以果皮紫紅色,粒大,肉厚,柔潤有光澤為最佳,北五味子干果儲藏,在干燥處儲藏十多年不會發(fā)生霉變
(作者單位:154441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林業(yè)局駝腰子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