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子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維護(hù)交談雙方的面子可以使談話順利進(jìn)行。分別介紹了Goffman的 “面子理論”及Brown 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論”,并指出這兩種理論頗具影響力。
關(guān)鍵詞:面子;面子理論;面子保全論
作者簡介:許芳(1989-),女,山東濱州人,東北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語用學(xué)。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3--01
1、引言
早在20世紀(jì)50年代,美國社會學(xué)家 Goffman從社會學(xué)的角度首次提出了“面子”概念。Goffman (1959) 認(rèn)為,面子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神圣的,它是交際雙方必須注意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面子又是相互的,鑒于面子的概念,他又研究了人際關(guān)系。在Goffman看來,社會交往中面子是贏得積極的社會價值的最有效的方式,它也是人們的一種行為規(guī)則。為了拯救自己或他人的面子,禮貌起著重要的作用。 基于Goffman的面子理論,Grice (1975), Lakoff (1979), Brown和 Levinson (1978), Leech (1983)等語言學(xué)家分別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2、Goffman的 “面子”理論
Goffman在1955年發(fā)表的文章On Face Work 《面子工作》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face”(面子)和“ face work”(面子工作)兩個概念?!懊孀印笔侵冈谏鐣煌凶约罕粍e人所認(rèn)可的積極的社會價值。面子是社會屬性所描述的理想的自我形象,這種自我形象是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想要實現(xiàn)并且維系的。Goffman從社會互動的角度來闡釋面子的概念。作為一個相互影響的產(chǎn)物,面子不能由一方?jīng)Q定,它必須由交際雙方相互支持。
Goffman認(rèn)為,我們整個社會建立在人與人相互交往的基礎(chǔ)上。他堅信對話者愿意尊重別人的面子,因為只有這樣別人才會尊敬自己??梢钥闯鯣offman將面子視為神圣的、莊嚴(yán)的,而面子也是相互受益的。在Goffman看來,“ face work”(面子工作)是對話雙方在交際中為了實現(xiàn)、維護(hù)或恢復(fù)面子而使用的戰(zhàn)略。面子工作分為兩類:避免過程,即避免有可能威脅面子的行為和糾正過程,也就是在面子受到損害后所做的各種禮貌的補(bǔ)償行為。
無論在任何社會,在與別人交流時,如果想讓整個談話過程保持暢通,我們就不得不遵守一定的準(zhǔn)則,例如按照特定的文化和習(xí)俗,相似的背景知識以及共同理念等等來進(jìn)行交流。根據(jù)不同受眾群體和各種社會交互行為,Goffman的面子概念也會隨之改變。在不同情況下,人們會選擇不同的主題與不同的對話伙伴進(jìn)行交際,在這個意義上,面子是由聽者維護(hù)的而不是講話者。人們會盡最大努力來維護(hù)在社會交往中所創(chuàng)造的面子。按照Goffman所說 (1955: 36):
丟面子 = 做錯事,羞愧
保全面子 = 維持沒有丟面子的印象
給予面子 = 采取更好的方式來維系面子
3、Brown 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論”
英國學(xué)者Brown 和Levinson (1987) 提出的面子保全理論是迄今為止最具影響力的禮貌模型,它以Coffman 在50年代所提出的面子概念為基礎(chǔ)。根據(jù)Brown 和Levinson所說,“要面子”是人類基本的情感要求,在人類社會中,每個成員自身都有要面子的特性,所以會深知別人擁有同樣的渴求。面子只能被對方保留,所以需要對話者之間相互合作來滿足要面子的需求。
面子保全論包括三個基本概念:面子、面子威脅行為和禮貌策略。Brown 和Levinson把面子劃分為兩類: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積極面子是“每一個成員的基本需求,并希望這種需求能得到對方的認(rèn)可與尊重”(Brown & Levinson, 1987: 62)。確切地說,積極的面子即被希望他人接受和認(rèn)可,成為團(tuán)體中的一員,并共享自己的需求。消極面子是每一個“稱職的成年的社會成員”的愿望,即希望自己的行為暢通無阻,不被他人干涉 (Brown & Levinson, 1987: 62),這意味著要求獨立。面子是人類的一種普遍屬性,但是有些行為在本質(zhì)上威脅了面子, Brown和Levinson將其稱為Face-threatening Act(面子威脅行為),簡稱為FTAs。Brown和Levinson (1987) 提出了五種禮貌策略用于應(yīng)對面子威脅行為,即直接性策略(說話人不采取任何補(bǔ)救措施,赤裸裸地公開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積極的禮貌策略,消極的禮貌策略,間接策略和不要做威脅面子的行為。
保護(hù)面子的目的是為了維系交談雙方的友好關(guān)系,這樣他們的談話可以順利進(jìn)行,從而實現(xiàn)預(yù)定目標(biāo)。面子保全理論是禮貌原則(PP)的一項重要準(zhǔn)則。根據(jù)Brown和Levinson的觀點,“面子”一詞與每個人所在意的自我形象息息相關(guān),無論在公共場合還是私下。與面子相對的詞是丟面子,即講話者或聽者面對某些事情時所感到的尷尬、不開心或感覺自己被輕視,所以面子與交談雙方的情緒或心情息息相關(guān)。雙方應(yīng)仔細(xì)關(guān)注面子問題,保留面子的最好方式是不要威脅對方的面子。
4、結(jié)語
面子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面子理論和面子保全論為禮貌原則奠定了重要的基礎(chǔ)。采用適當(dāng)?shù)牟呗跃S護(hù)面子,可以使語言交際順利進(jìn)行,使人際關(guān)系更為和諧。
參考文獻(xiàn):
[1]Brown, P. & S. 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M]. In E. G. Goody(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6-289.
[2] Brown, P. & S.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何自然,冉永平. 語用學(xué)概論[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顧日國. 禮貌、語用與文化. 外語教學(xué)研究[J],1992(4): 10-17.
[5]陳融. 面子、留面子、丟面子—介紹Brown和Levinson的禮貌原則[J]. 外國語, 1986(2): 17-21.
[6]陳松岑. 禮貌語言初探[M].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