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或許是遺傳老公的基因,兒子從小就瘦瘦的,麻桿般的身板,細細的腰,而且整個人總是有氣無力,伙伴們便給他取了一個鮮明的“綽號”—“豆芽菜”。為了改變現狀,我這個“廚娘”老媽花盡心思,為兒子千方百計地調劑飲食,高蛋白的鮮蝦啦,高脂肪的牛板腸啦,高熱量的油炸糕啦,統(tǒng)統(tǒng)擺上了飯桌,兒子更是拍手稱快,頓頓吃得甚歡。
一段時間的高標準營養(yǎng)過后,本以為兒子這棵小苗會向小樹的樣子靠攏,可現實卻與我的期待活生生地唱起了反調:兒子的身高體重絲毫沒有增加,照舊“原地踏步走”,更意外的是,在學期末的體育達標項目中,竟然穩(wěn)坐全年級“最后一把交椅”,連不少女生都比兒子的賽跑和跳遠成績高出了一截。
拿著兒子項項“亮紅燈”的體育成績單,我不住地唉聲嘆氣,格外地憂心忡忡。如今,體育已經成為升學的測試項目,“拯救不良體質,鍛煉健康體魄”也在下一代培養(yǎng)中掀起了全民風暴。
看來,幫助兒子踏上陽光的健身之路迫在眉睫,尤為重要。
是單刀直入地給兒子“約法三章”,還是生搬硬套地給兒子“設定任務”,或是苦口婆心地給兒子“宣揚運動”?一個個問號充斥在腦海,讓我日益急切而不安,惟恐這些“應急措施”給不愛運動的兒子造成負擔,又怕叛逆小子的拼命抵抗,適得其反。
就在我舉棋不定時,卻無意間從網絡中搜到了“兒童運動金字塔”圖,靈動的圖案、巧妙的比擬、清晰的做法霎時吸引了我的眼球,也照亮了我迷茫的心。頓時,我便拿出兒子的彩筆,比葫蘆畫瓢地把“兒童運動金字塔”搬到了自家墻壁最醒目的位置。果然,放學回家的兒子第一眼便看到了,仔細地端詳了起來。我迎上前去,趁熱打鐵講解了一番:“這是專門為6~11歲孩童量身定制的運動方案,不僅能讓兒童擁有健康的體魄,更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柔韌性、協(xié)調性,至于體育成績嘛,自然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嘍!”
兒子饒有興致地聽著,但臉上仍然流露著半信半疑的神色,“百聽不如一試,不妨讓行動說話吧?!痹谖业臉O力鼓動下,兒子終于點了頭,“運動金字塔”方案便開始實施了。
兒童運動金字塔共分為四層,第一層為步行練習,第二層為有氧運動,第三層為力量訓練,第四層則是休整運動。按照計劃,我引導兒子步步深入地依次進行。就拿步行運動來說吧,以前兒子每天上學、放學不是坐公交車,就是由我專程接送,如今我主動當陪練,每天和兒子步行上學。從家到學校足足有1300米的路程,我們母子倆時而疾走,時而慢步,時而進行比賽,時而互相督促,沒有預料中的那么辛苦勞累,不足二十分鐘就可到達,反而越走越輕松,越走越精神。嘗到了步行的甜頭,兒子后來拒絕乘電梯,一鼓作氣就能爬到九樓的家,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體力充沛的小伙子。
至于有氧運動,倒是兒子十分熱衷的,但以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下來。這次,我專門制定了“親子活動表格”,周二親子騎單車大pk,周四去廣場滑旱冰,周六去游泳,周日去遠足,每天還附加200下親子跳繩。為了激發(fā)兒子的運動熱情,每完成一周的“運動功課”,我都會給他特殊的獎勵,一副羽毛球球拍、一根電子跳繩、一雙時尚旱冰鞋……幾乎都是與運動有關的,樂呵呵接受禮物的兒子大聲高呼:將運動進行到底!
力量練習對于男孩子來講是不可或缺的。每天早晚,引導兒子做上幾個俯臥撐,從最初的二三個到如今的十幾個,不斷飆升的數字令我欣喜不已。閑暇時刻,兒子還會和老公扳手腕比力氣,父子之間笑聲朗朗。周末之余,我?guī)ьI孩子去專業(yè)的拓展基地攀巖,在步步攀登中感受著成功的愉悅。
提起金字塔運動的最頂層,即打游戲、看電視、上網和長時間坐著,這些是兒子昔日的最愛,卻是今日的“雷池”。豐富的運動生活已經填滿了兒子的業(yè)余時間,自然上網或看電視的無運動狀態(tài)就少之又少了。
僅僅一個多月的訓練,兒子竟然有了強壯的小腹肌,更令他自豪的是,這次體育測試,他一路前進到了班級的前二十名,令同學們刮目相看,徹底甩掉了“豆芽菜”的帽子。原來,引領孩子做運動也有章法可循,你也不妨和孩子一起登上“兒童運動金字塔”,盡情享受運動的歡暢和健康的陽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