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娥
【摘 要】急診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急、變化快,在搶救不及時??稍斐伤劳觯虼藢@類患者要爭分奪秒,抓住時機、及時治療,嚴密的觀察,做好對癥護理,是搶救急診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關鍵
【關鍵詞】急診科失血性休克;觀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343-01
失血性休克屬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見于急性的、速度較快的失血。外傷失血性休克使機體有效循環(huán)急劇損害,導致組織缺血缺氧、代謝障礙和神經功能紊亂等。其病情風險、變化快,極易導致患者死亡。
失血性休克分為三期。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我們把它分成若干的時期,這樣有利于針對不同的時期進行對應的治療。首先就是失血性休克的缺血期,就是缺血性的缺氧期。這一期的微循環(huán)的變化的特點第一個是微動脈、后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和循環(huán)血量急劇減少,壓力降低。第二微靜脈和小靜脈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收縮較輕。第三個動靜脈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開放,那么血液從微動脈經動靜(脈)吻合支直接流入小動脈。在休克的微循環(huán)缺血期,心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興奮,血中兒茶酚氨大量釋放,使各類小血管收縮。臨床如未能及時進行搶救或搶救措施使用不當,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長期過度興奮,會導致組織嚴重缺血缺氧。
1 病情觀察
1.1神志與表情
創(chuàng)傷和失血早期,機體代償功能尚好,血中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動脈血壓相對穩(wěn)定,心腦血管供應優(yōu)先保證,腦缺氧較輕,患者神志一般清楚或輕度煩躁、焦慮。隨著休克加重,進入失代償期,腦組織供氧逐漸下降,缺氧加重,患者表現(xiàn)為意識模糊,表情淡漠,甚至昏迷,因此,應嚴密觀察。
1.2脈搏、血壓及脈壓差
可反映心率和血管緊張度兩者的變化。休克初期,脈搏細而快,休克晚期脈搏微細緩慢。在搶救過程中每隔15、30min測血壓、脈搏一次,并作好記錄。
1.3皮膚、粘膜和肢體溫度
休克一旦發(fā)生,患者面色蒼白,四肢遠端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周圍血管收縮,毛細血管灌注量下降,血液淤滯現(xiàn)象。
1.4尿量監(jiān)測
尿量的多少反映了腎毛細血管灌注量的多少。由于腎血管較其他臟器的血管對兒茶酚胺更為敏感,因此,尿量也是護理工作中判斷內臟毛細血管灌注量的一項重要指標。
1.5呼吸道
注意呼吸系統(tǒng)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準備氣管切開物品,為呼吸梗阻時進行緊急機械通氣之用。
2臨床護理
患者一到急診科,就要做到分秒必爭,各項搶救措施有條不紊。并做好記錄。
2.1改善缺氧狀態(tài)
由于創(chuàng)傷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熱循環(huán)障礙,細胞缺血缺氧,易趨死亡,特別是顱腦損傷,應給予較高濃度的氧氣吸入,吸入量4-6L/min,氧濃度為37%-45%為宜。
2.2通暢呼吸道
為防止發(fā)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保證呼吸道通暢的重點應及時清除口腔、上呼吸道分泌物,同時注意觀察有無呼吸節(jié)律、頻率、幅度的改變,必要時行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在吸痰過程中,動作要輕柔,每次吸痰不超過15s,注意給氧吸入。
2.3迅速擴容
馬上建立靜脈通道,用20號靜脈套管針穿刺,盡可能選擇上腔靜脈系統(tǒng)的靜脈,也可選擇下肢大隱靜脈,以達到迅速補充血容量和保證及時靜脈給藥的目的。若靜脈萎陷、塌陷、穿刺困難者應及早配合醫(yī)師行頸內靜脈穿刺或靜脈切開,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以保證組織灌流。在尚未配好新鮮血時,輸入平衡液,1h內輸液1500ml-2000ml,晶體與膠體比例為2.5-3:1.
2.4保持靜脈流的通暢,無受壓、扭曲、因休克早期的患者處于興奮煩躁狀態(tài),常不配合治療,應將輸液肢體妥善固定好,并加強防范,防止意外損傷。
2.5體位
松解患者衣扣、褲帶、或頭和軀干抬高約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增加靜脈回流量和減輕呼吸負擔。
2.6保暖
室溫保持在22-28℃,保持通風良好及空氣新鮮。注意體溫變化,低溫時保暖,適當加蓋棉被、毛毯,禁止用熱水袋提高體表溫度,因為休克時皮膚溫度降低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應激反應,以保證重要臟器的供血,同時提高體表溫度也會增加機體耗氧量,對病情不利。
3搶救有效指標判斷
經積極治療后,患者血壓回升,脈壓加大,脈搏增強,指甲口唇轉紅潤,皮膚轉暖,由煩躁轉平靜,神志從淡漠轉清楚,尿量增多,靜脈滴速自動加快,說明搶救有效,否則應及時匯報醫(yī)師,調整治療方案繼續(xù)搶救。
4做好心理護理
急診科接診的失血休克患者因其病情危重、變化快、短時間內丟失了大量的血液,但仍有部分患者神志清醒,應做好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將以最大的努力,最理想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使其心理上消除其焦慮、恐懼心理,幫助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
5體會
急診科的醫(yī)護人員必須有強烈的急救意識和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病情發(fā)展,為搶救休克贏得最短時間。由于急救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護理人員必須不斷學習、并加強基本功訓練,做到搶救時穩(wěn)、準、快速,使整個搶救過程有秩序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祁桂玲.創(chuàng)傷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護理[J].青海醫(yī)藥雜志.
[2] 裘法祖.外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36-44.
[3] 于曉軍,王文慧.救治創(chuàng)傷性失血性休克致循環(huán)高負荷死亡2例分析[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2,9(3):137-138.
[4] Soucy DM, Rude M,Hsia WC,et al.The efects of varying fluid volume and rate of resuscitation during uncontrolled hemorrhage[J].JTrauma,1999,46(2):209-215.
[5] 戴國鵬.失血性休克101例院前搶救的體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1,4(1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