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兆文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6例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8例,給予治療組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給予對照組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對比(P>0.05),治療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切口感染率為3.6%,對照組切口感染率為35.7%,治療組切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療效顯著,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膽道鏡;膽結石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107-01
膽結石是膽道系統常見疾病,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可采用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傳統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大,切口易感染,預后質量差[1],隨著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治療膽結石手術方法得到明顯提高。筆者以56例膽結石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分別給予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分析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6例膽結石患者,經B超、CT、膽道造影等檢查,確診為膽結石。男24例,女32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42.2±3.5)歲;膽結石最大徑0.9-1.6cm;24例膽囊并膽管結石,18例膽囊結石,14例膽總管結石;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結石大小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P>0.05)。組別例數 男/女 平均年齡 結石直徑 膽囊并膽管結石 膽囊結石 膽總管結石治療組 28 10/18 41.8±3.6 0.9-1.5 13 10 6對照組 28 14/14 42.0±3.4 1.0-1.6 11 9 81.2 納入標準 患者通過B超、CT、膽道造影等檢查,確診為膽結石;排除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患者;排除孕婦、哺乳期婦女;排除精神疾病及傳染性疾病患者;排除慢性萎縮性膽囊炎、膽囊頸部結石嵌頓患者;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開腹手術。患者行氣管內插管麻醉,取平臥位,由右腹膽區(qū)的分離皮膚,切開皮下組織,充分暴露并切開膽道,取出結石。
治療組采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患者全麻后,于劍突下1厘米、臍下1厘米、肋緣下右鎖骨中線0.5厘米及右腋前線0.5厘米四處作穿刺點,創(chuàng)建CO2氣腹,置入Trocar、腹腔鏡和操作器械,全面探查腹腔,解剖Calot三角區(qū),分離并離斷膽囊動脈。膽管結石患者需結扎分離出的膽囊關口,縱行剪開膽總管前臂,置入膽道鏡,取出結石,采用可吸收線將膽管前臂縫合,經膽道鏡檢查確定沒有結石后,置入導管進行引流;單純膽囊結石患者,需穿入腹腔鏡經膽囊底部,吸進膽汁,于膽囊底部作切口,置入膽道鏡取石,清理干凈后,采用可吸收線縫合膽囊切口,使用氯化鈉溶液清洗腹腔,置入引流管進行引流,逐層縫合切口。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切口感染等。
1.5 統計學分析 文中所得數據均采取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采用( 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 治療組手術時間(120.5±3.5)min,術中出血量(42.3±4.2)ml;對照組手術時間(122.3±3.1)min,術中出血量(97.4±6.4)ml,治療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切口感染率情況對比 治療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治療膽結石時多采用手術治療,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時需切斷腹壁肌肉,切口長度長,創(chuàng)傷大,術后恢復慢,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近年來,腹腔鏡技術得到提高,腹腔鏡在手術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利用腹腔鏡進行手術,切口膽管取出結石,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住院時間少,使腹腔鏡手術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能夠將膽內結石一次性取出,不會損害括約肌[2],可安全徹底取石,并不會引發(fā)并發(fā)癥,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少,并且小切口,置入相應的引流管,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在本組研究中,治療組采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對照組采取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治療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對比(P>0.05),治療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梢?,在手術期間,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手術時間無差異,但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傳統開腹手術,對患者恢復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并且治療組切口感染率為3.6%,對照組切口感染率為35.7%,治療組切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從中可以看出,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不會嚴重干擾到患者腹腔,使患者胃腸道功能快速恢復[3]。并且手術切口小,使患者可盡早下床鍛煉,避免切口感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利于腹腔鏡和膽道鏡可仔細探查患者腹腔,術野清晰,避免損傷周圍神經組織。同時在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時,必須要保證術者具備全面的操作技術,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掌握手術禁忌證和適用證[4],提高手術成功率。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療效顯著,切口感染率少,住院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崔小鵬,樊勇.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24):2487-2488.
[2]周永華.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療效分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07(05):134-135.
[3]鄭曉華,曾鵬飛.腹腔鏡聯合膽道鏡用于膽結石臨床治療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24):5168-5168.
[4]譚開國.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55例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08):120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