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目的:探討婦產科護患糾紛的特點及原因,總結防范對策。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院婦產科發(fā)生與護理相關的投訴案例31例為對象,探討被投訴護理人員特征與投訴理由。結果:服務態(tài)度投訴10例占32.26%,業(yè)務素質9例占29.03%,護患溝通障礙6例占19.35%,相關操作5例占16.13%,法律沖突1例,不同投訴原因間構成比差異顯著(P<0.05);被投訴護士年齡<25歲、初級護士、工齡<5年或>10年者、大專以上學歷者被投訴比例較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婦產科護理工作糾紛主要原因為護理人員經驗、溝通能力、服務態(tài)度不足,因護理差錯致護患糾紛比率較低,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加強有關管理,全面提升科室護理服務水平與質量。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工作;糾紛;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255-01
婦產科是臨床重要科室之一,其臨床護理實踐性、理論性、技術性較強,對護理工作質量要求較高,又因婦產科關系生育健康備受大眾關注,隨著患者維權意識的提升,護患矛盾日漸尖銳,婦產科護患糾紛發(fā)生幾率較高[1]。本次研究就某院婦產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已發(fā)生的護患糾紛進行探討,分析其特點、原因,總結防范對策。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院婦產科共收治患者89203例,發(fā)生患者投訴53例,發(fā)生率5.9/萬,其中有關護理糾紛3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的調查方法,調取被投訴案例,詢問被投訴護士、護理部處理人員,結合投訴者意見、建議,對投訴原因進行分析。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數(shù)(n)與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投訴內容:服務態(tài)度投訴10例占32.26%,業(yè)務素質9例占29.03%,護患溝通障礙6例占19.35%,相關操作5例占16.13%,法律沖突1例,不同投訴原因間構成比差異顯著(P<0.05)。
被投訴護士31人,年齡18至31歲,平均(25.4±8.3)歲;職稱:初級19人次,中級10人,高級1人;工齡:<5年13人次,5~10年11人次,≥10年7人次;學歷分布:中專13人次,大專及以上18人次。同期婦產科護理人員132名,平均年齡(28.3±8.1)歲,高于被投訴護士平均年齡,差異顯著(P<0.05);職稱:初級81名,中級43人,高級8名,與被投訴護士職稱構成差異顯著(P<0.05);工齡:<5年34人,5~10年75人,≥10年23人,與被投訴護士工齡分布差異顯著(P<0.05);學歷分布:中專84人,大專及以上48人,與被投訴護士學歷構成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3.1 糾紛原因
本次研究中,婦產科護患糾紛因護理操作投訴比例僅有16.13%,護患糾紛更易受護理人員自身溝通、職業(yè)素質影響,因服務態(tài)度投訴比例最高達到32.26%。而被投訴護士中,年齡較小者,大專及以上者,工齡較短或工齡較大者被投訴比例相對較高,差異顯著(P<0.05),可見護理人員自身因素是影響護患糾紛的重要原因。
目前,婦產科臨床一線護士多為新參加工作的大專、本科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年齡小、工齡短,實踐能力、應變能力、社會閱歷、溝通能力相對不足,加上部分護理人員性格過于理想主義、偏激、執(zhí)拗,在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給予護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操作失誤、口角、爭執(zhí),易引起患者及家屬反感[2]。新參加工作護理人員,應對口角、糾紛,往往不能及時調解、應對,協(xié)調能力不足,進而造成護患糾紛,患者憤而投訴。此外,還應注意的是工齡相對較大的護理人員被投訴比例較高,筆者認為可能與工齡較大者性格、觀念過于守舊,與年紀較輕患者觀念差異較大,交流中易發(fā)生糾紛,年輕患者自我維權意識較強,發(fā)生爭執(zhí)時投訴的可能性較高。
此外,婦產科護患糾紛的發(fā)生也與患者因素有關。近年來,患者自我維權意識不斷提升,加上輿論導向,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并不信任,對年輕護士存在輕視心態(tài),拒絕后者提供的護理,如扎針、用藥等,易引發(fā)護患對立[3]。
護理管理也是影響護患糾紛的因素之一,目前醫(yī)院普遍實行掛號制度,以方便管理患者,但流程相對較長,耗費時間長,加上科室人流量較大,醫(yī)院就診環(huán)境較差,易引起患者不滿,在護理人員接待、提供服務時,難免表露出不滿、憤怒等負面情緒,易造成護患糾紛。
3.2 防范對策
加強人才培養(yǎng),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加強對新就職護理人員的教育培養(yǎng)、技能培訓,使其盡快適應崗位工作,提高操作的確切性,減少操作失誤;加強服務素質培養(yǎng),反復強調、加強監(jiān)督,提高醫(yī)護人員服務水平,給患者良好的印象;加強對護理人員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培養(yǎng),提高護理人員自我解決糾紛、矛盾的能力,促護患和諧。
加強科室管理,改進制度,提高快捷、高效的服務,如網(wǎng)絡掛號以減少患者等待時間;引進新方法、新理念,給患者以賓至如歸的感受[4]。
3.3 小結
綜上所述:婦產科護理工作引發(fā)糾紛的主要原因在于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以及科室管理不科學,應加強培養(yǎng)、管理,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蘇清芳.護理糾紛的潛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1):78-79.
[2] 丁偉芳,李成修,尹愛田,等.護士視角下的和諧護患關系[J].中國醫(yī)院,2010,14(2):71-73.
[3] 陳瓊,張曉晴,王娟.臨床常見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114-115.
[4] 肖紅著.護患雙方對護患糾紛的認知比較[J].護理學雜志,2010,25(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