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波
【摘要】目的:方法:選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6月期間,住院部所收治的經(jīng)由影像學診斷確診為不孕癥的患者共計46例作為研究對象,形成對照組、研究組,每組患者23例。兩組患者均接受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給予系統(tǒng)化護理。對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輸卵管通暢率以及隨訪1年期間內(nèi)的成功妊娠率情況進行觀察與對比。結果:研究組23例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輸卵管暢通率為91.30%(21/23),隨訪1年內(nèi)成功妊娠率為47.83%(11/2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臨床對于不孕癥患者的診斷治療可以在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技術下開展,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措施的落實可促進患者輸卵管暢通率的改善,提高預后妊娠成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宮腔鏡;腹腔鏡;不孕癥;手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026-01
不孕癥的發(fā)病率逐年提升,發(fā)病人群逐步年輕化。這一趨勢下,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排卵促進治療、甚至是輸卵管通液治療開始呈現(xiàn)出一定的局限性,手術治療方案干預的效果進一步凸顯[1-2]。為重點研究宮腔鏡、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治療不孕癥的護理方法,本文選取我院近期所收治的宮腔鏡患者共計46例作為研究對象,展開對比分析,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6月期間,住院部所收治的經(jīng)由影像學診斷確診為不孕癥的患者共計4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排卵正常,男方精液正常,性生活正常。排除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或其他臟器器官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按照計算機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形成對照組、研究組,每組患者為23例。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組23例患者年齡在23~45周歲范圍之內(nèi),平均年齡為(29.5±2.6)歲,患者不孕時間在1~8年范圍之內(nèi),平均不孕時間為(3.9±0.3)年;研究組23例患者年齡在25~46周歲范圍之內(nèi),平均年齡為(30.1±2.3)歲,患者不孕時間在2~9年范圍之內(nèi),平均不孕時間為(4.5±0.8)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宮腔鏡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方案。全麻狀態(tài)下取膀胱結石體位,通液管留置子宮腔。構建人工氣腹,肚臍部位放置腹腔鏡,以麥氏點與左側臍恥連線上2.0cm位置做手術切口,手術視野下放置腹腔鏡,在腹腔鏡引導下對患者子宮、子宮附件、以及盆腔情況進行探查。宮腔鏡自陰道內(nèi)植入,對患者宮腔、子宮內(nèi)膜、以及輸卵管開口情況進行觀察。導絲插入輸卵管導管中,沿開口方向輸入,疏通阻塞位置。通過加注亞甲藍溶液的方式,判斷患者輸卵管阻塞疏通情況。術后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干預。
1.2.1 對照組
對照組23例患者按照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干預。
1.2.2 研究組
研究組23例患者按照系統(tǒng)化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具體護理措施為:1)術前護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與建設工作,檢查患者是否佩戴有金屬類飾品,是否安裝有假牙,做好相應的記錄。對患者既往手術史進行分析,若患者體內(nèi)存在股骨頭內(nèi)固定之類的金屬物,需要在手術登記表上詳細注明。將患者上肢體妥善固定于絕緣木板上,在確保絕緣的同時,滿足患者對肢體舒適度的要求。同時,術前對各種操作器械使用性能進行檢查。進一步確認顯示屏擺放位置,確保兩側操作者視野有效。引導患者取膀胱結石體位,電極片放置于患者大腿中部。同時準備宮腔輸液器,準備膨宮介質備用;2)術中護理:術中要求根據(jù)操作醫(yī)師的具體要求,準確的傳遞各種手術器械,對器械上殘留血跡進行及時清除。術中對膨宮器指數(shù)進行靈活調整,對介質流量以及流速進行觀察,防治出現(xiàn)空氣栓塞等并發(fā)癥狀;3)術后護理: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注意患者是否出現(xiàn)陰道滲血以及排尿困難方面的問題,術后6h鼓勵患者早期自主翻身。術后24h內(nèi)給予患者流質飲食護理,肛門排氣后可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適當進食半流質食物,鼓勵患者飲水,發(fā)放宣傳手冊,明確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輸卵管通暢率以及隨訪1年期間內(nèi)的成功妊娠率情況進行觀察與對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可信區(qū)間95%,檢驗水準為0.05,當 P<0.05時為差異顯著,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23例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輸卵管暢通率為91.30%(21/23),隨訪1年內(nèi)成功妊娠率為47.83%(11/2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數(shù)據(jù)如附表1所示(見表1)。
3討論
治療與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是決定疾病治療效果的關鍵。在當前對不孕癥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方案具有相當確切的療效,基本形成本病的基礎治療方案[3]。為了更進一步的鞏固本方案下治療不孕癥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預后恢復水平,就需要護理人員積極且全面的配合治療。做好術前、術中、術后各個階段的護理工作,使患者能夠主動的配合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以專業(yè)、人性化的護理保障治療效果,同時尊重患者在舒適度方面的訴求,加強心理護理,減少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身心痛苦。
綜上所述:臨床對于不孕癥患者的診斷治療可以在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技術下開展,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措施的落實可促進患者輸卵管暢通率的改善,提高預后妊娠成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逯彩虹.陰道注水腹腔鏡宮腔鏡聯(lián)合手術在不孕癥診治中的作用探討[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3,29(9):680-682.
[2]陳玉清.子宮內(nèi)膜息肉對不孕患者臨床妊娠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3,34(6):906-910.
[3]傅亞均.宮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盆腔及宮腔內(nèi)病變引起的女性不孕的應用價值[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5):5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