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方旗
【摘 要】目的:分析補腎活血止眩湯聯(lián)合中藥熏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共120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單純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給予中藥熏蒸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對照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50例治愈、8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6.7%;觀察組患者34例治愈;11例有效,15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75%。兩組患者治愈率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中,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聯(lián)合中藥熏蒸治療,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且經(jīng)濟、安全,在臨床中值得廣泛使用。
【關鍵詞】補腎活血止眩湯;中藥熏蒸;椎動脈型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R681.55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1987-01
頸椎病屬于腰、腿、肩疼痛病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在脊柱相關疾病中發(fā)病率較高,有文獻報道[1],我國50歲中老年人群中,有近20%患過或已患頸椎?。浑S著年齡的不斷上升,患病幾率越大[2]。最為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有:背痛、肩痛、頭頸痛以及上肢麻木受限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會帶來嚴重影響,目前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方法較多[3],我院對12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的60例患者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聯(lián)合中藥熏蒸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共120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進行治療,男32例,女28例,年齡36-60歲,平均年齡(52.1±2.1)歲;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熏蒸進行治療,男30例,女30例,年齡38-63歲,平均年齡(54.3±3.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中的相關標準:1、CT檢查或頸椎MRI檢查提示為頸椎病;2、排除神經(jīng)官能癥、耳原性眩暈、腦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病等引發(fā)的眩暈。3、經(jīng)多普勒證實為椎基底供血不足。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單純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進行治療:12g杜仲、當歸;9g桑寄生、川穹;9g天麻;12g葛根;枳殼、白術、半夏各12g;12g柴胡、15g澤瀉、9g黃芩。1劑/d,早晚各服一次。肝陽上亢者加煅龍骨、煅牡蠣各30g;肝腎陰虛患者加30g旱蓮草以及15g女貞子;淤血內阻者加6g全蝎或9g地龍;痰熱內阻者加6g黃連或12g竹茹。
1.2.2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熏蒸進行治療:用藥:威靈仙、透骨草、伸筋草各30g,木爪、葛根、三角草、防風、白芷、丹參各20g,川穹、沒藥、乳香、草烏各15g,10g馬錢子以及紅花。將所有藥材放入煮藥槽內,加入5000mL清水,浸泡50min,將藥液煮沸,使患者平躺在熏蒸床上,充分暴露患處行熏蒸治療,溫度為40-43℃,治療時間30-50min,1次/d,1各療程10d,根據(jù)患者個人情況以及病情制定下一階段治療方案。
1.3療效標準:
患者生活和工作恢復正常,臨床病癥全部消失為痊愈;頸椎肢體功能得到改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依然存在甚至有加重情況為無效。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shù)據(jù)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經(jīng)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50例治愈、8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6.7%;觀察組患者34例治愈;11例有效,15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75%。
3 討論
頸椎病是臨床中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但發(fā)病機制還尚不明確,有文獻報道可能是由于頸椎小關節(jié)錯位、頸椎間盤退變以及頸椎力學過載而引起的,例如慢性勞損、不良姿勢、痙攣、肌肉疲勞、肌張力下降以及肌肉之間動力平衡失調等。我國中醫(yī)學認為,頸椎病屬“痹癥”范疇,受到外傷勞損、過度疲勞以及風寒濕邪的侵襲是外在因素;而內在因素則是由于患者筋骨失養(yǎng)、肝腎虧損。由于患者經(jīng)脈瘀滯、氣血運行不暢、營衛(wèi)失和,進而導致出現(xiàn)頸背疼痛以及上肢麻木等癥狀。所以,應當從活血化瘀、溫經(jīng)通絡著手對患者進行治療[4]。
補腎活血止眩湯中的桑寄生以及杜仲有補益肝腎之功效,而川穹、當歸、黃芪則具有益氣活血之效用,其中同時融天麻、白術以及柴陳澤瀉湯之方義,能夠達到標本同治的效果。
中藥熏蒸利用蒸汽對患者的患處進行熏蒸,使患處溫度高于其他部位,使中藥粒子經(jīng)皮膚進入人體;經(jīng)藥理研究證明,中藥熏蒸中的伸筋草、透骨草以及威靈仙具有祛風濕通經(jīng)絡的功效;羌活、防風以及白芷具有溫通經(jīng)絡止痛之功效;三角草、紅花、丹參以及川穹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將眾多藥材合用則具有舒經(jīng)活絡、疏通經(jīng)脈、解痙止痛之功效[5]。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12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60例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聯(lián)合中藥熏蒸進行治療,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單純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治療,說明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中,使用補腎活血止眩湯聯(lián)合中藥熏蒸治療,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且經(jīng)濟、安全,在臨床中值得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巨慶. 推拿手法配合補腎活血止眩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50例[J].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10:708-710.
[2] 周海濤. 活血止眩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125-128
[3] 魏愛淳. 活血止眩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48例[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19:1935.225-226
[4] 黎素瓊,梁晨曦,王紅,吳惠平. 中藥熏蒸治療頸椎病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 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3,03:36-37+25.
[5] 袁勤洋,呂清清,盧靜. 中藥熏蒸加正骨手法治療頸椎病138例[J]. 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S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