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道艷 史士偉 索哲超 張謀彪
【摘 要】普洱茶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采用特定加工工藝制成的,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茶葉。隨著茶葉保健功能醫(yī)學證明的深入和人們對慢性疲勞已成為困擾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一種疾病現(xiàn)象,普洱茶抗疲勞的功效也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青睞,深受消費者喜愛,因此,了解、探討普洱茶的抗疲勞功效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普洱茶;抗疲勞;功效
【中途分類號】R1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1976-02
普洱茶是我國一歷史名茶,因產地舊屬云南普洱府,故得名,現(xiàn)泛指普洱區(qū)產生的茶,是以公認普洱區(qū)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采用特定加工工藝制成的,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茶葉,是云南特有的茶類,其享有“茶之祖”的美譽[1]。普洱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而這些品質特征與其加工文化息息相關。歷史上的普洱茶是用云南大葉種茶的鮮葉經殺青、揉捻、曬干而制成的曬青茶[2]。而現(xiàn)代的普洱茶指以云南大葉種制成的曬毛茶為原料經潮水、渥堆、陳化及干燥等特殊工序加工而成的后發(fā)酵茶。其中,渥堆是一道最為關鍵的工序,它對普洱茶獨特的品質及保健功效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3] 。普洱茶具有降脂、降壓、護胃、養(yǎng)胃、抗癌、抗衰老、抗疲勞、抗動脈硬化等多種功效,深受國內外人民的喜愛,其在歐美、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美容茶”、“減肥茶”“益壽茶”和“窈窕茶”的美稱[4]。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生活、工作對人們的壓力日益增加,慢性疲勞已成為困擾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一種疾病現(xiàn)象[5]。而伴隨著茶葉保健功能的深入研究和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普洱茶也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和喜愛[1]。長期以來,人們希望能找到一種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良方以消除疲勞,緩解疲勞,而茶素有“提神解乏”的功能,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享有“茶之祖”美譽的普洱茶,歷史文化深厚,聞名中外,在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保健功效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每天適量飲茶可以緩解疲勞,調理自身機體,加上近年來云南普洱文化盛行傳播,普洱茶品也成為當代人們生活中的最優(yōu)選擇。因此,探討普洱茶的保健抗疲勞功效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眾所周知,糖作為人體代謝中重要的能源物質,其主要形式是葡萄糖及糖原:葡萄糖是糖在人體血液循環(huán)中的運輸形式,在機體糖代謝中占主要地位;糖原則是糖儲存于人體內的一種形式,是葡萄糖的多聚體,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腎糖原等,葡萄糖和糖原都能為體內氧化提供能量[6]。食用富含糖類食物,是人類攝取糖類維持人體機能代謝的主要來源,糖類被攝入人體后,轉變?yōu)閱翁?,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進而被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進行合成代謝、分解代謝。人體長期大量劇烈運動可使體內糖儲備耗竭,相反之糖元耗竭可影響運動能力,特別是耐久力,同時會使人產生疲勞感,運動能力下降。相關研究表明,人體劇烈運動后導致體力下降甚至衰竭,總是和人體內肌糖元的耗竭同時發(fā)生的。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機體不斷消耗體內肌糖元以維持能量供應,同時為了維持體內血糖水平,將調動體內儲存肝糖原轉化為運動的能量。由此可見,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含量是反映人體疲勞程度的敏感指標[1]。
有研究顯示,生活中習慣飲用普洱茶的人群其肝糖原和肌糖元均顯著高于無飲普洱茶品習慣人士,其提示了普洱茶能夠平衡機體的肝糖元和肌糖元含量,從而為機體提供較好的能量儲備。而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糖類在生物體內的功能不僅僅提供能量和參與結構組織,同時還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學功能[7]。普洱茶品富含多糖類物質,經證實,普洱茶源茶葉富含此物質,另外經過其獨特的制作工藝過程中微生物轉化所得[8]。值得關注的是,多糖類物質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其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動物學保健功能,值得進一步研究。
同時有研究證實,人體中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和乳酸脫氫酶(LDH)活力水平是反映機體的有氧代謝能力和疲勞程度的重要指標[9]之一。由于人們工作繁重,生活不規(guī)律,使機體的BLA、BUN 水平均明顯低于正常的健康人群,而長期適量規(guī)律飲用普洱茶的人其體內LDH明顯高于無此習慣的工作人士,這是因為普洱茶與脂肪的代謝關系密切,普洱茶經過獨特的發(fā)酵過程生成了新的化學物質,其中含有脂肪分解酶素的脂肪酸,能對脂肪產生分解作用,消耗人體內的產生的乳酸,有效增強LDH 活力,并且明顯降低乳酸、尿素氮的形成,進而提高人體機能對外界壓力、負荷的適應性,以到增強抗疲勞的功效[1]。
然而,普洱茶是通過增加肝、肌糖元儲備,還是通過減少人運動時機體對肝、肌糖元的消耗,或者兩者兼有之,仍待進一步研究[1]。據楊志博等人[10]研究,烏龍茶具有很好的抗疲勞效果,其物質基礎可能是茶氨酸、咖啡堿等,而普洱茶經過獨特的制作工藝后,產生了豐富的茶多糖類物質以及黃酮類物質[11],化學成分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抗疲勞作用,而其新的化學物質是否是產生抗疲勞的原因,其中機理有待于我們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冬英,黃業(yè)偉,汪曉娟等,普洱茶熟茶抗疲勞作用研究[J].茶葉科學.2010 ,30(8):218-222
[2] 陳興琰.茶樹原產地—云南[M].云南人民出版社 ,132
[3] 趙龍飛,周紅杰..云南普洱茶渥堆過程中微生物初探[J].云南茶葉.2003,4;3
[4] 趙龍飛,周紅杰.安志杰.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5 ,26 (2 ):114-118
[5] 曲綿域,高云秋,浦鈞宗,等.實用運動醫(yī)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
[6] 陳吉棣.運動營養(yǎng)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02: 65.
[7] 周潔,王立,陳正行,等.多糖化合物保健功能研究新進展[J].食品與機械.2003,6:11
[8] 朱磊,王震宇.黑木耳多糖對小鼠抗疲勞作用的研究[J].營養(yǎng)學報.2008, 30(4): 430-432.
[9] Xu GG, Luo QM.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acid lactate in motion and hemoglobin saturation density anew hemoglobinmetry[J]. J Wuhan Institute Physi Edu, 2001,35(3): 40.
[10] 楊志博,松井陽吉,林智,等.烏龍茶抗疲勞作用[J].福建茶葉, 2000(4): 44-46.
[11] 袁曉潔,郭英,孫偉琦,等.大豆異黃酮與大豆皂苷抗疲勞作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7, 23(3): 327-328.